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分析探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路径

2022-12-26 21:12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应用型课程体系

鲁 鸣

(合肥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需求分析以学习者学习需求为对象,是了解和分析该需求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应用语言学家James Brown提出需求分析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前提。我国学者杨玉兰、符雪青等立足学习者需求视角,分析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马武林等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需求分析理论[1]207。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和智慧教育改革,由狭义的针对学习者个人需求进行的分析,扩展到考虑课程组织者、社会、市场等方面需求的分析,暂且可以划分为目前情境分析和目标情境分析两大类。目前情境分析针对学习者学习之前的情况,确定学习者的强项和弱项;目标情境分析倾向于研究学习者在学习结束之后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2]260。不难看出,需求分析对于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安排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其分析数据和调查结果等能够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而言,需求分析能够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提供切实依据和参考,能够帮助高校一改传统外语教学和课程设置主体缺位的状态,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从而成为课程质量提升的内驱力,甚至能够作为课程大纲设计的基础,促进英语课程质量提升理论研究和实践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基于需求分析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质量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需求分析对大学英语课程质量进行提升是时代命题,与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教育生态学环境和协同创新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相一致。

(一)符合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

需求分析作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与经济产业结构迅速升级优化密不可分,对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类型提出新要求。国家及时把握这一背景,将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和方向之一,更加强调创新型人才应用知识的能力。这种类型人才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学术型人才区别较大,是根据市场需求将发现、创造转变为能够实践的东西,承担实际生产任务,能够充当各行各业产业升级生力军的角色,能够为社会、国家转型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可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能够作为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此目标能够使“应用”成为科学布局,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质量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进行提升,正是将服务教学、社会作为目标,将应用作为特色,以彰显应用型本科教育优势和本质特征的举措。该举措能够确保应用型本科高校始终明晰本校大学英语本科人才的质量规格,据此设计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培养方案,且将构建逻辑性强、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此改革举措能够敏锐反映社会需求,重视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3]126,与市场对新兴人才的需求相契合。

(二)符合教育生态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生态学旨在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涉及环境与适应、人际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试图通过建立科学融洽的校内外生态环境,提高教学效率[4]120。随着教育生态学理念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生态观之一,教育系统不断革新。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要基础课程,其改革自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新场域,与教育生态学理念普及相融合,同属于时代产物。教育生态学所要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被认为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从课程设定目标、教学目标,到课程实施系统、教学环境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和生态性,以克服传统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冲突问题,最终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与所处大环境之间的稳定协调发展。此外,教育生态学还赋予大学英语课程动态性、开放性、平衡性等特征,大学英语教师、学生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多元化,具有包容性,既强调继承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优势,又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彰显大学英语的“生命性”内涵,为课程内容多元化、课程质量提升途径差异化和具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紧扣教育生态学内涵,正确指引大学英语改革作为新方向,需要新要求作为支撑。基于需求分析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正是增强该支撑力量的具体行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需要更加具体的路径提升课程质量。

(三)符合国内外外语协同创新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修公共课程,具有关注度高、覆盖面广等特征,一直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且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彰显出动态、复杂的特性,也证实大学英语课程和教学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既定事实。从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对需求分析展开研究开始,需求被认为是外语学习者真正要习得一门语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开展外语需求分析应注重学习者、职业需求和学习环境成为学界认可的研究结果。国内关于需求分析的研究不断发展,尤其是应用领域研究不断拓宽,不仅研究需求分析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中的作用,而且研究其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等具体课程方面的作用。需求分析能够作为大学英语课程和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依据成为业界共识。与此同时,用协同创新理念研究大学英语课程和教学也成为一种创新发展举措,协同创新理念本身是适合我国大学教学要求的新理念,是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设计,能够促进跨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够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借鉴,还能够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时代精神指南。综合而言,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的使命呼唤协同创新,而需求分析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步骤,甚至是重要基础[5]421,无疑是符合大学英语协同创新教育改革新趋势的动因。

二、基于需求分析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质量的困境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思想层面对需求分析相关内容了解不足,造成忽视市场需求、教师需求、学校需求和学习需求的情况,共同影响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效果。

