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燕莉
非纸笔测评指的是在书面考试之外,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考查的评价手段。通俗来说,即不通过试卷测验,而是在日常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展开观察和判断,通过制订科学、细致的评价指标,对其表现进行量化。比起以分数为唯一判断指标的传统纸笔测评,非纸笔测评更加契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水平,实现语文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实施非纸笔测评,已然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如何在无纸化的测评中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又能精准反馈学情,体现学业质量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成为语文教师面对的新难题。下面从小学语文低段学业测试现状出发,对非纸笔测评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和改良路径进行逐一分析,希望能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非纸笔测评的推行初衷是引导教师关注核心素养,激励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体现评价的导向作用,赋予评价以学习功能。当下,非纸笔测评主要以游园乐考为手段,在具体实践中暴露出许多不足。
譬如,在游园乐考时,学校会设计一系列任务,通过观察学生在游园中的行动表现、思维方式以及各项任务的完成度来衡量其发展水平。游园乐考的本意是让低年级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发展综合素养,减少学业负担,从而健康成长。但学者普遍认为这一模式“热闹有余而理性不足”,测试内容浅显,指向泛化,无形中淡化了学业评价的成分。游园乐考很容易成为一种娱乐游学活动,其观赏性远大于实用性。而且,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它在实践中很容易走向低效化,需要学校组织大量测评人员在场观察、记录和统计,耗时费力。对于班额较大、人数较多的学校而言,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完成测评,效率甚至不如传统的纸笔测评。
另外,缺乏具体的量表与数据模型,使得非纸笔测评的结果难以贴近学生的客观表现。以量表的作用为例,有了详细的学业评价量表,教师才能将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行为和素养进行对照,并进一步将素养转化为可供观察的行为和可培养的习惯,从而提取出可视化的数据。以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一素养细化成若干学习表现和课堂习惯,如鉴赏课文中的名言美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有一定的审美想象,等等。再通过量表来考查学生的素养成长情况,记录数据。以量表为依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表现都能得到直观的表达,学业评价便会趋于准确。但目前的非纸笔测评显然还无法达到这一水准。学校对评价量表的重视程度不足,评分标准笼统,数据单一……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结合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未来非纸笔测评的主要发展方向有三个,即信息化、多元化和常态化。
信息化,即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语音自动识别技术、多媒体智能教学技术等,实现非纸笔测评的精确化和高效化。首先,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离不开拼音、朗读和口语交际训练。尤其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听读频率较高,语音测评在学业质量评价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仅依靠教师一对一去听辨、测评,工作量未免过大。而借助信息化手段,例如教育类App的语音识别功能,能够有效缓解教师的监考压力,同时提升测评的可信度。其次,诸如即时反馈系统、智能测评项目的使用,可以实现当堂测验、即时结算、自动统计,且降低学生相互间的测评干扰。非纸笔测评的信息化改革,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投入,还能够为学生制订更立体综合的测评方案,对教师的教学反思也更具参考性。
多元化,可以理解为测试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在以往的纸笔测评中,学生通常通过阅读试卷上的图片和文字来解题,获取静态信息。而游园乐考项目则是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以多样的挑战活动为媒介,引导学生完成测评任务。笔者认为,语文学科非纸笔测评的内容会渐渐摆脱静态化因素,通过动手实践类、实地走访类、创意类或者生活常识类测评项目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必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常态化,即非纸笔测评不只在期末出现,而是渗透进语文课堂、课外活动甚至学生的作业中,成为学生熟悉的好伙伴。同时,测评项目也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整合。在大语文的教育背景下,考查更侧重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而非单科知识储备。常态化的非纸笔测评更符合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其深层目标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非纸笔测评若想走向合理高效,其操作必须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测评项目要针对一、二年级学生所接触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板块,内容契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以识字和写字素养的评价为例,传统纸笔测评通常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理解、应用和分析情况,具体表现为生字默写、组词造句等等。这类题型只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语言技能的运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应有的识字方法和习惯,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自主识字的情感态度。考虑到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设计灵活性高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出现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新词汇,教师可先让学生随机抽取一个词语,然后正确拼读生字的音节,理解其含义,随后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对词语进行延伸和扩充,比如“春风是暖暖和和的。