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农村民众参与问题探究

2022-12-27 14:39吕晓晓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8期
关键词:民众管理工作防控

吕晓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农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群生活共同体,具有人口分散、地势辽阔的特点,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必须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才能保证防控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研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民众参与问题,对提升民众的家国情怀、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民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居住在某一乡村区域内的村民”。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农村民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策制定、落实和实施中,充分实现了集民智、汇民力。农村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防控管理工作科学化和精准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是其理论支撑,社会各方力量为其提供现实保障。

(一)农村民众参与是推动防控管理工作科学化和精准化的内在要求

农村民众参与在防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防控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内在要求。只有民众广泛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集民智、汇民力,使防控管理政策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防控管理政策高效实施的前提是贴近民众需求,而只有民众广泛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政策才能真正体现民意。此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的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和极强的危害性等特点,也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因为“单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民众在防控管理工作中通过严格约束自身言行,主动配合相关政策实施,才能创造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保证防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是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强调了群众的重要地位,为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古至今,民本思想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经典表述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本思想经过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民的主体地位愈加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农村民众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大战。

(三)社会各方支持为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现实保障

党委领导、组织配合、技术支撑和法律约束等多方力量,为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现实保障。党委、政府作为领导机构,积极承担起引导作用,为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组织“更能贴近民众需求”,在防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够为农村民众提供参与载体,提高民众参与的组织化进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更多的交流平台,为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且低成本的诉求渠道,强化了民众与政府间的双向交流,推动了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法规制度能够保证民众的切身利益,为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深厚底气,推动了农村民众参与的规范化发展。

二、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现实困境

农村民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参与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不足,具体表现为参与意识薄弱、能力不足、平台发展不成熟、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等,致使民众不能自由有效地参与到防控管理工作中去。

(一)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意识薄弱、能力不足

民众参与的意愿和能力强弱是决定参与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防控管理工作中民众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了不同的参与意愿和行为。费孝通先生曾用“差序格局”来概括中国的乡土文化。他指出:“老百姓在公共参与上极为冷漠,往往仅愿参与到跟自身有血缘、地缘关系的事务。”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民众接受教育较少,观念较为狭隘,家国情怀薄弱,具体表现为政治冷漠、对公共事务疏离等;在防控管理期间隐瞒行踪、拒绝隔离,给防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阻碍。民众参与程度的高低也影响着防控管理工作的效果。部分民众往往会因为自身观念和能力问题,导致无序、无效参与,给防控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扰。在农村,民众的政治意识和法制观念较为薄弱,局势敏感度较低,存在过度解读政策的现象;还有部分民众在自身防护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参与防控管理工作,增加了防控管理工作的难度。甚至有人认为防控管理限制了自身自由,对医护管理人员恶语相向、拳打脚踢,严重阻碍防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平台发展不成熟

民众参与平台的发展是否成熟是影响民众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在防控管理工作中民众参与往往需要平台作为支撑,以此拓宽民众的参与渠道。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大致可分为线上参与和线下参与两种。村委会在农村防控管理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但部分村委会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未能及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负责防控管理工作的部署和开展,导致组织内部分工不清、职责混乱,大大削减了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热情和信心。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线上参与成为民主参与管理的主要方式,但互联网给民众提供更加便利平台的同时也暴露出其缺乏监管的弊端。网络的虚拟化特点模糊了网民的身份信息,导致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肆意传播不实信息,引发民众恐慌,增加防控管理难度。社会组织为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平台,但当前部分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体制仍存在漏洞,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导致部分社会组织公开透明度较低,甚至假借公益之名掩盖牟利之为,诱导民众捐钱捐物,引发民众信任危机,大大降低了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程序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法规程序是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在防控管理过程中,民众参与虽有一定的政策和制度作为支撑,但部分程序仍存在不规范现象。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需要在充分了解信息和局势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有利的判断和选择,但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相关信息,容易引起民众的猜忌和揣摩,从而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容易使民众对相关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增加防控管理工作的阻力。同时,在防控管理工作中各部门还缺少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机制,使得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存在协调障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防控管理工作的难度。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最大保障,但当前的法律法规未能明晰民众参与的事项、范围、程序和责任。民众看不到参与的界限,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就会导致无序的民众参与,严重影响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效能。此外,也没有相关的法规制度能够维护志愿者的切身利益,使志愿者在工作中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严重打击了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防控管理工作人员。

