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理想破灭后,一个人还剩下什么

2022-12-26 23:53温伯陵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李贺韩愈

温伯陵

1

大唐边境,一座城池耸立在天地之间。

城池由厚重的夯土墙围绕而成,城墙之间的垛口,唐军弓箭手神情肅穆。大弓被拉成满月状,闪着寒光的箭头直指城下,时刻准备和冲上城头的草原蛮族以命相搏。他们是大唐的战士。

狂风继续肆虐,卷动起成片乌云在天空凝聚。敌军兵临城下,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事到如今,只有以死报国而已。

蛮族如海水般向城池涌来,唐军坚持不了多久了。

“唰”,唐军大将抽出宝剑,砍下一个蛮族战士的头颅,猩红滚烫的鲜血喷了他一脸,然后继续走向下一个敌人。

城下,牛角号声连绵不绝;城上,沉重的鼓点震人心魄。

“呼——”洛阳昌谷,十七岁的少年睁开双眼,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潮红的脸色表明他依然沉浸在幻想当中不可自拔。

那场惊天动地的史诗般的战役,只是少年开的脑洞。他在脑海中模拟出一个瑰丽的世界,并且演化出天地、飓风、城池、军队和牛羊,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少年手握狼毫,饱蘸浓墨,在纸上迅速写下一首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叫《雁门太守行》,纸上左下角的署名是:昌谷李贺。

2

公元807年,韩愈做了洛阳的国子监博士。韩老师的学问深厚,名气也很大,每天都有很多学子慕名而来,希望得到韩老师的认可和指点。李贺正是其中一员。

公元807年,他写下《雁门太守行》之后,就把自己的诗文整理成册,然后赶赴洛阳拜谒韩愈。

那天,天色已经很晚了。韩愈刚刚送走一批访客,正准备休息,门下学生带着卷宗走了进来:“韩老师,这里有些给您的拜谒诗文。”

韩愈师德高尚,很重视年轻人的教育,于是随手解开腰带,翻开文稿细细品读起来。他读到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读到结尾,韩愈的目光紧紧盯住了那个名字:昌谷李贺。韩愈有一种莫名的感觉,觉得此人是个天才,如果错过今晚,可能就会错过一辈子。他赶紧把腰带系好,让刚才的学生把李贺找来。

那个晚上,韩愈和李贺聊得很开心。韩愈多了一名优秀的学生,李贺得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

李贺以为,此后的人生将会一片坦途,那些曾经的困顿都会离他远去,胸中的锦绣也可以得到释放,中进士做高官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他太渴望成功了。

3

李贺的心情可以理解。

他的先祖是郑王李亮,李亮是唐高祖李渊的亲叔叔,他的两个儿子淮安王李神通、襄邑王李神符不仅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宗室重臣。李贺是他们哪一支的后代,没人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便他的皇室血脉已经稀释到了0.1%,他依然感到十分骄傲,再加上自己文采出众,李贺甚至以曹植自喻。

李贺总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认为自己的命运和唐朝绑定在一起。而那时的唐朝却摆脱不了没落的命运。武则天为了做皇帝,大肆杀戮宗室子弟,“安史之乱”又彻底终结了盛唐的繁荣,无论是宗室还是国家,都已不复往日的荣光。作为宗室子孙,无人不想拯救大唐国运。

可是唐朝宗室已经很庞大了,正儿八经的皇帝子孙都不一定有好日子,更何况是旁支子孙呢?李贺的家庭也不足以撑起他内心的骄傲。他的父亲叫李晋肃,一辈子只做到陕县县令,在唐朝的官员队伍中,实在算不上出类拔萃。估计李晋肃也不善于经营,导致妻子和儿女生活得穷困潦倒。这种穷困潦倒的生活,让李贺有了改变命运的渴望。

到底怎么做才能兼顾理想和现实呢?只有做官。或许在李贺的心中,自己就是为了做大官、做大事而生的,一辈子只有这么一个目标。

4

李贺曾经尝试过科举,很不幸,当他熬夜苦读的时候,父亲李晋肃突然病故,按照礼制,他必须回老家守孝三年。

公元810年,韩愈给他写信:“ 贺啊, 你守孝的时间已经过了,不如再来试试吧。”

韩愈老师没有说谎,自从认识李贺,他就把那本拜谒诗文稿带在身边,经常在教学研讨会、朋友聚餐的时候拿出来给大家传阅。唐朝科举是不糊名的,一个人的名声、人脉、家世对于能否登科影响很大。有了韩愈的推荐,李贺也不是没机会。

收到来信之后, 李贺出发了,他来到洛阳参加府试。说来也巧,当年的府试主考官之一就是韩愈。李贺顺利通过府试。

可就在李贺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时,出事了。那些竞争者的才华、名气都不如李贺,出于嫉妒, 他们找到了李贺的把柄:“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和进士谐音。李贺来参加进士科考试,其实是对去世老爸的大不敬。”

唐朝的社会风俗对“避讳”极其讲究,如果有考生在试卷上看到了祖上的名讳,马上就得找理由弃考; 如果考生一点都不在乎,那即便成绩合格,也会被人鄙视。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李贺也没办法。

韩愈老师替他打抱不平:“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韩愈说得没错,但是面对天罗地网般的世俗道德,李贺只能“卒不就试”,主动放弃科举考试。从此以后,李贺的科举梦断,他再也不能通过科举实现理想抱负。

5

大概从此时开始,李贺的精神生命就死了,留在世间的,只是一只脚踏入幽冥地狱的行尸走肉。此后,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死、鬼、幽、泣之类的词汇,真让读诗的人背脊发凉。

当然,李贺也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曾经得到奉礼郎的职位,只是从九品,在祭祀朝会的时候跪在地上引导,相当于大会门口的引导人员。对于一个心怀天下的人,哪能受得了如此细琐的工作?再加上他身体也不好,仅仅做了三年就辞职了。

再次回到昌谷,李贺想过从军。他在《南园》中也曾满怀希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公元814年6月,辞职一年的李贺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他从昌谷出发前往潞州,投奔韩愈的侄女婿张彻,做一些整理文书的工作。三年后,由于军队讨伐叛军不利,节度使跑路了,张彻也溜了,李贺只好返回昌谷。

理想破灭,功业无望,身体又每况愈下, 李贺已经心如死灰。

公元816年,昌谷。在和病魔抗争数年后, 李贺终于扛不住了。他说过:“天若有情天亦老。”事实证明,老天无情,人寿有时,一语中的。

6

李商隐写过一篇《李贺小传》,里面记载了一则故事。

李贺快死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穿绯色衣服,骑着赤龙,手持太古篆字笏板的人来到家门口。他挣扎着从床上下来,给神人磕头:“母亲又老又病,我还得照顾母亲,实在走不开。要不就算了吧。”绯衣人笑了:“天帝建成一座白玉楼,想请你去写一篇赞文。再说了,天上的生活一点都不苦,快跟我走吧。”李贺大哭一场,然后气绝。

愿李贺在天宫里满眼阳光,笑得坦荡。李贺若有来生,宁愿不要他有很高的天赋,也希望他能做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年郎,无病无灾过一生。

猜你喜欢
李贺韩愈
晚春
跨越千年仍美丽,韩愈从来不“退之”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李贺 “宅”出千古绝句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诗鬼李贺
韩愈以草写春“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