它一吹来,花儿就开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拼读准确性和语言表达情况来进行合理评价。如果学生觉得词语太过抽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图片或Flash动画,进行动态化呈现,激发学生的灵感。这样的评价方式开放性较强,学生能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生字和其他字词的联系,像是“春风—太阳—小花”,再以此类推,在不使用纸笔记录的情况下,一样能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当非纸笔测评推进到一定阶段后,游园式测评会逐渐被更高效、更智能化的项目式学评取代。虽然同为表现性评价方式,但项目式学评更倾向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以学校的育人目标和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为参考,创设真实情境下的项目任务。它的显著特点有两个,一是重视数据模型和量表的使用,二是实践路径多且丰富,不像游园乐考那样只将测评活动安排到期末。项目式学评强调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乃至校园的日常管理当中,将对学生素养的考查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举个简单的例子,第一学段学生要“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那么教师可以依此目标来制订测评项目,发起一个名为“我是小能手”的挑战活动,以此考评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活动期间,学生可以从教师布置的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并将自己的经历简要描述出来。比如,用简单的话语请人帮忙,在超市找到陌生的商品,独自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想了解的知识,等等。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获取尽可能多的测评考查素材,从而将看不见的素养目标具象化,变成可实现的行为目标。学科知识和教学场景的融合,可以令学生得到更多锻炼语言技能的机会。比起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跟读,他们能够更明确地判断自己即将遇到何种困难,利用何种方式解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这一措施的实施,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了稳固的实践路径。
前文中提到过,项目式学评的实施依靠创设真实情境下的项目任务来完成。学生个体和团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都将被观察记录,对应到详细的评价量表当中。这也就意味着项目式学评是偏向于个性化反馈和指导的测评活动,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更细致的检测、更深入的分析,出具更有针对性的诊断报告,但前提是必须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年龄段相匹配,同时符合语文教学的整体思路。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准,精准挖掘考点并进行梳理。例如,低年级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可以为学生的素养考查提供很好的导向。教师抓住单元课文的提示,可以为语文要素化为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吸引学生主动完成。
像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有一个重要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换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以生活化的语言来阐释课本中传达的道理,同时尝试建立阅读的整体意识。教师按照这一思路,结合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训练,就可以分步骤对学生展开非纸笔测评了。
比如,教师以《寒号鸟》这篇课文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立意的基础上展开辩论,并做出设想:“假如寒号鸟度过了冬天,来年它会做些什么呢?”并引导大家将各自的想法和理由阐述出来,甚至可以模仿寒号鸟作一段内心独白。有的学生认为寒号鸟性格固执又懒惰,冬天过后仍然会睡大觉,不想做窝。有的学生则认为它会吸取教训,为来年冬天早做准备。教师可以从观点、理由和语言表达三个评价维度出发,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从而全面考查他们的理解、思辨和表达能力,形成相对客观的测评报告。
尽管非纸笔测评有着诸多优点,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纸笔测评。在语文学业质量评价中,仍有一部分语文素养的考查要依靠纸笔测评这种形式来完成。例如,对于字母表和拼写规则这类基础且实用性强的语文知识,学生需要通过反复背诵、默写和实践才能掌握。再如,对于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赏析领悟等阅读素养的考查,传统的纸笔测评比非纸笔测评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非纸笔测评应当和纸笔测评相结合,发挥纸笔测评易记录、易留存的优势,结合非纸笔测评灵活、开放性强的优点,让二者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
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低年级常见的童话、寓言和故事入手,帮助学生做初步的阅读积累。例如每读完一个小故事,就制作一张书签,将题目、日期和一句简单的阅读感受记录到上面。然后以周或者月为单位,在班级内展开阅读共享。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标注出故事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物,比如一段话、一幅插画、一个物品,将其一并记录到书签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积累的书签数量、记录内容和丰富程度来进行评价,并询问其感受,作为阅读反馈。借助这样的测评活动,低年级学生初步形成对阅读的感受和理解,为日后的个性化阅读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在现代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非纸笔测评会凭借其信息化、常态化、多元化的优势走进语文课堂,成为更受欢迎的学业评价方式。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促成传统纸笔测评向非纸笔测评过渡,并借机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