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培
(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依托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优势力量和资源为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启动建设的,旨在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1]。“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始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成了蔬菜、肉牛、中药材等14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40个功能研究室,科技创新培育出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引领支撑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健康发展。笔者以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状,提出贵州省未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建议,以期为贵州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一定依据。
“十三五”时期贵州省完成了全部农业县(市、区、特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改革工作,聚集全省农业相关产业主要科技资源,建立了省、市、县、乡多层级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全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47%提高到53%,为贵州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有蔬菜、肉牛、中药材、马铃薯、茶叶、油菜、水稻、生猪、特色杂粮、精品水果、特色水产、牧草、肉羊等14个产业技术体系,累计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试验示范(项)1 190项,已建成16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40个功能实验室,有力推动了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技术集成和产业科技进步,培养积蓄一大批农业产业科技人才和产业发展人才,发挥“农业科技智库”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加强了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科技创新团队的紧密联系,将贵州省辣椒、牧草、食用菌等一些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农业产业纳入国家体系,全面提高贵州省农业与国内先进农业技术、农业优质新品种的紧密度和示范应用率,为“十四五”时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
1.1 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是农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实现关键转折的时期,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重点围绕12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用发挥显著。水稻单产再创贵州省最高纪录,“稻+”新模式不断涌现,“321”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在全省示范推广,“辣研102”成为贵州机械采收的首推品种,油菜多元专用新品种选育和筛选初见成效,“减施肥料、减施农药”的轻减化栽培技术日趋成熟,生态调控技术、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成为作物病虫害防控重要方向,养殖产业逐渐向生态养殖转型,生态畜牧渔业成为产业发展方向。
1.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覆盖了全省重点农业产业,建立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省、市、县、乡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的协作机制,形成了农业科技资源向农业产业技术需求聚集,形成了科技人才“大联合、大协作”格局。农业科技资源分散低效、各自为战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堵在“最后一公里”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体系内高级职称人员和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加18%和21%,农业技术专家既能到农业农村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和服务,又能结合国家、省市要求梳理问题、凝练课题,还能结合农业发展实际潜心研究、解决难题。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培训了大量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将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和良种良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夯实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1.3 推动产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量成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担任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定点联系深度贫困县,按照“一县一套技术服务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政策宣讲、产业示范和技术服务工作,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2.2万余人次,蔬菜、肉牛、马铃薯、油菜、生猪、茶叶、中药材、鲟鱼、猕猴桃、百香果、辣椒、食用菌等成为产业扶贫重要抓手,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2.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研、示范推广和广泛应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科教、产学研脱节情况普遍存在。以贵州省重点发展的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12大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在省、市层面都有根据产业发展提出农业发展技术方案和具体需要解决的农业攻关课题,但具体到乡、村基层一线还是按照传统种植技术操作,农业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比较困难,主要还是在于当前贵州省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实际应用主体密切联系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尚未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 现代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没有形成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科技投入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市(州)、县(市、区、特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财政困难,主要依赖上级财政支持,本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较少,致使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投入资金不足,农业科技创新缺乏持续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农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同时也导致市、县农业产业转型和应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技术储备缺乏,影响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发展[3]。
2.3 现代农业科技教育人才缺乏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依托农业科研院校,以研究员、教授为主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严重不足,且老、中、青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人员主要来自省、市农业科研院校,县、乡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基层农技人员更是身兼数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县域农业科技能力薄弱,主要依赖省、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在承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载体不强,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仍较突出。基层农技人员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专业结构上以农学、植保专业占比大,而食用菌、水产养殖、蔬菜园艺、中药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专业人员很少,且普遍缺乏继续教育培训机会,专业素质不高、知识老化严重,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3.1 发展机遇
3.1.1国家层面。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成为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引领支撑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重构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等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发展[4]。
3.1.2省级层面。《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大力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着力构建包括科技支撑在内的农业体系,到202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大力发展以山地、生态、精品为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动植物良种工程,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为全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3.2 面临挑战
3.2.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发生,农业发展既面临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按照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要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必须自立自强。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还存在一些“卡脖子”技术和短板问题,农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有待提高,农业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布局与评价机制有待健全[5]。
3.2.2贵州省农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当前,贵州省正处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统筹发展与安全,最重要的是粮食安全。一方面,贵州省农业基础还不稳固,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和总量不足问题并存,种业面临严峻形势、综合竞争力不强、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本出路在科技。另一方面,贵州省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够充分,产业功能不够丰富、产业结构不够健全,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
3.2.3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引领产业发展带动性不强。 “十四五”期间农村工作的重心在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实现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围绕“双循环”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如何发挥贵州省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和重点,推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向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转化,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等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还存在一定差距,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主要停留在省、市级层面,对基层农业产业发展引领带动性不强[6]。
4.1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农业科技资源聚合工程强化农业科研机构在贵州省农业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和核心作用,凝聚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为核心,贵州大学、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州)农业科学院等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资源,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抓手,聚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技术力量,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造农业产业战略科技力量。力争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能实验室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建立贵州省农作物和动物种质资源库。在生物育种、栽培生理、绿色防控、畜牧兽医、农业资源环境、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科技人才,建立国内一流创新团队[7]。
4.2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引领产业发展能力以国家农业发展总体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发展高质高效农业为指导,围绕我省农业产业战略性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8]。
4.2.1种源普查和创新。围绕重要粮油作物、重要畜禽水产动物、设施蔬菜、薯类、食用菌等种源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存、评价、研究和创新利用,编制种质资源状况调查报告及名录,创制性能优质稳定的种源产品。收集地方动植物种质资源,建立生物种质资源活体库、标本库,培育审定(认定、登记)新品种,开发地方优质畜禽(水产)新品种(系),推动全省农业种源自主化程度显著提高。
4.2.2高质高效种养。针对优质粮油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耕地质量、提质增效等问题,构建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在生物育种、地力提升、连作障碍、轻简化栽培、绿色防控、林下经济、绿色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加大经济作物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相互协同的高产高效研究,选育特色优质品种,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加大生态循环农业研究创新,加大间作、套种、轮作休耕等栽培技术和模式研发;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力度,构建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加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规模化生产智能协调、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预警与在线诊疗技术、畜禽工厂化智能管控技术等方面融合应用,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发展。
4.3 加强农业科技体系融合,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协作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切实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建立以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市场化服务力量为重要补充,科研院校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发挥农业科研院校技术、人才、平台优势,全面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支持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承担可量化、易监管的农技服务,示范推广一批引领性技术、主推技术[9]。根据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需要,建立一批以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以科研院校和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的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进一步释放科技服务动能,壮大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指导服务,打造全产业链全要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模式[10]。
4.4 健全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拓宽科技资金投入渠道省、市、县层面出台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政策,在财政投入上要形成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特别是省级财政要每年设置一定的财政经费,加大对现有16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在体系功能实验室、综合试验站建设上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帮助其经费受限问题。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拓宽科技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成“最后一公里”问题[11]。
4.5 强化农业科技智库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根据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需要,围绕生态建设、生物安全、耕地保护、资源利用与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等方面研究,重点在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农业发展生态、政策法规等方面强化农业科技智库建设,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制定和决策部署提供建议。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引进农业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农业领军人才,同时加强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省、市层面出台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和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提高农业科研人员待遇。培养出一支在关键农时、关键季节、关键环节,尤其在疫情、灾情等应急性、特殊性情况下,能够快速抽调出的农业科技智库专家队伍,建立农业科技“救护队”,服从农业主管部门的应急调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