(一)忽视市场需求,导致课程实用性不足

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在“应用”,在需求分析下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更应该强调“应用性”。然而,大学英语课程应用性、实用性不足是现阶段部分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源在于相关高校传统课程理念未转变,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框架的制定未能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未能够及时领会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以解决就业为指向的目标,导致课程与国家创新创业理念相背离。思想理念内容的缺失,导致一些院校对市场的敏感度降低,与社会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合作机会减少,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市场向度。长此以往,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具备稳定的产教融合机制,本应承担的课程设计严谨、实用的目标未能够落实到位,导致与企业的合作浅尝辄止,对于大学英语课程实用性设置方向的指导出现问题,暴露出企业与学校互利发展缺乏协调等深层次问题。换言之,大学英语课程应用所服务的行业面临作用不突出、不到位的问题,长期忽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完善过程中处于缺位状态,使得二者融合发展缺乏基础条件,距离市场需求愈来愈远。

(二)忽视人力资源需求,导致教师主体实力不足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专业教师需要承担联系学生与社会、传授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等责任。然而,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未对教师培训和师资团队改革引起足够重视,对于英语教师的培训基本沿革高校传统办学阶段的习惯,重点考察教师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能力。当然,这与高校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模式关系密切。多数高校在选拔英语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时,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集中考查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其在其他专业课程方面,尤其是工科知识方面的考查较少涉及。这似乎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模式,从根本上限制了大学英语教师知识水平的整体提升。加之,该部分人才进入应用型本科高校任教之后,由于此类学校激励机制和跨学科跨专业培训机制不完善,教师将大多数精力用在巩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方面,面对日益增长的海量信息,提升其他学科专业知识显得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大学英语教师实力未能够与课程发展所需相匹配,高校和社会对教师需求的忽视,更加剧了这种不良现状。

(三)忽视学校特色需求,导致课程体系同质化严重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依托生态化课程体系构建环境,需要相关高校切实考虑本校特色和实际需求情况。然而,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构建通用型课程体系为主,所使用的教材以国家指定为主,具体的课程内容亦围绕教材设定,导致课程体系中的具体环节同质化现象普遍。同质化现象具体还体现在大学英语课程几乎未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不同专业学生相关的专业英语术语等应用型内容,导致了大学英语课程应用性缺失。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课时设置有限,在大三、大四学段基本不开设大学英语课程,而此阶段是学生认知提升的重要阶段,且面临职业和人生方向选择,这导致大学英语课程未能够发挥持续性的助力作用,造成部分学生英语水平停滞不前,尤其是专业知识的强化作用缺失,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和人才与课程体系共同陷入瓶颈期,与学校特色之间的联系被拉开,同质化现象更加严重。

(四)忽视学生主体情况,导致学习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需要遵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将学生视为课程和教学中心。然而,在教学实际中,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依然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为主要目标,忽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考研、出国等多样化需求。换言之,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依旧以教师为主体,高校和教师在设定课程目标时依旧坚持传统视角,事先未对学生能力差异、专业差异、职业规划差异等条件进行调研,使得课程制定可参考的有效数据缺失。如此,应用型本科高校配置的国际学术交流场景等未能够与学生能力提升相链接。问题更加凸显的一点在于大学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合作深度不足,削弱了专业与英语的合作交流功能,未能给学生提供实操性强的实践机会,使得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的矛盾未能减少[6]75,本身应有的积极意义在课程实践各个环节被忽视。如此,对于学生表现的分析缺乏客观性,影响学生需求分析的指导力和保障作用。

三、基于需求分析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质量的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是一个持续性的漫长过程,需要基于需求分析理论,从深化“双创”教育理念入手,将打造专业师资、设置多元课程、满足学习需求作为具体路径,促进课程质量提升。

