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卞,龚 英,岑文静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创新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说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了针对创新发展及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创新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在规律,为国家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调。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应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是广西较早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高校之一,产学研全面向应用技术大学的标准靠拢,学校以“航天”为特色,以航天品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新为抓手,强调创新型高级技能人才培养。该校物流专业2019年获批广西一流专业建设,与京东合作建设的“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是广西示范性产业学院,突出航空物流特色,以“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为手段,以科研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构建“平台依托、过程培养和机制保障”三位一体的应用型航空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广西重点学科、广西航空物流研究中心、广西航空航天学会及无人机物流学会培养学生的航空物流科研素质,提升创业创新实践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核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由发散性思维的概念演变而来。发散性思维最早由美国心里学家J.P.Guilford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提出,他认为发散性思维是从给定同一信息的来源中能够创造出为数众多不同种类的思维输出,对一个问题可以产生多种联想以获得各式各样新奇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1]。上世纪70年代后,M.Baker、R.S.Ristow等众多学者通过对发散性思维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维度,即发散性思维范围的流畅度、发散思维灵活性的变通度以及发散思维新奇成分的独创度,而这些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2-3]。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有学者发现创造性思维除了是对自身思维结构特征的体现外,也会受到部分周围环境或心里状态等因素的影响。R.J.Sternberg指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由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和动机五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4]。T.M.Amabile & M.G.Pratt则认为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是构成创造性思维动机的主要因素[5]。何克抗将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分为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纵横思维六个维度,其本质是大脑产生的灵感或顿悟的心理加工过程[6]。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国外已有不少国家进行了尝试。如日本开展了“第三次教育改革”,展开个性、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创新实践能力;美国则通过开设一系列课程教育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借助基础课程教育的STEM课程、慕课、翻转课等多种课程形式,来充分激活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7]。国内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林崇德、胡卫平,等人。林崇德(2014,2018)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智力品质,能够产生新颖、独特的个人价值或社会意义,并提出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显露期等五阶段论,创新型教育与创新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来建立积极有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8-9]。胡卫平设计了“三学”创客课堂即学思维、学探究、学创新三个层次的综合活动课程,在研究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规律基础上通过课程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0]。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评判,比较成熟的工具是由P.A.Facione等人(1992)开发的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量表CCTDI[11]。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等人结合中国实际对美国版的“批判性思维量表”进行了适当修订,得到了适合中国国情本土化的批判性思维量表CTDI-CV[12]。CTDI-CV包括了“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七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10个小题项,通过每个题项的评分标准来反映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弱。每个维度的评分若在40分以上,说明该维度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具有积极表现;若在50分以上,则说明该维度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极强的特质表现。批判性思维的总体评分若在280分以上,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若评分在350分以上,则表明具有极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量表的特质描述详见表1。本土化的CTDI-CV经过彭美慈等人的改进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内容效度为0.89,α值为0.90,各特质分别为0.54~0.77,显示了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表1 批判性思维量表的特质
通过与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授课以及课间交流发现,该批学生上课思维的活跃性与积极性不够高。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学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情况来看,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共有7人作为组长或小组成员参与到项目活动当中,并获批了4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2018级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有16人作为组长或小组成员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并获批了9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过几个学期的考察,笔者发现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两个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不如同级物流工程专业工科学生。故而引入“问题式教学法”,尝试激活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管理类学科学生思维应有的积极状态。
问题式教学法最先由美国学者J.Dewey提出,其主要思想是“做中学”,并指出了问题式教学法实践的五个步骤,即情景、问题、假设、解决、应用[13]。为了进一步激发2018级物流管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问题式教学法的特征,顺应桂林航天工业学生的特点并结合“物流金融”这门对思维创意较强的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环节设计,整门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教授、问题探讨、课外小组讨论三个环节。
2.2.1 课堂讲授。在“物流金融”课程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授的环节是基础但不是重点,重点应是突出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节。故而课堂讲授的内容主要是讲解这门课相关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主要针对的是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及学生所没有接触到的有关领域。
