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筝 王世鹏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强化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1]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重要举措。高等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对引导广大师范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自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首开图画手工科,我国的高等师范书法教育励精图治百余载,逐步形成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现代书法教育模式。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高等师范教育中的书法艺术既是宝贵的民族传统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气质;它更是一种书学体系,充盈着中国人的哲学智慧与美学精髓。书法艺术的俊逸豪迈或疏朗冲淡都是民族血脉的文化形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气派。高等师范书法教育是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本土文化融入高等师范书法教育,深入探究二者多维度结合的价值与路径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师范生是未来国家基础教育的脊梁,肩负着美育者的历史使命,其所面向的是中小学全科基础教学。以此为基点,与综合类院校、艺术类院校的书法专业化教育和创作型人才培养相区别,高等师范书法教育首先应立足于民族文化赓续、国粹艺术普及,并展开教育研究与创新。早在1992年教育部就颁布了《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强调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是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本世纪伊始,教育部又相继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2002)、《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2011)、《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等一系列文件,突出书法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学体系构成要素的重要性,指明了中小学书法课程对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远意义。“在新时代,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到民族自强与国家发展上,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2]99,落实到传统文化教育上。高质量地广泛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审美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书法文化素养应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书法教育的关键在于优质书法教育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高等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是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具有培养师范生书法教育能力和书法文化素养的双重教学指向。新时代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书法功底,怀有民族文化信念,兼具世界艺术史观的现代教育者。师范生的书法教育不能止步于书写技巧、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须重视教育理念、文化意识的塑造。汉字所包蕴的民族精神、人文素养正是通过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得以彰显。高等师范书法教育必须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扩延汉字基础知识和古代文学知识的施教格局,将汉字文字美的欣赏与民族文化陶养、国粹艺术承袭相糅合。只有让书法教育落实到文化土壤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才能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凸显中华文化特质。以文化为突破口,体现了书法教育发展的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本土文化的融入将打破既往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的固有观念,引入创新性的发展策略。
王羲之《书论》曾言:“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3]28。回顾中华文明史,周秦汉晋、篆隶楷行,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铺陈流布,与帝王方略、圣贤文章、百家学术、诗词劝谕、碑铭训诲无有不涉。中国书法与中华文化本就有着深刻联系,须臾不可分离。从书法艺术进入课堂教学开始,研习书法就和传承文化合二为一、相辅相成。正如欧阳中石先生提出的“书面文心”观念,学“书”固然重要,但“它的背后更重要……它后面出现的是我们的文化思想”[4]14。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历来注重人格修养、道德品性。历代书法大家既在书字,亦在书己。书法作品是个人品性气度、思想情感的艺术呈现。然而,文字书法的创立、变迁,乃至个人书体风格的形成、流传,都与本土环境、风俗文化紧密相联。不同区域地方的书系各有特色,南北不同,古今异趣。高等师范书法教育家李瑞清就认为:“大凡篆书与地理有关系,即在成周,各国有各国之风气,故书法不同”[5]159。唯有对不同区域的书法艺术深入钻研,方能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新时代高等书法教育在全建制地进行学科建构之后,更应不断朝着特色化和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务求摒除同质化教学和人才资源内耗的弊端。书法文化观也当从单一的中原文化观转向多元化本土文化观,展现中华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多元化本土文化观的形成将为高等师范书法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带来新契机,有力促进教育理念的深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如今高等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蓬勃发展,沿袭着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初创期的办学宗旨,切实做到了尊重历史、承袭传统,但在具体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中仍存在传承有余、创新不足、办学特色不鲜明的缺憾。而艺术教育是十分感性的审美教育,特色化是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只有在众多书法教育模式中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教学路径,才能真正将这一学科发展可持续地推进下去。将本土文化融入高等师范书法教育正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革新道路。“有别于全民族共同关注的传统文化,本土文化是各区域地方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携手创造的,包括当地独有的价值观念、风俗信仰、惯例禁忌等文化因子”[6]76。立足本土文化生态,发挥本土资源优势,能够直接促成高等师范书法教育观的转变、教学法的改进和教研点的创新。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高等师范书法教育应不拘泥、不限于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或宋代四大家(苏、黄、米、蔡)的名家教学,在观念上同时兼顾书法教育的文化特征与艺术品格。将本土文化融入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的目的在于还原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的立体情境,历史地展现不同区域本土文化对书法艺术形成的多元影响,引导师范生正确认识书法艺术作为多元统一民族文化载体的本质,学会以审美眼光重新发现本土文化中的书学脉络。
书法教学以临帖摹碑为基础,讲求日积月累、浸润熏陶,对师范生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教化。高等师范书法教育应将碑帖研习与其本土文化根基续接起来,从源流追溯中充实教育资源的文化意蕴;充分利用简牍、墓志、文物、节庆、礼俗、故居、景观等一切本土文化元素,使之成为师范生理解书法家气质品性、家国情怀,参悟书体、书风要义精髓的书法教育资源。
