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汪慧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同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规定:“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可见,“情境”是“教—学—考—评”的关键载体。而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则是最能直观运用情境、体现情境、在情境中考查考生关键能力、在情境中呈现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纵观近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命题者的“情境意识”愈发突出,设置的情境更加多样,“主题型”新材料作文应运而生。这类试题中,作文的“主题”便是写作的中心情境,学生须在此情境中进行写作,同时以思维为手段、以文字为载体,细化情境、深入情境、表达情境。
近几年高考语文在之前“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为主题”的写作要求,形成“材料+任务驱动+写作主题”型的新命题形式。比如2020年全国卷Ⅱ“‘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2020年全国卷Ⅲ“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2021年全国甲卷“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该类命题形式在全国卷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很容易让人猜想此种命题形式是否会成为接下来的重要命题方向。因为在考场情境中,命题者不会在审题方面为考生设置太多障碍,无论是纵向对比历年全国卷作文命题,还是横向比较每年各省市自主命题试卷,都不难发现:主题鲜明、指向明确的作文越来越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形式。
虽然这样的命题形式让学生在审题时不再迷茫,也不会写出不着边际的跑题作文,但是许多学生在构思文章时,仍然保留着“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的思维惯性,从而忽略题目中或隐或显的“主题”对写作方向的限制。既是“以×××为主题”进行写作,凸显主题当为写作的首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中凸显主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对学生进行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点拨。下面,笔者将以具体的作文试题和对学生习作的夹批点评为例,谈谈“主题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行文结构技巧。
以下是一道笔者原创的作文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新华社在《习近平时间·妙典点睛》栏目中说到:“致广大”就是观大势、谋全局、于大处着眼,“尽精微”是抓细节、盯点滴、把小事做实。
作为青年学生,你对“致广大而尽精微”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以“致广大而尽精微”为主题,结合材料与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直接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新年贺词中的语句“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继而解释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出处及内涵,这就使这句话有了更普遍而广泛的适用范围。紧接着又引用了新华社的解说,进一步把“致广大而尽精微”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语境中的意思具体化。材料至此,首尾圆融,中心突出,设置了有限制的真实情境。
2.写作主体的限制
“作为青年学生”是对写作者身份的限制;“‘致广大而尽精微’为主题”是对写作主题的限制,文章须紧紧围绕此主题;“结合材料与自己的感悟”是对写作内容的限制,文章须结合材料,同时结合自己的感悟;“认识与思考”是对写作思维的限制,学生须有对主题的认识,也须有对主题进行发散的思考或联想。
1.认识、思考、感悟的开放性
主题“致广大而尽精微”中,“而”字表并列,这就把文章立意扩大到“广大”与“精微”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上。由此,学生可针对材料中的解说进行进一步的体会、联想,挖掘已有素材,如至小至大、至美至善的冬奥会开幕式,精准防疫、精准扶贫于防疫工作和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等。
2.文体的开放性
“明确文体”要求学生的文章有鲜明的文体,这是对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学生可以写议论文,体现自己的思辨性和写作深度;亦可写记叙文,从对自己及周边生活的观察写起,在记叙中体现思考和感悟,夹叙夹议;甚至可以写符合主题、有明确故事主线的小小说。
示例一:
积微成著,行稳致远
古语有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用与主题相关的警句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亦提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符合情境及主题的限制性,于第一段开篇便概述材料中有关主题的关键内容)可见,欲至千里之遥,须保步步稳行;欲达伟大之境,须尽处处精微。(前面所引句子的意思略有不同,不足以直接推断主题,但“可见”之后的结论紧扣主题,且对仗工整)唯有积微,方能成著;唯有行稳,才可致远。(语言简洁、对仗工整,紧扣材料与题目,迅速入题)
在新冠疫情笼罩之下,抗疫工作人员从民生细微处精确着手,于形势严峻处精准施力,使得抗疫工作稳步推进,疫情形势逐步明朗。(突出精确、精准、稳步)从深圳卫健委官微“电话发我”的“最暖回复”,到天津防疫部门派“120”到封控区上门接临产孕妇;从河南禹州抗疫“蔬菜包”免费送上门,到西安下沉干部夜以继日将居民线上购买的生活物资运送到每家每户……(“精微”小事举例)在这个防疫形势依然严峻的冬日,我们看到了一缕缕微光照耀着被封控的小区、温暖着被隔离的群众。这些微光最终汇成火炬,照亮新阶段疫情防控之路,我们也将因此迎来健康和暖的春天。(从“精准抗疫”谈起,结合时事,说服力强。从“微光”到“火炬”,积微成著,聚少成多。实例丰富且叙事简洁,语言优美且主题鲜明)
