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篑土以成千丈峭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成立5周年专刊》卷首语

2022-12-26 08:16袁振国
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理论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 20062)

今年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成立五周年。在老一辈教育心理学家和全国同仁的关心支持下,教育心理学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预示着更美好的未来。

教育心理学系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系为建制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科研单位。自建系以来,教育心理学系始终秉持“双一流”建设方针,借鉴国际顶尖高校经验,高度重视课程设置、队伍建设、高水平交叉研究和国际交流,致力于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在人才培养上,以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标杆,建立并完善了国际化课程体系,形成科研学徒制和结构化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团队建设上,围绕重点研究方向,结合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已建成学习机制与学习环境创设、自我-人格-社会性发展、情感-动机-意志(EMOVO)、学习过程与素养测评、教育神经科学等5个国际化研究团队。在科学研究上,先后承担了11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针对核心素养理论、协作式学习、学习动机及其神经机制、社会与情感能力、智能化测评、贝叶斯统计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Psychological Methods,Child Development,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Learning and Instruction及《心理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70余篇科研论文,在Educational Psychology期刊组织“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Determinants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专栏,出版《核心素养与21世纪技能》《21世纪学习与测评》《教育神经科学:学科建制与教育创新》等著作,先后获得“明远教育奖”、上海市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社科联推介论文等荣誉。在国际交流上,积极参加AERA、EARLI、NCME、SRCD等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与ETS合办“21世纪核心素养测量研讨会”。在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上,研制的R-CRAN平台BAIN统计软件包广泛服务于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学业质量标准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团队成员作为核心专家,长期参与国际脑研究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教育部及上海市基础教育的专业咨询和服务工作,在推动教育神经科学发展、高中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及教材审查、上海市课程教材建设和中高考考试方案论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学科基础。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心理学在一代代教育学、心理学者的持续努力下,不断推陈出新,与教育学的发展相互促进,方兴未艾。20世纪初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桑代克对学习机制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联结主义观念下的学习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0世纪30到5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观成为主流,这一时期的早期主要聚焦于“刺激-反应”的学习范式研究,后期操作主义学习和强化机制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60到7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尤其是信息加工理论的兴起,学习理论开始从行为模式转向认知理论,突出人类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如思维、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信息加工等;80到90年代,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观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几十年西方涌现出来的情境认知、具身认知、合作学习、社会协商和知识建构、元认知等理论,以及抛锚式教学法、认知学徒制、项目式学习、问题式学习、设计学习、社会网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并与信息科学、脑神经科学相互呼应,汇成了学习科学的大潮。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根据孙昌龄先生考据,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大量翻译和引进日本学者编著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孙昌龄, 1988)。20世纪20年代开始,庚子赔款留学生陆续回国,开始将西方理念引入中国,其中就包括桑代克的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学者大量翻译和引进欧美教育心理学理论,并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开展本土化的实证研究。例如,廖世承先生于1924年编撰出版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教育心理学》,并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活动,推动了“六三三”学制在中小学的实行;陈鹤琴先生于1925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在幼儿教育和实践领域做出大量开创性的工作;陆志韦先生于1926年翻译出版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并在国内首次介绍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艾伟先生于1936年编写《教育心理实验》,专门介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小学学科测试(朱智贤, 1979;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教研组, 1980)。这一时期的研究为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本土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教育心理学转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力图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强调对社会生产实践的作用,尝试寻找符合本土的理论指导。例如,潘菽先生于1962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被朱智贤先生评价为“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教育实际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最初尝试”(朱智贤, 1979)。虽然由于政治原因,讨论稿在当时无法公开发表,却一度成为各大师范院校内部发行和使用的教科书(张爱卿, 1998)。

华东师范大学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镇。20世纪80年代,在邵瑞珍先生引领下,欧美和前苏联多位有影响力学者的理论被引介到中国,包括杜威、布鲁纳、奥苏泊尔、加涅、布鲁姆、马斯洛、罗杰斯、维果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张爱卿, 1998)。同时,邵瑞珍先生编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心理学论著,如198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和1988年出版的高等院校教科书《教育心理学》。90年代后,我国教育心理学逐渐脱离前苏联影响,转向学习和借鉴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除了翻译和引介国外作品之外,我国学者也开展了一些独立研究(段蕙芬,张声远, 1994;刘儒德, 2002)。例如,皮连生教授、吴庆麟教授等组成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团队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开展了有意义学习、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等方面研究和探索,至今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然这一时期,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在繁荣背后也有着明显的局限。学者们普遍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国际接轨上。大部分研究只是对国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验证或跨文化比较,缺乏教育心理学的本土理论建构和现实问题解决(王滔, 2002;张大均等, 2015)。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更是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认知神经科学强势崛起,很多教育心理学者转向人类脑机制的基础研究。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与之密切关联的学习科学迅速兴起,成为影响教育心理学的又一新兴领域。这些变化在带给教育心理学新的理论视角、研究范式和崭新技术的同时,也对该学科的定位和发展带来深刻挑战(戴耘, 2022)。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我国各项教育事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教育综合改革、新高考方案,以及近年来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工作的相继启动,在推动我国教育理念和实践转型和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教育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十九大之后,党中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更是对我国教育的内涵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范式、科研水平及成果积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

在这种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于2017年在教育学部成立教育心理学系,聚焦广义教育领域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致力于教育心理学的本土理论创新与现实问题解决,大力发展真实和虚拟情境下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教育心理学系的建设初衷,旨在继承传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同时放眼未来,为21世纪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影响深远,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心理学有哪些应为和能为?学科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为了反思过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教育心理学系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的编辑团队, 邀请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专家,出版了本期专刊,期冀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和反思教育心理学的定位和发展,更好地服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这一篑之土能在未来成就千丈之峭!

猜你喜欢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小小“动物园”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More Than Providing Nutrition: Food and Eating in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Fighting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After reading the 1830 and 1848 Revolution in France
The Way to an Economic Giant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