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伟鑫
高校农村籍学生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接受了完整的高等素质教育,文化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他们出身寒门,多为农民或者农民工的子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了命运。毕业的高校农村籍学生通常有两种择业选择,一是留在大城市打工就业,二是回家乡就业或创业。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进入体制工作成了绝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结合市场调研的结果来看,进入体制工作的高校农村籍学生在返乡大学生当中占比较大。同时,因为面临着创业风险大、资金不好筹集等困难,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占比较小。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的生产经营人才、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以及乡村的公共型服务人才是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中流砥柱。高校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专业型课程,实现育人以及育才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同时,要创新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利用农村籍学生的特性实现针对性的教学,提高群体内的返乡就业创业率,最终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综上所述,高校农村籍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以及特殊的身份背景。在现阶段就业难的大环境之下,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农村籍的大学生树立多元择业观以及自主创业观,培养专业能力过硬以及思想政治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从而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回家乡,通过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也为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它的各个环节始终围绕着“人的发展”以及“人的提升”这一逻辑展开的。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多元择业观以及自主创业就业观,培养出专业能力过硬以及思想政治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加快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与脱贫攻坚相比较,乡村振兴战略在整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将变得更长、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实施的难度也将更大。因此,高校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汇聚本身最强大的力量去助力乡村振兴。高校要全面合理配置本身的资源,实现人才的有效输出,通过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高校是培养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的主阵地,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应该围绕着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高校培育功能这一关键性的问题来展开。依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分析,对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性人才,以及乡村治理人才和基本公共服务人才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这也促使涉及农业类科目的高校不得不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培养实用技能型的农林人才,进一步改革现有的涉农专业,加快建设新一批的新兴涉农专业。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作为高等人才的培训大本营,高校要担负起乡村振兴的责任。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籍学生加强引导,最终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对农村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主要包括审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效挖掘体系以及创新教育方式三方面,从育人、育才、育德以及专业等方面全面实现对农村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为高校中农村生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模式。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大学生返乡就业以及大学生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面对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的形式以及现实的需求,高校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育人育才。
一方面,高校农学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观念的志愿填报的影响下,农村籍学生几乎很少选择农学类的专业课程。相关的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农业院校内的学生本身服务“三农”的意愿不高,因此在学习专业课程时的动力不足,也缺乏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大学生主体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要教育农村籍学生永葆热爱农村之心,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慎独,要能耐得住寂寞、对理想有所坚守。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以强农和兴农为己任,将知识的传授和价值的引领和谐统一地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育人育才。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有效地挖掘整合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统一标准,工作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农村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需要突破单一的课程视角,实现专业视角向政治视角的转换,提取思想政治元素。
首先,高校的相关领导要在课程上规范好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界限,确定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形成连贯、系统的元素体系,提高立德树人的能力。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要进行严格的专业把控,对所有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修改与完善,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和课程的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师资的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建构起专业的学习课程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库。
立德树人是培育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的基础。要充分地挖掘各科中所蕴藏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专业教师的统筹协调,切实地提高本专业课程体系的立德树人成效,最终助力于实现乡村振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倒逼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接新兴媒体,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引导等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来。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优势,以现有的教学资源库为基础,开展线上加线下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平台不断改进课堂的教学方式。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通过培养出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优良的乡村人才,实现人才振兴,最终助力于乡村振兴。通过审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效挖掘体系以及创新教育方式三方面,为高校中农村生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