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爱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统揽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事关党的宣传思想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整体性阐释,首先要厘清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核心概念。从广义上说,它指的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即我们党为实现党的主张和奋斗目标动员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所进行的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思想教育、文化建设、文明培育等工作和活动。从狭义上说,它指的是“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主要指各级党委(党组)按照党中央要求,组织、动员、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以确立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与话语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和活动。它一般包括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分析研判,舆情监测预警及情况通报,对重大部署、重大任务的推动落实等方面的工作和活动。从整体性视域观之,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着眼于功能论与形势论、目标论与实践论、立场论与方法论三个层面不断展开,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科学体系。
功能论与形势论阐释,就是对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应答与阐释。从功能论角度看,意识形态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形势论角度看,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特殊形势,特别是风险挑战,这意味着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对于意识形态的作用,马克思说得非常透彻:“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0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4页。“极端重要”是对意识形态工作地位的根本规定。为何是极端重要?极端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习近平有着一系列具体论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93页。2014年10月5日,他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5-36页。2016年2月19日,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1-332页。这段话既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功能定位,也是对整个意识形态工作的功能定位。综合这些重要论断,我们可知,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具体表现为“六个事关”的作用。
一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这是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等方面说的。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了就可以了,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
二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一个国家是否稳定,政权是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否安全。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很难守住,国家政权很难维护。
三是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不断崛起,没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不可想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仅能积极调动全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动力,而且对国家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的国内因素不仅基于武力与控制,还需要合法性和社会凝聚力。”(6)[英]巴里·布赞、[丹麦]琳娜·汉森:《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廖丹子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9页。意识形态具有“社会水泥”的作用,它对于大变局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尤为重要。
四是事关旗帜和道路。近些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渗透,主要表现为“道路之争”“制度之争”,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试图将西方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强加于我国,误导我国发展道路和改革开放方向。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能否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大问题。
五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政治动员、宣传教育等功能。党中央通过有效宣传教育,使得干部群众了解、熟知党的理论成果以及路线方针政策,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增强人们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动性、自觉性,尤其通过宣传教育,使得人们在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道路等方面形成高度共识,进而形成强大执行力。
六是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工作都离不开意识形态工作的支撑作用。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持续性等特点,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意识形态工作就是确立党和国家奋斗目标,引导、动员各个地区、各个部门为实现这个共同目标共同奋斗,调动、激发人们参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前提是把握其所面临的基本形势。习近平坚持两点论,从机遇与挑战两个维度把握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态势。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体向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物质基础、民心基础,意识形态建设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点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优势、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集体自觉、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困境等几个方面加以窥视。(7)具体可参看辛鸣、唐爱军主编:《当代意识形态问题概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第49-58页。在这里,我们主要从风险挑战角度来梳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基本形势的判断,核心是“四个前所未有”(8)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编:《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20年,第11-13页。。
第一,从国内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中华民族正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且都有新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经济社会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发展起来以后”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易发多发频发。这些矛盾和问题极容易被一些人利用,形成对党和政府的“离心力”,对整个社会的“分化力”。越是到了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越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第二,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影响力、吸引力显著增强。但是,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设限甚至极限打压没有变,“唱衰”中国的立场没有变,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变,有理说不出或说了传不开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发展优势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仍是客观事实,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权的任务深远。
第三,从意识形态领域看,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态势总体向上向好,但是,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激烈,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风险挑战。一是“多元化的挑战”。“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二是“市场逐利性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挑战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社会主流价值。三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习近平强调:“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3页。我们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目标、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敌对势力就越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第四,从信息化发展及趋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深刻变革,改进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伴随新的技术革新、新媒体快速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界限日益模糊,形成了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的“大舆论场”。做好大舆论场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是极其迫切的新任务。
目标论与实践论阐释,就是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干什么”的应答与阐释。从目标论角度看,要明确意识形态工作所要达到的规范性目标或任务(“要干成什么”);从实践论维度看,要规定好意识形态工作所涉及的操作性内容(“要干哪些”)。前者是着眼于应然逻辑,可以称之为“目标任务论”,后者是着眼于实然逻辑,可以称之为“重点领域论”。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基石就是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定标”。目标明确了,任务确定了,意识形态工作才能有所遵循。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包括“根本任务”和“使命任务”两个层面。
一是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鲜明概括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一个高举”,就要是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10)④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340、339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巩固”,就是要引导干部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个建设”,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上守正创新,让主流意识形态始终能发挥保证社会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作用”;要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不同文明的文化交往中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聚焦“宣传工作为什么、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体现了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着力点的有机统一。(11)黄坤明:《以党内法规建设新成效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10期,第11-13页。
二是使命任务。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12)④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340、339页。关于使命任务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有精准表述。这里,我们稍作展开说明的是,这十五个字的使命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确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五个领域的工作重点或着力点。“举旗帜”,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需要着力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理论创新、理论武装等方面的工作。“聚民心”,就是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做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育新人”,就是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工作,做好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培养教育工作。“兴文化”,就是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做好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工作,做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与发展的工作。“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五个领域的工作需要相互配合与衔接,最终都要落脚到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目标上。
