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霞
(会宁县图书馆,甘肃会宁 73079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1]。十多年来,农家书屋深入千乡万村,像一座直接建立在农民家门口的超大“图书馆”,在丰富充实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农民文化自信、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重建轻管” “重管轻用”、不能因地制宜全方位服务“三农”、没有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大作为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2]。
正确认识、精准定位农家书屋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出发,发扬成绩,直面问题,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对于农家书屋更好地发挥其“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让群众学到一技之长、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等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它提供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服务村民的文化需求,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家书屋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从内容方面看,涵盖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例如,通过开展以读书为主体的各种文化学习和娱乐活动,可以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建设和发展乡村先进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际文化、礼仪文化、休闲娱乐文化、耕读文化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传播现代生态观念,建设新型的乡村生态文化;可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形成新型的乡村产业文化等[3]。
从发挥作用的途径看,主要体现为:一是,通过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达到乡村文化的振兴。无论是纸质的书籍或报刊,还是电子音像制品,都是文化知识的载体。一个人通过读书,不但能获得文化知识,还能使其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发生变化。二是,通过改变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达到乡村文化的振兴。文化生活方式和习惯多种多样,总体上看,有积极和消极、进步和颓废之别。农家书屋的建设,正是通过引导广大村民阅读和参加各种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形成积极的、进步的文化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
从发挥作用的范围看,小到一个人的思想作风和精神面貌,一个家庭的家风,大到一个村落的乡风,一个乡镇的镇风,农家书屋都能发挥积极的建设和改进作用。正所谓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受益;一村人读书,一个村受益[4]。农家书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目标要求,即“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5]。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做文章,吸引农民走进书屋,利用书屋,多读书,读好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指导生产生活,提升道德修养,涵养文明乡风,乡村文化振兴就不会是一件遥远的事了。
2.1.1 书屋建设初具规模
我国自2007年在全国开始建设农家书屋以来,发展速度相当迅速。大部分地区的乡镇有了农家书屋,书屋的藏书和规格已初具规模。以会宁县为例,全县辖28 个乡镇284 个行政村,现有农家书屋300个(含私人农家书屋3 个),村村都有农家书屋。每个书屋的使用面积都在20 km2以上,藏书3 000 册以上。近两年来,有些书屋开始探索“农家书屋+”形式,规模有所扩大,功能有所拓展。例如,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王东良、王琳夫妇创办的农家书屋已经“+”出了一个文化大院,书屋旁还建有古陶博物馆、红堡子红军长征纪念馆、党史史料馆、文化艺术戏曲馆、中华孝道文化讲习堂等,颇具规模。
2.1.2 图书配送渠道畅通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贫困的西部地区,除了少部分书屋有自购图书外,农家书屋的图书主要来源渠道为政府配送和社会捐赠。其中政府配送图书从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每年都由文化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统一分配,图书配送渠道畅通,从未间断过。
2.1.3 书屋管理制度健全
以会宁县为例,根据上级要求,每个书屋都统一制作了“书屋”牌匾,统一制定了《书屋管理制度》《书屋借阅管理制度》《书屋管理员制度》等规章制度。全县300 个农家书屋均实现了 “十有”“四公开”,“十有”:有专用房屋、有配套设施、有登记造册、有分类编目、有标牌标示、有管理人员、有制度规范、有服务公约、有阅览记录、有培训讲座。“四公开”:管理员姓名公开、联系方式公开、开放时间公开、监督电话公开。
2.1.4 书屋建设成效明显
农家书屋的建成使用为广大农民群众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提供了有效平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书屋配置的生活百科、法律法规、科学种植、养殖类书籍,既满足了农民群众的读书需求,普及了法律知识,又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些书屋培养了一批阅读爱好者和宣传员,既调动了广大村民的阅读积极性,也对书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些书屋通过开展书画展、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弘扬文明新风,抵制社会陋习,培养了群众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深受村民欢迎。
2.2.1 读物的品类和形式比较单一
大多数书屋只提供纸质的书籍和少量报刊供读者阅读,电子书和电子音像产品等其他形式的视听资料较少,这就无法满足具有不同阅读需求和习惯的人,尤其是无法满足那些识字较少和视力不好村民的阅读需求[6]。
2.2.2 常去书屋阅读的读者比较少
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带来的“新三农”问题(即“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制约,大多数农村中青年人长年外出打工,留守的老年人阅读需求相对较低,上学的孩子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有去书屋阅读的时间,而书屋中少儿图书又相对较少,这就造成部分书屋很少有读者光顾,不得不处于长期关门的状态。
2.2.3 书屋管理不规范,服务形式缺乏创新
就目前情况来看,书屋管理员大多属于兼职,没有固定收入,对于书屋管理缺乏应有的热情、精力和业务水平,导致相当一部分农家书屋图书分类不规整、归还入档不规范、开放时间不合理、服务形式缺乏创新。
2.2.4 配送图书不能与当地需求相适应