2.2.2 问题探讨。问题探讨是问题式教学法的重要核心环节,为了更好地将问题探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突显出来,加之“物流金融”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笔者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将问题式探讨与教师课堂讲授交替进行,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等每个教学环节设置相应的问题来与学生互动,故而这门课的课堂讲授与问题探讨环节所设置的比例大约为6:4。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不失时宜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经过初步摸索,笔者觉得问题探讨环节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问题设计要明确,尽量做到前后连环紧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二是难度程度要适当,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三是可多尝试些开放性问题,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搜寻问题的答案,形成不同且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观点见解。
2.2.3 课外小组讨论。课外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一环,小组讨论的环节从第八周开始,按照小组讨论要求并结合学生兴趣采取自由分组的方式,以5人为单位形成各自的讨论小组。根据“物流金融”的课程特点,共设置4个紧扣章节教学内容并与社会实践有关的小组讨论主题,要求小组成员围绕上述主题利用课外时间搜罗资料对每个主题形成一个小组汇报方案,并从第十六周开始的课堂教学中分别给各组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让其他小组对作陈述小组的方案进行分析点评,在各小组点评过后教师最后对该小组的方案进行概括性总结。这样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导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与评判,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问题式教学法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往往侧重自上而下教师对知识的灌输讲解以及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绝对掌控,教师所承担的是掌舵者的职责,是课程教学的主角。而问题式教学法则要更多的要激活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关键与核心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对课程所讲授领域内的知识进行自我思考,更多的体现了一种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由下至上的教学过程,教师则更多承担的是观察者、引领者、促进者等角色定位,学生才是课程教学的灵魂。
经过一个学期对“物流金融”课程尝试的问题式教学法设计及对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以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问题式教学法设计重点应体现“三个要点”:①以问题为核心的启发阶段。通过对与课程不同章节有关的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领域的积极主动探索。可以结合当下与物流金融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其间不设常规正误评判标准,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多抒发自己的观点,针对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定型的学生群体,这种事先不设正误评判标准的做法有助于保护学生对问题看法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潜力的发挥。②学生自评为主的思想碰撞阶段。根据“物流金融”这种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课程的特点,以鲜明典型案例或社会热点事件为背景,结合管理类学科较为灵活的特性,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引入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审慎思考,形成自己的逻辑分析与观点,并注意聆听他人不同的意见看法,对提出的问题及不同观点,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予以解答,以此形成学生间不同思维的激烈碰撞与沉淀。③既有事实结论的检验阶段。教师身份角色的转变是问题式教学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在问题式教学法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保持观察者、引领者、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根据学生思维碰撞的结果,最后将问题的即有事实结论呈现给学生,将学生自成观点与即有事实结论进行比较,带领学生去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不同逻辑,检验最终结论的合理性。
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共有2个班级,由于“物流金融”课程的授课时间是在大三上学期,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此时并没有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方向细分,故而2个班级的授课同时进行,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2个班级的授课是以小班授课的形式来进行。2018级物流管理学生共有103人,其中有7名来自越南、印尼、老挝等国留学生和1名去武汉理工大学学习交流的交换生。由于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留学生无法返校,交换生2020-2021全学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故而问题式教学法的授课对象不包括留学生和交换生,学生的构成情况见表2。
表2 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构成
为了更好的摸清“物理金融”课程所引入的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施效果,借助于彭美慈等人的批判性思维量表CTDI-CV,以问卷的方式对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展开了调查。采取“前测+后测”实验结果对比推断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这门课开学第一周和最后一个教学周即第十八周分别完成CTDI-CV的问卷测试,每个学生完成一份问卷,共发放量表调查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具体评分结果详见表3。
由表3可见,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测试前后差异较为显著,该门课程实施问题式教学法后的总体评分为294.58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261.47分,并且超过了280分的评分标准,表明学生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批判性思维的各个维度来看,七个特质中“寻求真相”、“开放思想”、“思维自信心”、“求知欲”的前后测试差异也较为显著,其后测的评分分别为45.76分、44.32分、43.62分、46.37分,均超过了40分的评分标准,进一步表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中这四个方面的特质较强,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的前后测试得分差异不明显,笔者推测可能这三个批判性思维特质与个人的成长环境更为密切,需要学生花较长时间的培养及习惯来形成,而仅仅依靠一个学期“物流金融”课程问题式教学法的引入,无法立竿见影直接对学生这几个方面的特质进行有效地培育与引导。
表3 学生批判性思维前后测试差异比较
借助于批判性思维量表,通过上述研究的结论可知,问题式教学法的引入有利于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育引导,特别是在寻求真相、开放思想、思维自信心、求知欲等方面效果较为明显。问题式教学法的设计要掌控好教学与设问尺度的把握,既不能太依赖于传统的“教”,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懈怠、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也不能过多的依赖于“问”,让授课知识点的系统深度有所影响,故而需要做到对授课内容的全面把握与授课技巧的合理安排。通过一个学期“物流金融”课程引入问题式教学法授课的探索与思考,笔者认为要符合国家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问题式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合理自然有针对性,难易度要深浅结合,最好是前后连环设计由浅及深的逐渐引入来启发学生去主动思维。切不可为问而问,生硬地去设置构造些意义价值不大的问题,这样不但不能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而且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的内容粗糙浅薄进而失去对这门课学习的兴趣。
第二,教师是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关键。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教师起主导作用,要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所教课程的理解以及合理的课程设计,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合理地融入贯通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互动等方式鼓励与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激活学生的探索求职欲来寻找问题的答案真相。
第三,利用好微助教、雨课堂等手段辅助教学。得利于互联网的发展,充分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成果,以微助教、雨课堂等线上工具辅助课堂教学,通过组建QQ群、微信群等方式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环节,使学生更易于发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观点见解,方便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与鼓励,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