总的说来,根本任务与使命任务共同构成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体系,但两者又有不同侧重。“根本任务论”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方向,规定了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目标任务;“使命任务论”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遵循,规定了重点任务、主要抓手、责任担当等职责任务。
从实践操作层面看,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要干什么的问题,关键就是要弄清楚意识形态建设涉及的重点领域。主流的观点要么将其泛化为整个文化建设,要么窄化为意识形态管理工作。这两种观点都过于偏颇。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涉及的重点领域或主要范围大体是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理论工作。它主要包括理论教育、理论宣传、理论研究等方面。在理论教育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突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教育;在理论宣传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理论研究方面,聚焦“三个重大”(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阐释,聚焦“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二是新闻舆论和出版工作。新闻舆论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引导功能,是一种宣传、教育、动员民众的特殊形式。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81页。这六个方面、“48字”方针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确立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努力方向。出版工作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主流思想理论的重要渠道,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
四是文化文艺工作。它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5)②③④⑥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文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2、163、192、29、42页。“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16)②③④⑥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文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2、163、192、29、42页。“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17)②③④⑥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文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2、163、192、29、42页。,等等。做好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需要多管齐下: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五是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工作。习近平强调:“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18)②③④⑥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文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2、163、192、29、42页。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19)《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5页。,从多个方面推进工作: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络正能量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凝聚共识、争取人心;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落实网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认识到“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20)②③④⑥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文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2、163、192、29、42页。,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
六是对外宣传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习近平对对外宣传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重要论述,核心要点有:通过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实事求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等方式,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通过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高国际传播能力;通过加强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抢占道义、舆论制高点,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
七是基层宣传工作。与从“领域”“内容”角度分类不同,基层宣传工作主要是从工作对象角度进行划分的。把基层宣传工作单列出来,是对基层宣传工作的重视。基层宣传工作有着直接面对基层群众、需要解答困惑多、工作面临的环境错综复杂等特点,存在着理论宣传不接地气、宣传干部没有“才气”、宣传载体和方式缺少“新气息”等短板。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宣传工作要紧扣这些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八是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它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落实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环节。意识形态管理工作通过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处理等,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关于其具体内容,下文“全面领导论”部分会稍作展开。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重点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还涉及诸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宗教意识形态工作等其他领域。
立场论与方法论阐释,主要是着眼于原则—方法论层面对新时代“怎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应答与阐释。立场论与方法论阐释涉及三个层面:党的领导、方针原则、工作方法。
“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217页。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原则,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其最鲜明的立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涉及各个方面(比如,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各个领域的工作(比如,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但是,最直接最重要还是落脚在党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上。可以说,党的意识形态管理权是实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的关键之所在。
(149)皱叶耳叶苔平叶变种Frullania ericoides var.planescens(Verd.)S.Hatt.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委(党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了总体安排与制度规定,划清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底线、红线,明确了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责任要求。从实践角度看,关键就是推动责任制有效落实落地,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决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主体责任有哪些?主要有“六个方面”:履行好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的责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责任,加强网上舆论工作的责任,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责任,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责任,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管理和党员干部管理的责任。
二是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方针原则。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还特别需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两个大局”下,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22)②③④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7、27-28、41、53页。。习近平要求党员干部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看风派”,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意识形态领域,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也要善于斗争。要掌握斗争规律,讲究斗争艺术,灵活把握斗争策略,“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23)②③④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7、27-28、41、53页。。
三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守住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是把牢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意识形态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加强阵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主管主办原则指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责任上,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出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对主管者主办者问责处理。属地管理原则指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上按照党组织所属地域明确责任,辖区内发生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对辖区组织或领导问责处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24)②③④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7、27-28、41、53页。。
四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和处置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舆情工作是重要基础。一是预警监测。借助一系列方式方法,从杂多的海量信息中捕捉可能引发炒作的热点敏感信息,感知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预判潜在的风险点等。二是综合研判。在舆情搜集基础上,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舆情特点、性质、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尤其是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应对引导、防范化解的建议对策。三是快速处置。对于意识形态领域苗头性问题、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坚决杜绝突发舆情事件存在的“瞒、拖、压”等严重问题,“避免一些具体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性事件,避免出现大的意识形态事件和舆论漩涡”(25)②③④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7、27-28、41、53页。。
