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畅想曲

2022-12-26 04:06:13囗李立科
关键词:百兽玉帝侍卫

囗李立科

农历壬寅虎年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来聊聊虎文化。

在十二生肖中,虎排序第三,与十二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寅时(凌晨3点至5点),又称“虎时”。

传说,十二生肖中本没虎却有狮,但由于狮过于凶残,激起兽变,百兽失控,胡作非为,给人间造成重重祸患。玉帝闻讯,决意将狮子除名,这就需要在生肖中替补一个镇管山林的动物。朝会上,太白金星出班举荐殿前虎侍卫,说虎侍卫膂力过人,且得猫师傅真传,扑、抓、咬、剪、冲、跃、折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下界剪除奸宄,必不辱使命。玉帝准奏,即令虎侍卫下界平乱。虎侍卫欣然领命,但要求每胜一场给它记一功。玉帝准其请求。虎侍卫下界后,知狮、熊、野猪是作乱之元凶,决定“擒贼先擒王”。它先后与三凶周旋鏖战并三战三捷,追随三凶的飞禽走兽见状纷纷倒戈,从此人间祸患解除。虎侍卫回天庭复旨,玉帝因其连胜三仗,便提笔在其额头上画了三个横道,作立功标记。不久,东海又有龟怪率虾兵蟹将作乱,闹得水漫人间,虎侍卫又奉旨战败龟怪,收降了作乱水族,玉帝兴奋中挥笔在其额头三横中又加了一竖,于是虎侍卫的前额上就出现了一个醒目的“王”字。从此,虎便进入生肖,并成为山林百兽之王,而狮子不仅丢了生肖桂冠,还被贬到遥远的草原去了。

从以上传说可以看出,虎成为“百兽之王”靠的是自身实力与真本事,现实中的虎也的确如此:虎是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其牙齿长度、咬合力和捕猎技能都比“草原之王”狮子略胜一筹,称其“百兽之王”绝非浪得虚名。古诗文对此也多有描述。如《说文解字》称:“虎,山兽之君也。”《风俗通义·祀典》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诗曰:“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

由于虎的王者风范,虎在中华文化中有多种象征意义:其一,信仰与正气。早在上古的伏羲时代,虎即是伏羲氏的图腾与信仰,其后又与女娲氏之龙图腾融合,与龙一起成为华夏先祖心目中神明的化身和天地正气的象征。其二,威仪与权势。老虎傲视群雄的王霸气度,成为古时执掌权柄、发号施令的帝王将相威仪与权势的象征。其三,勇猛与无畏。由于虎之威猛雄强的特质,虎自古以来就成为军旅将士勇猛与无畏的象征。如虎将、虎贲之师、虎帐、调兵遣将的虎符等。其四,辟邪与祈福。古人认为,虎能驱火、窃、邪三灾。虎元素皆乃镇宅辟邪、增广福源、护佑人畜平安之吉祥标示,如挂虎画、睡虎枕、儿童戴虎头帽和穿虎头鞋等,人们甚至还企盼适逢虎年生个虎宝宝。此外,据说虎元素还能佑家中读书人登科及第跃龙门。君不见古今多少成功人士,布衣时,穷困潦倒,遭人白眼,但宅有虎品,胸有虎略,身有虎气,专注目标,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终成大器。正所谓:“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当然,也有关于虎的负面传闻见诸成语、寓言、民间故事等文化载体,而这些传闻,由于虎的威名而家喻户晓,并极具教育意义:

“狐假虎威”:提醒当权者应做“明君”而不做“昏君”,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切莫懵懵懂懂被利用,成为奸佞小人的傀儡,让人当枪使。

“老虎追得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告诫正直善良者,现实生活中要提防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恶人。

“武松打虎”:激励人们面对强大凶恶的敌人要毫不畏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绝不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

“虎头蛇尾”:警示、告诫人们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家庭私事,都不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充满希望的虎年临近,新年气氛亦渐浓重,不少网友竞相将春联发到网上与大家分享。现撷择其二,为伟大祖国虎年贺岁:

四海笙歌迎虎岁,千家万户虎精神。

英雄气概如龙虎,祖国江山似画图。

猜你喜欢
百兽玉帝侍卫
皇帝传送的纸条
故事会(2021年17期)2021-09-03 21:08:05
狐假虎威
虎园观虎
开心一刻
新传奇(2019年35期)2019-10-11 03:34:50
航母的“带刀侍卫”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0
江乙对荆宣王
天上掉下个玉帝
人不努力,皇帝也帮不上
皇帝也帮不上的人
意林(2015年10期)2015-05-14 14:23:45
小老虎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