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给作为全球经济基石的大宗商品行业带来了更大压力。
钢铁、化肥和铝等能源密集型行业正被迫关闭工厂或转嫁不断飙升的成本,对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发电至关重要的材料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华尔街见闻网称,过去一年,欧洲已经失去了大约一半锌和铝的冶炼产能,还有更多产能可能即将被关闭。
日前,挪威海德鲁(Norsk Hydro ASA)表示,由于电力价格飙升,计划在9月底关闭斯洛伐克的一家铝冶炼厂。
另外,全球锌业巨头Nyrstar周二还宣布将从9月1日起关闭旗下的荷兰Budel锌冶炼厂,当地的交易库存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可能需要更多地依赖进口来满足需求。
依赖天然气来生产关键营养物质的欧洲化肥公司,现在不得不再次削减业务。据媒体报道,欧洲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氮肥产能已经丧失。国际肥料协会预测,下一季度全球氮肥使用量将出现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与此同时,欧洲制糖业巨头Suedzucker AG警告称,随着生产商转嫁成本,该公司可能会提价。如果俄罗斯停止天然气供应,该公司将制定紧急计划,从天然气向其他替代能源过渡。
但分析人士表示,这一代价将十分高昂: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糖价更加昂贵,在全球食品价格创下纪录高位后,会进一步增加食品价格账单。
欧洲的工业中心地区可能面临着潜在的“搬家”风险,因为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和钢铁制造商越来越难以承受几乎每天都在创新高的电价。
德国的发电厂和工厂严重依赖于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但在俄罗斯削减输欧天然气流量后,该国想要维持电力供应和企业运转,显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证据表明,德国的工业地位正在下滑。据牛津经济研究院援引的政府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德国化学品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27%。与此同时,化学制品的产量则出现下滑,6月份的产量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近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个月表示,由于工业领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较高,今年德国经济表现将在七国集团中垫底。虽然德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庭面临的成本上涨,但企业仍无法免受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许多企业试图把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甚至干脆关门大吉。
欧洲顶尖智库Bruegel的高级研究员Simone Tagliapietra表示,能源价格的长期上涨可能最终会改变欧洲大陆的经济格局。
总而言之,这场能源动荡有可能将经济推入衰退并进一步挤压家庭,他们正在应对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今年冬天的情况可能会更糟,届时天然气供应将变得更加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