五是建立健全定期通报、督查考核、巡视巡察等制度。(26)具体可参看孔繁轲主编:《怎样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167-169页。定期通报一般涉及及时通报党中央精神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精神,定期向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专题报告本地区意识形态工作(诸如意识形态风险、舆情发展趋势等),对意识形态领域失责问责情况的通报,等等。督查考核是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的重要条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每年对本地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专题督查,督查结果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党委宣传部门报告。各级组织部门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作为委任、奖惩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重要评价依据。巡视巡察就是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党内监督范畴,在巡视巡察中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对各级党组织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形成压力,对意识形态工作失责失误实施责任追究。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原则,人们比较熟知的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27)⑤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6页。实际上,关于方针原则,习近平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论述。根据这些重要论述以及《条例》的规定,我们可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原则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具体规定(28)具体可参看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编:《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20年,第16-17页。: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恩格斯曾指出:“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09页。党性原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位的方针、最根本的原则,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媒体;坚持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站稳党的立场、贯彻党的意志。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毛泽东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30)《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7页。习近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31)⑤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6页。。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在导向上,实现“两个结合”(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相结合);在内容上,促进“两个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在效果上,实现“三种精神”(人民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精神需求)。
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方针。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不断与时俱进,以思想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实事求是,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求真务实,认识宣传思想领域的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
四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方针原则要求意识形态工作做到“三个宣传”: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
五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宣传工作要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的主流与支流、成绩与问题、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以正能量面对挑战和困难,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六是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意识形态工作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创新的前提是守正、落脚点是更好地守正;不忘老祖宗,又要讲出新话,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以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手段新作为,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创新。
七是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围绕既定发展目标、中心工作、战略部署等,积极主动宣传,加强正面建设;着眼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做好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舆论工作。“立”是重点。另一方面,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批驳各种反动思想或错误思潮,“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要坚决回击、以示正听”(3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89页。。“破”是难点。
八是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意识形态工作不是“就事论事”,需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打“组合拳”,协调推进、整体推进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
习近平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围绕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同领域工作有着不同的方式方法。从整个意识形态工作角度而言,具有全局性、普遍性意义的工作方法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33)④⑤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4、84-85、85页。理念创新要结合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条件,着眼于意识形态工作规律,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要进一步树立一元主导、开放包容的思想教育理念,树立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的舆论引导理念,树立运用新科技、构建新平台的阵地建设理念”(34)新华通讯社课题组编:《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年,第127页。,以新的思路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35)④⑤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4、84-85、85页。手段创新主要着眼于三个维度:善于运用新的方式方法、善于使用新的技术工具、善于巧用新的话语方式。“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一线,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36)④⑤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4、84-85、85页。基层工作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抓“两个实际”(基层社会实际、基层群众实际),找准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科学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3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3页。意识形态工作不好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三类问题往往相互交织、相互纠缠,并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正确区分三类问题有哪些有效方式方法?这个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从一般意义上说,党员干部需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处理此类问题的能力。第一,增强法治意识和纪律意识,从党内法规制度中提升规范化能力。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党内法规以及制度安排,比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及《条例》等,它们为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区分这三类问题,尤其判断是否违反政治原则提供了直接的、权威的遵循。第二,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训练,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提升专业化能力。理论上彻底,政治上才能清晰,判断是非的能力才能强。党员干部要提升理论素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专业本领,判断形形色色思想观念背后的价值立场、揭露错误思想深层次的谬误、厘清关乎政治原则的界限等问题。第三,加强政治历练和实践,从判断尺度的把握与运用中提升策略能力。党员干部要从丰富的政治历练中提升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提升全面、辩证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策略能力。要在思想言论与现实后果、思想观点与主观动机、行为立场、个别观点与一贯主张、表现等一系列关系的“结合”中,判断这三类问题,形成处理思路。
三是把握好时、度、效。意识形态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38)⑤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6、338页。,尤其在那些敏感度高、关注度高的意识形态议题上,在管理、引导上更要注意把握好时度效,掌握好时机、节奏、力度和范围。习近平曾提到“引导舆论”:“‘引导舆论’,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39)《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0页。能否引导好舆论,关键看能否把握好时度效。“时”就是时机、节奏。把握“时”,首要要求是早、快。“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信息、“第一时间”权威有效回应公众关切,要做到“首发定调”,坚决避免“真相还在穿鞋子,谣言已跑遍世界”。把握“时”,关键要选择好报道或宣传时机,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在合适的时间编发合适的报道,以及在合适的时间介入相关舆情,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度”就是力度、分寸。新闻报道要准确把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基调,选择好报道内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实事求是这个立场,拿捏好报道分寸,“渲染过头”“大事说小”“小事说大”等问题都要避免。尤其要注意,对正面报道、正能量宣传不能无限拔高,避免出现“低级红”“高级黑”。“效”就是实效、效果。宣传战线的党员干部都“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40)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6页。。要把实效、效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舆论引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从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社会热点中找准情感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化解矛盾、求同存异、凝聚共识。第二,摆脱“居高临下”“自弹自唱”等方式,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手段方法,增强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加强舆情搜集、分析、研判等方面的工作,了解群众之所想、所盼、所需、所怨,针对问题解疑释惑,提高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这两者的结合:“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42)⑤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6、338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要注意将“讲道理”与“办实事”结合起来,把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进而统一思想,真正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避免思想教育成了单纯的说教。
什么是形成理论,形成科学体系?就是正确地解决所关注或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解决的是“基本问题”,而非枝节问题;是“一系列”基本问题,而非个别问题。从整体性视角看,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形成了科学体系,它正确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要干什么”“怎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地位作用论”“基本形势论”“目标任务论”“方针原则论”“重点领域论”“工作方法论”和“全面领导论”等一系列理论观点,这些观点相互衔接、相互关联,构成了具有内在逻辑的系统集成。当然,我们对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整体性考察是初步的,对其丰富内涵、内在逻辑、基本特征等重要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与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