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仙台

2022-12-26 04:07楼学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松尾仙台东北大学

楼学

仙台是日本东北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承载了日本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重要片段,就连“仙台”这一地名,也蕴含着来自中国的诗意。而在仙台东北约20公里处的海岸上,就是著名的“日本三景”之一松岛。

松尾芭蕉的旅程

日本人似乎颇为痴迷数字“三”,有许多三项并列的景观,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日本三景”。

江户时代学者林春斋在《日本国事迹考》中写到“丹后天桥立,陆奥松岛,安艺严岛,为三处奇观”,通常被视为“日本三景”的最早缘起。

这三处景观都位于日本的海岸线上,其中严岛、天桥立都更接近日本文化的核心区域,因而成名较早,仅有松岛一景偏居东北,进入日本人的视线相对较晚。

松岛声名鹊起,其实与仙台这座城市的兴起有关。

1600年,仙台藩藩主伊达政宗收复家族失地,在昔日的“千代”筑城。据传,新城市名“仙台”化用了唐人陈子昂的诗句“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以及韩的诗句“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自17世纪以来,仙台逐渐发展为日本东北最重要的城市,附近的名胜松岛也随之声名远播。松岛的海岸线上,有一处著名的寺院瑞岩寺。在寺院附近,还有一处已有约千年历史的瑞岩寺石窟群,是古代舍利瘗埋之处,也使这里有“奥州的高野”之誉。

数十年后,日本最负盛名的诗人松尾芭蕉游历东北,即曾拜谒瑞岩寺、游历松岛。在这片面向太平洋的海湾之内,密集分布着200多座形态各异的岛屿,岛上多植松树,因而有松岛之名。

松尾芭蕉因将俳句这一诗歌形式推向了顶峰,而被日本人誉为“俳圣”。尽管生活贫寒,他却是日本有名的背包客前辈。在许多名胜,都可以见到刻有诗句的“芭蕉句碑”。

松尾芭蕉曾到访松岛,却没有留下什么诗句。后人常将一句俳谐“松岛啊,松岛呀松岛”附会在他头上,我实难领悟其中的奥妙。不过,松尾芭蕉的行纪中留下了对松岛的平实称赞:“松岛佳境甲扶桑,不逊于洞庭、西湖……湾内三里,澎湃如浙江潮。”

寻找鲁迅的足迹

回到仙台以后,我决定去寻找鲁迅留在仙台的踪迹。

1900年,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的重重压力之下,清政府最终决定与列强媾和,采取变法派提议的“新政”。正是在“新政”之下,许多中国留学生远渡重洋,其中就包括鲁迅。1902年,21岁的鲁迅抵达横滨,就读于专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弘文学院,在经历了两年的普通科学习之后,他北上仙台,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也正是在鲁迅抵达仙台的这一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鲁迅在仙台的课堂上,见识了那些围观刑场的冷漠看客,从此决心弃医从文。

昔日的仙台医专,早在1912年就已被并入东北帝国大学,成为今日东北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不过,我进入校园后,很快就在路边找到了鲁迅的纪念碑与半身像。

1960年,为了宣揚中日友好,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为纪念碑揭幕。在鲁迅120周年诞辰时,鲁迅的故乡绍兴市向东北大学捐赠了一座鲁迅的半身雕像,如今就安置在校园中心的一片绿地旁。

在这个小小的公园里,鲁迅的半身像与东北大学诸多引以为傲的校友并肩。在鲁迅像西南面不远处,就是东北大学史料馆,馆内有一个“鲁迅与东北大学”的常设陈列。令人意外的是,关于鲁迅的文物陈列,竟做得非常细致。

我找到了1904年5月20日由清国公使馆发给仙台医专的入学照会、一次缺课的记录、载有《藤野先生》的日本语文教科书,以及他最终从仙台医专退学后的学生名单——“周树人”的名字被工整地划去了。

藤野的心魔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张第一学年的成绩单,在列明的40多位学生中,“周树人”当是唯一的外国名字,果然令人想起名篇《藤野先生》中关于仙台的描述:“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而这种孤独感,似乎在另一份文件的复制件上得到了舒缓——鲁迅熟悉的笔迹,书写着那些陌生的知识与解剖图,红色的字迹则是藤野先生更正的部分。在仙台的两年时间里,藤野给予这位籍籍无名的中国留学生以许多关怀与照顾。

在后来成为中日闻名的文豪之后,鲁迅试图重新联系藤野以报答昔日恩情,却以藤野的回避告终。在鲁迅去世的消息传回仙台后,藤野也写了一篇《谨忆周树人君》:“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

两人仙台一别,再未相见,如果还有值得欣慰的事,那便是《藤野先生》印行之后,藤野本人曾读到过鲁迅的感念。

与史料馆斜对着的另一座现代教学楼,地图上标明了是“鲁迅的阶梯教室”,大概是仙台医专留下的唯一遗迹。我在教学楼里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一点儿旧迹,学生、教师来来往往,也没有人注意到我这个窘迫的来客。在放弃和坚持间犹豫良久,我还是决定就近找一间办公室,询问是否有人知道如何才能找到那处仅存的阶梯教室。

我推门而入,一位中年女老师接待了我。她不会说太多英语,但当我说出“鲁迅”时,她似乎就迅速明白了我的意图。从壁柜内取到钥匙,一路引我到教学楼内部的一处小门,推门出去,那座阶梯教室正坐落在新楼的环绕之中。

教室的前方悬挂着鲁迅与藤野的照片,黑板上写着一些游客的留言,令人会心一笑的是,有人在仙台的黑板上写下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同样出自《藤野先生》。教室中央,一本翻开的讲义标记着鲁迅常坐的位置。

“你从中国的哪里来?”老师问我。“我从浙江来。”我不确定她是否知道浙江,便又改口:“我从鲁迅的故乡来。”她变得更为热情了,拉住我的手,要我坐在鲁迅的旧座上留影,又拿出一本纪念册请我留下签名。同一页的留言有日文,还有阿拉伯文等。

从东北大学出来还为时尚早,我还能去广濑川的河畔寻找鲁迅的旧居。这座二层小楼如此低调,只有一块小木牌纪念着曾在这里居住的过客。广濑川的河水很清,我在小屋前听了片刻流水声,就要赶路回那个“无非是这样”的东京了。

花花//摘自《看世界》2022年第15期,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松尾仙台东北大学
成为观看者的女性
——高树信子《拥抱光的朋友》论
践行幸福教育 奠基幸福人生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
三仙台
高树标 《仙台》 190cmX290cm 纸本水墨
中国禅宗思想对松尾芭蕉俳谐思想的影响
东北大学成功实现“零污染”低成本制取金属钛粉
五月的大雨
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to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牙匠胡大钩子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