三、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提升路径

面对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现实困境,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多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善于运用教育和培训手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提升民众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利用监督和管理等方式,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优化民众参与平台结构;还可以通过完善法规制度,从保障和奖励两个层面入手,激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的热情。

(一)利用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和培训是提升农村民众参与意识与能力的最佳手段。民众参与意识是参加防控管理工作的精神基础,提升民众参与的主体意识,有赖于多方的联动和配合。一方面,要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党员干部要主动下沉一线,实施一户一责,向民众宣传党的理论和防控管理政策,增强民众的理解和认同,引领民众主动参与防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回村大学生的熏陶作用。鼓励大学生运用自身学识,教育家人和朋友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指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防控管理工作中。此外,还可发挥多媒体的宣传效用。村委会要利用广播、微信群和公众号,及时发布和传递防控信息和政策,为防控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激发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民众参与是防控管理工作的力量之源。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理论上,可组成志愿参与小组,由专业人员传授基础健康防护知识和技能,普及各种法律法规,教导民众正确判断局势,采取合理措施,做到有序、高效参与,实现从感性参与到理性参与的转变。实践上,要为民众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实现民众的自我价值,并在参与过程中尊重民众,保护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使民众养成良好的参与习惯,通过实践淬炼无形中提升民众的参与热情。

(二)运用监督和管理优化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平台结构

监督和管理是优化民众参与平台结构的有力举措,监督机制和管理手段是有效管控网络空间和社会组织的利器。针对网络空间信息斑驳杂乱和社会组织无规运作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内外部监督,另一方面要优化自身管理结构,确保其规范有序。在监督层面,内外部监督双管齐下,针对网络空间,村委会要派专人严格审核各种信息发布,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而对于各种民间组织,除在内部设置监管部门,实时监督组织的运行和相关物资的分配情况外,还要加强公众和媒体舆论的监督,虚心接受民众的意见,及时订正自身问题,为民众提供可靠的参与组织平台,推动民众参与向规范化、组织化和有序化方向发展。在管理层面,优化内部结构是提升网络空间和社会组织管理能力的根基。要完善网络参与管理,对网民身份信息进行认证管理,设定线上参与的规则和形式,保证所有信息来源有据可查,从根源上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并从中提取对防控管理工作有用的信息,在社会组织内部完善信息公示制度,依法公示资金物资去向,并建立评估部门,对组织各部门工作定期开展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优化内部运行结构,为民众提供良好的参与平台,提升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信心。

(三)善用法规制度激发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的热情

法规制度是激发民众参与热情的重要保障。民众参与热情是参加防控管理工作的持续动力。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需要依仗完善的法规制度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制度化和法治化是有效规避风险并保持经济、政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提高现有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进行法规制度创新,保障民众有序而有效参与是一项长期、根本性工作。一方面,要完善民众参与防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民众参与的言行,保障民众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切身利益,为民众参与提供强大的后盾,让民众全身心投入到防控管理工作中去,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要完善防控管理工作的奖惩制度,激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在防控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民众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赋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在多个方面放宽对相关民众的限制,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增强民众参与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促使民众由心而发参与到防控管理工作中去。

四、结 语

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研究分析民众参与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症下药,为农村民众参与防控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激发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让他们明白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心记履行义务,使得民众在积极参与防控管理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使之变成一种自发有序行为。

猜你喜欢
民众管理工作防控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