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魔术改变的村庄

2022-12-26 18:00超级乡村研究员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武乡县刘谦情景剧

超级乡村研究员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玩魔术的人需要有一定的表演天赋,普通人只能望尘莫及。但在中国山西武乡县的一个小村子里,一群地道的农民却打破常规,纷纷玩起了魔术。

李峪村,这里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产,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都靠着种地吃饭。即便这样,村子里人均耕地还不足两亩,整个村子有十分之一都是贫困人口。

2009年,王竹红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这一年,李峪村因为一档电视节目,与魔术结了缘。

这年除夕,王竹红跟全国人民一样,跟家人守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吃着年夜饭等着跨年。来自中国台湾的魔术师刘谦,正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近景魔术《魔手神彩》。电视机前的王竹红被刘谦的表演震撼到了,他眼前一亮:借助魔术,发展李峪村的文化产业,或许是一条致富门路。

王竹红开始率先研究起各种魔术的玩法,并苦练魔术表演。刚开始,他向村民们介绍魔术时,不少人嗤之以鼻:“耍魔术只是闲时的一种消遣,不顶吃、不顶喝的。”

成年人不接受,不愿意跟着他学,王竹红想了个办法,决定先从“娃娃”抓起。王竹红在村里找了两个喜欢魔术的小孩,开始教他们练习。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竹红帶着两个孩子登上了武乡县电视台的舞台,进行魔术表演,两个孩子因此还得到了一点小报酬。很快,孩子们靠表演魔术挣到钱的消息传开了,村民们开始重新审视起这个有点“离经叛道”的行当。

2011年,李峪村组建了一支专门表演魔术的文艺队,开始正式对外进行商演。但是,村里的魔术队只有外出演出时才有收益,怎样能带着全村一起通过魔术致富呢?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王竹红心中成形:把李峪村变成魔术村,让更多的人来村里看魔术表演。

建舞台,买道具,形成固定的演出……打造“魔术村”的硬件设施,只是第一步。而魔术属于文化产业,李峪村靠什么吸引游客来村子里看魔术呢?

红色文化,就是李峪村的底蕴。武乡县是八路军总部遗址和八路军纪念馆所在地,李峪村正处于两个旅游目的地的必经之路上。李峪村还是革命先烈“地雷大王”王来法抗战时期的工作地。当年,王来法在此成功试制了石雷、木雷、瓷雷、子母雷、连环雷等20多种地雷,重创敌人,先后毙敌123人,俘敌4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来自亚非拉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数位外国政要来此参观。

在专业导演的帮助下,王竹红组织村民排练了红色情景剧《太行丰碑》,并将魔术元素融入其中。紧接着,他们又在王来法纪念馆后面的空地上,以“地雷大王”王来法为原型,打造出室外红色实景剧《太行雷神》。除了魔术表演,两个大型红色情景剧,轮番进行演出,深受观众的喜爱。一位观众在观看了李峪村的演出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上到七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怀绝技,个个有一手。

2019年,李峪村年接待游客近5万人,经济收入达1000余万元,实现人均增收3000余元。特别是年近70岁的郝兰英,她在魔术师和情景剧演员之间切换自如。前后两年时间里,她参加了近两百场演出,个人收入增加了上万元。这对一个农村老太太来讲,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18年, 李峪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也许,就如人们所说,魔术真的有魔法,它改变了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现在的李峪村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和浓浓的幸福感。

懒懒//摘自超级乡村研究所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武乡县刘谦情景剧
难忘的科学情景剧表演
婚姻这本书里的浪漫和纯真
婚姻这本书里的浪漫和纯真
浅谈城市街头游园设计——以武乡县街头游园设计为例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三里湾”新故事——记武乡县三里湾种植专业合作社
析山西省武乡县群众运动的特点(1937-1945)
(情景剧)一江之水
“刘谦”变魔术
武乡县法院纪检组组长警车私用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