(一)围绕社会需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需求分析对大学英语课程质量进行提升,首先要考虑应用性元素,应该将社会需求置于首要位置。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认识到自身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及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从根本上树立“双创”教育理念,提高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立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正确思想对实践的积极指导意义不可否认。高校应及时意识到这一科学指引原则,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将大学英语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7]91,从社会需求出发,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形势调整课程设置,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定位为课程改革目标,将保证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全面性、进阶性与社会需求变化的持续性设定为一脉相承的定律,赋予“双创”教育理念以深层次的内容,据此从宏观层面完善课程计划,包括增强教师、管理部门和学生等主体“双创”理念认知等相关的质量提升标准,以及增加课程实践所需的针对性极强的理论评判标准,将此作为推进教研和课程完善的重要基础和思想源泉,作为与社会需求紧密贴合的框架,为后续课程实践填充内容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与职业教育院校相区分,但可以借鉴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教育的成功经验,必要时成立专门的创业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专业教师和业界专家,提前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社会需求进行实地调研,根据本校特征总结不同行业的发展精髓,将这部分内容汇总到本校课程改革理念文件中,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提供蓝本和具体案例,并且注意履行本科教育的行业职责,切实加强大学英语课程对行业指导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8]131。

(二)围绕教师需求,打造专业师资团队

需求分析是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作为课程直接实施者,高校对教师的需求分析培训是首要且重要的,应该有组织地让教师对需求分析的内容、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等进行透彻的了解,将需求分析渗透进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认识中,带动其期待英语教材本土化的需求得到满足,驱动教师需求以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步实现。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对本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背景、教学方法和方向、教学效果设定等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将校本培训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教师知识储备和优势将其分为通用和专门两大类。通用型教师较为稀缺,体现在其除了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之外,还具备扎实的跨学科知识,尤其具有强大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运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对应用型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进行透彻理解,并且能够熟练自如地传授给学生[9]47;专业型教师在一般应用型本科高校数量较多,他们除了掌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之外,只对某一专业较为擅长,一般对英语相近的文科专业较为了解,但是专业术语的中英转换能力相对欠缺。这就需要相关高校加强对专门型教师的培训,可以采取校内自主教评形式、远程行业专家指导形式或者外派进修等形式,同时可以将教师专业评判纳入职称等考核体系[10]354,完善教师激励制度,促推教师自主提升知识储备水平,为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提供师资后备力量。

(三)围绕课程需求,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课程需求的分析,高校应将课程需求分析定位为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及时领会国家对应用型高校建设的要求和内涵,重新梳理大学英语课程和教学大纲,将本校专业和学科特色及时传达给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本着课程适应学校专业需求的初衷进行充分调研和理论研究,对课程体系中能力目标、认知目标和价值观目标等设计引起足够重视,并运用文字形式将这些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构建文件中。基于此,课程目标设计可以通过图解式方法进行展示,包括能力目标、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其中,能力目标应包括创新能力、教学技术操作能力等;认知目标也可以被理解为知识目标,考查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所要指导的其他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情感态度目标与“应用”相契合,考查学生对不同课程和职业的热爱与认识程度,为其进入职场运用大学英语和专业知识奠定基础[11]294。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环节和内容,具体包括办学层次、课程定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等[12]249,以彰显本校发展特色和实际需求为原则,在不同环节设置基础、提高和发展等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层次性目标,并充分考虑本校在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层次定位、教师和学生认知水平差异等因素,将各方面因素进行糅合,借助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之后,作为大学英语多层次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参考数据,科学完善课程需求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四)围绕学习需求,满足多元学习愿望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以满足大学本科学生专业需求为宗旨,应该将学习需求设定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将课程质量提升目标设定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基于需求分析的前提,学习需求是以学生主体为主,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和课程模式改革思想,切实发挥大学英语帮助学生从高中打基础的通用英语顺利过渡到大学甚至工作之后能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甚至用英语谋生的桥梁作用。同时,高校及大学英语教师应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入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定,预先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业规划需求,了解大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学习想要实现的目标和获取的能力。以此为出发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将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及学生考研、出国等具体需求考虑在内,将其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13]12。基于此,学校还应及时关注学生现阶段和未来面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大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在课程中加入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挑战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具体操作层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点考查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差距、专业知识掌握差距、职业规划合理程度、学习愿望等因素,综合分析之后形成可参照的数据量表,以供课程体系和制度制定者及实践者参考,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个性化课程方案,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能力等需求[14]45,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同时提升教师和学校的专业发展程度。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剖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质量提升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重点是预设相应的改进路径,尝试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改革思想体系中,尽可能保证课程设置更加合理,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等主体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应用型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