书法同诗文一样深受古代文人墨客喜爱,不仅以此传达思想情感,更以此标榜品格节操。高等师范书法教育长于知人论世的教研模式,侧重历代优秀书法家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为。“但令人困扰的是,对他们的生平史料、历史定位、社会组织、个人成就等的研究严重不足。而对他们的处世环境、艺术生态、社会组织、活动方式、传播途径、艺术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活动等研究,又许多竟是盲点和空白”[7]6。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有益于填补这些盲点和空白,形成更多创新性的教研点。
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的革新在宏观层面上以文化传承为旨归,涉及学科定位、学理阐释、学术创新等内容,在微观层面上则聚焦教材编纂、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已在教育界引发热烈讨论。2019年“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的成立与2021年“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对高等书法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研究。教育界同仁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书法教育重要成就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新时代高等书法教育从过去初步摸索阶段尽快向纵深发展阶段转变的有效路径。本土文化融入高等师范院校的施教环节,将为高等师范书法教育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化道路。以素有“文化千岛”之称的贵州省为例,本土文化始自石器时代,历经不同朝代和众多世居少数民族的建设,饱含优秀文化因子,形成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为高等师范书法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贵州省本土有着久远的文字历史和书法渊源。与甲骨文、金文同源异种的古老文字“水书”就是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水族的文字。水书是我国仅存的两种活态象形文字之一,可上溯至殷商时代,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贵州省的书法同样根基深远,启自秦汉。无论是陶器漆器,还是铜印铜镜,各式古代器皿皆有墨迹可寻,各地人文景观亦有书法遗迹。这里不仅产生了大量本土书法人才,也因流徙、贬谪迎来了众多外来书法大家,他们彼此砥砺,共同参与、创造了贵州省本土书法文化。以贵州省本土文化为素材编纂校本书法教材,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地域优势,让师范生在现实生活中近距离接触本土书法传统的本真样态,借助情感体验达成文化共识。同时本土文化也是难能可贵的德育资源。在当前高校开展的课程思政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注重了政治话语的严谨性、严肃性,兼顾了学术话语的真理性和规范性,但却忽略了教育对象所喜闻乐见的生活话语的表达”[8]14。而通过大量本土文化范例开展书法课程思政,能够使师范生在现实审美活动中获得思想引导,激发家国情怀;发挥书法课堂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与各类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如贵州省本土书法家黎庶昌就是“沙滩文化”的杰出代表,倡导“温柔敦厚”诗教之风,秉持耕读传家的古风遗训,其人文精神能对师范生产生正向引领作用。
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的发展往往也有人才瓶颈,不同区域地方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教师资源的分布不均。同质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极易造成人才资源的内耗,陈旧的教学观念也会对书法教师形成困扰。事实上,有的教师的确认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就是在书写实训课程中强调技法训练,只要书写规范就已达到教学目标。这种对课程平面化的教学理解极大限制了教师的教改思路,使书写实训课程长期得不到突破性创新,更忽略了师范生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而师范生自身的文化修养、思想品格与其未来的授课对象直接相关,在广大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建立的关键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强调本土文化的融入,旨在依托区域地方的文化资源打造本土性的师资团队,革新教学模式,实现不同地区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多元格局。如贵州省“阳明文化”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就是明代因贬谪来到贵州省龙场悟道的外来书法家,不但书法造诣极高,且是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文化崇尚“知行合一”,注重受教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优良品德。将王阳明的心学理念与贵州省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相结合,对书写实训课程中“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的师范生大有裨益,在培养其书法书写技能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实现书法教育由“器”至“道”的升华。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的自知和认同,对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同样重要。高等师范书法教育应在课程教学之余,通过创建本土性研究机构积极开展本土书法研究和文化传播,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融合技术及时抢救、保存、钻研本土文化中丰厚的书法资源,与各区域地方的书法研究单位进行资源共享、合作研究,扩大本土书法文化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本土性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高等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能够实现差异化教学,突出本土优势,提升学术竞争力,让师范生在教研实践互动中培养文化判断、文化选择、文化创造的能力。目前在贵州省,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学院等高校都成立了阳明文化研究机构。自2015年阳明文化研究院在贵州师范大学落成,一直致力于本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与贵阳孔学堂等社会机构联合开展学术活动,申报各级各类教研课题,和其他区域地方的王阳明研究机构交流共建,以书法艺术创作的方式弘扬阳明文化;同时在校园里大力倡导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书法活动,如书法社团、书法比赛、书法讲座、书法刊物、书法展览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师范生的课余生活,又启发了师范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向实践创新转化。
纵观我国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的百年历程,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始终坚持以书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想和情怀。近年来,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的专业化、学术化水平不断提高。据2022年全国高考书法类专业招生信息,共有27所高等师范大学和31个高等师范学院开设了书法学专业,为本土书法文化的弘扬创造了有利条件。区域地方的书学脉络深深植根于其本土文化,虽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无比珍贵的教育资源,如齐鲁文化中的王羲之主张“意在笔前”,川蜀文化中的杨雄提倡“书为心画”,而三秦文化中的柳公权讲求“心正笔正”。将这些本土书法文化融入高等师范书法教育,能够真正实现高等师范院校的创新性变革和多元化发展,使高等师范院校成为书法教育研究的中心、书法文化传承的重镇。在倡导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化大趋势下,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早已转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人才,而书法教育的勃兴正是强化文化意识、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惟有对全民族文化以及本土文化有着深刻体验、充分了解的知识青年,才能自觉践行新时代美育者的职责,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