回顾历史,“积微成著”“行稳致远”一直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浸润着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矢志奋斗的灵魂。无论是典籍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谆谆告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深深哲思,还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绝唱、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一梦,皆是对此道理的中肯阐释和典型例证——尽微尽小、做实做细、久久为功,才能成就大事、达到一定的高度。(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以广为人知的经典名句和文史大家为据,证明其中心观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着眼当下,积微成著、行稳致远,更应成为我们当代青年的做事准则与处世原则。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我们做事求精求细、求实求稳,时代才能不断向前、向上发展。读书求学是我们当下的要事、大事,其过程需要我们从精微处做起,牢牢掌握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才能将其串联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认真思索每一处疑难点,才能攻克整个知识堡垒。以求知丰富内心,以思考武装大脑,更好地为自己生命添彩、为他人生活助力、为社会发展献力。我们一点点进步,就能推动时代车轮一点点向前。(结合自身实际分析、论证其中心观点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突出其必要性。该段首句与上段首句结构大体一致,以时间为轴,把观点置于历史与当下之中,增强观点的历史纵深感与持久生命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有目极九层的视野、足行千里的抱负,但空有远大抱负与高远视野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在精微处的做实做细与坚持不懈。两者兼有,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才能抵达梦想的远方。(最后一段引用名言,再次分析“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一主题。紧扣材料,突出中心观点,呼应开篇。与首段相比,对“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一主题的内涵理解更为精确)
示例二:
广大处着眼,精微处着手
何为广大?楚河汉界指挥若定。何为精微?举棋落子罗网织成。(紧扣写作任务,开篇写出自己对于主题之中“广大”与“精微”的认识,使用设问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行文巧妙,简洁明了)“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一股来自千百年前的君子之风,可以吹去灵魂的浑噩,它是一条贯串千古的泱泱大道,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再次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同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深刻而形象地说明主题“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再次提醒我们“致广大而尽精微”对个人成长、社会建设、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回归材料,点明主题,亮出观点,统领下文)
成长路上,怀壮志,重点滴。(分论点一,与下文分论点二、三并列,句式相同、内容上层层递进)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是因其日复一日地汲取丝丝缕缕的光热、点点滴滴的雨露,一寸一寸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就近取喻,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进行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写出“幼苗”成长为“大树”的过程中“尽精微”的表现,浅近易懂)一个人若想变成可为他人遮风挡雨的大树,为社会、为国家撑起砖瓦的栋梁,也需要从点滴做起,从精微着手,积小流以成江海,尽精微而致广大。(紧接上文,由树及人,重申观点,再点主题)
社会建设,计长远,盯当下。(分论点二,由个人层面推及社会层面)很多学生往往认为自己脱离社会,这显然是错误的观点。以“双减”政策为例,它不仅关乎每个学生自身发展,更关乎社会长远发展。当下,眼镜成为学生的新“器官”,周末成为学生的“集中营”,我们是否还能记起青年毛泽东所说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对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并发出疑问)社会的长久发展需要源源不绝的后备力量,“双减”之策促劳强体、助人完德,不失为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明智之举,也可窥见我国社会建设科学决策、实事求是之一斑。(就近举例,选择关乎学生实际的“双减”政策举例论证,先破后立,说明“双减”政策是“计长远,盯当下”的明智之举,同时借此“窥一斑而见全豹”)
国家发展,谋整体,慎局部。(分论点三,推及国家层面)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曲折而伟大的发展史,我们深知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某处,而是应该着眼于世界发展大势,做到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如何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成为一大难题,但古人已将其中蕴含的奥妙藏于汗青。(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写出谋整体、慎局部的必要性)醉翁曾于修史时低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陈澹然曾在《寤言》中落笔:“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此智慧自古以来便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支持着中华民族完成一个又一个时代跨越。从全面小康到一带一路,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始终兼顾着“广大”与“精微”,不断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借古人经典再次说明该分论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用当今中国的所作所为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一主题于新时期的价值和意义)
新时代的钟声已经响起,但古时的君子之风也从未停息。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无疑道出了新阶段中国应有的精神风貌和奋斗方向,作为青年的我们更要将其继承吸纳,从而更好地发扬光大。于广大处着眼,于精微处着手,用时代巨笔书写出属于我们的新篇章。(呼应开篇,再点材料,再引主题“致广大而尽精微”,重申中心观点“于广大处着眼,于精微处着手”,总结全文)
以上两篇习作紧扣主题构思行文,条理清晰,主题鲜明。既有对当今疫情防控的关注,又有对“双减”政策的理解,把自己放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思考,体现了写作主体“青年学生”的主动参与。文中既有名言警句的点缀,又有典型事例的佐证;既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又有条分缕析的说理。文章有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又不乏小事例、小细节、小心思,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一步,高考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高考作文作为该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容忽视。研究高考命题走向,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评价、反馈学生习作得失,亦是教师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