以会宁县为例,该县南北部乡镇土壤和气候差异较大,近年来,农业方面推广“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脱贫增收办法,而政府配送的农业科技类图书不能与当地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相配套,甚至南辕北辙。
2.2.5 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乡土文化中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筑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谱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的挖掘和传承,在凝聚人心、树立文化自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农家书屋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对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征集和收藏积极性不高,思路不开阔,力度不够,没有从村民的精神需求出发,把农家书屋真正办成村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粮仓。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农家书屋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下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去除“等靠要”思想,突破书屋由政府投资、图书由政府配送的单一模式,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和管理,启动实施提档升级工程。湖南衡阳衡东县按照“个人捐建、企业助建、政府援建”的方式,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创建“示范书屋”,添置设施设备,提升了服务效能。江西瑞金市采取“上面争取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挂点单位投入一点、村集体经济弥补一点”的“四个一点”的办法,实现了农家书屋建设由“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推广。通过多渠道投入,对原有书屋进行改造扩建,添置现代化设施,安装电子化图书借阅系统,加大电子图书的收藏量,购置符合农民读者需求、反映乡土文化内容的音像制品,逐步建成具备电子阅读功能和影视播放功能的现代化农家书屋,借助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将数字化服务引入农家书屋服务内容,从内容到形式满足农民读者对现代化借阅的需求。
3.2.1 倡导“一屋多点”“一屋多用”,尊重提升村民文化主体地位
第一,在书屋选址上,要把方便群众阅读放在第一位,可以尝试“一屋多点”式流动管理,即在每个村组设立一个图书流通点,在打工和陪读者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打工者”“陪读者”图书流通点;第二,在图书收藏上,要针对群众阅读需求和地方产业特色,制定购书清单,尽可能保证有限的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第三,在服务时间上,农家书屋应实行弹性制度,适当延长开放时间,保证在农业生产和其他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农民,能够第一时间到书屋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第四,在服务方式和功效发挥上,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提倡“一屋多用”,如可以将中、小学课后服务设在农家书屋,让孩子们既置身于书香环境,又能读到想看的书本,家长来接孩子时,也或多或少会接触、阅读和借阅图书。
3.2.2 打造“村景”“村史”“乡愁”书屋,传承创新乡村文化资源禀赋
乡村是乡土文化的宝库,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农家书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主动融入乡村文化建设,挖掘隐藏在乡村背后的历史,加强对乡村文化的提炼、传承和保护,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改扩建的农家书屋,可以建成农家院的形式,或对已有的农家院进行改造,尽可能地复原和保留当地特色,与村庄融为一体,既是书屋,又是村子里“留得住乡愁记忆”的一处文化景观、一个文化符号[7]。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的文化大院、会师镇广场社区的红色书屋、新庄镇新庄村的旭琎书院,都是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农家书屋建设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新庄镇山背后村的农家书屋,建在文化广场中,广场中同时建有“山背后博士墙”“山背后优秀学子名录墙”“耕读山背后摄影作品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书法碑林,村民们一有闲暇时间就会聚集在这里,或在书屋中读书看报,或在广场中休闲聊天,其乐融融。
3.3.1 探索“管理员+顾问”模式
对于农家书屋管理员来说,服务热情、文化素养、专业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农家书屋要实现长效可持续发展,管理员选任至关重要。县级财政应尽快启动农家书屋管理员公益岗位的补贴方式,乡、村两级组织要高度重视,集思广益,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能人担任书屋管理员。同时,可探索实行“管理员+顾问”模式,聘请有乡土情怀的成功人士、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等担任顾问,为书屋管理出谋划策、出资出力,设立书屋管理委员会,实现书屋管理不仅有专人,而且有能人。
3.3.2 健全“培训+考评”机制
其一,培训要务实。对于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除了讲授,更重要的是实习。一定要手把手教会他们图书分类编目、登记上架的专业知识,服务读者的专业技能和自动化系统应用技术。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对农家书屋专业技术方面的指导作用。要把培训过程与结果挂钩。其二,考评要重“用”。目前,政府对农家书屋的监管重点停留在 “建”和“管”上,欠缺针对服务效能,即“用”好农家书屋的考评办法。宣传文化部门要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检查考核、评优选先、典型推介等形式,打造一批地方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得好、活动开展有特色、群众满意度高的示范性农家书屋。
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前,我国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仅为0.13 册,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文化落后、精神贫瘠,这种被称为“文化荒漠”的状况曾经成为农民脱贫、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今,很多农民已经习惯于在农家书屋度过休闲时光,提高自身修养,学习脱贫致富的本领和技能,我国农家书屋正在逐步成为6 亿农民的 “文化粮仓”“精神家园”“致富帮手”,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读者最多的“图书馆”。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加倍努力将其建设得更好,管理得更科学,运行得更有特色、更具吸引力,让广大农民能从一座座“精神粮仓”里获得更多能量,去实现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共同谱写乡村文化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