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南
博物馆外观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
复刻版的泰坦尼克号头等舱
影像和声音兼备的互动展厅
坐进小型缆车,在巨大的船型结构内上下移动,左边是正在加工烧红的钢板,热浪扑面,右侧是工人蜷缩在船舱一角,正在用榔头锤紧铆钉,特效与动画场面会让你觉得自己是20世纪造船工人的一分子,而你的面前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游轮——泰坦尼克号。
1912年4月10日中午时分,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港启航,向着目的地美国纽约驶去,5天后因撞击冰山,沉没在大西洋底。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就这样以戏剧化且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首航。2224名船员及乘客共计有1517人丧生,这场沉没事故成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自此被世界铭记。
北爱尔兰的首府贝尔法斯特市,是依托英国工业革命红利迅速崛起的城市代表。1911年,泰坦尼克号就是在这里设计、建造并下水的。如今,历史悠久的造船厂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拉根河畔的文创区,这里也是泰坦尼克号博物馆的所在地。
在泰坦尼克博物馆文创区的核心位置,由海洋和轮船元素构成的建筑外观会瞬间将你拉回100多年前,四片突出的外立面由3000块立体阳极电镀铝板构成,抬头仰望,泛着银光的博物馆搭配蓝色的天空背景,看上去就像一艘正在广袤海洋上乘风破浪的轮船。在这座建筑里,它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了泰坦尼克号从构思、建造到最终沉没的历史。
该馆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高约34.7米,共6层、9个展厅,主要展出泰坦尼克号外观、首次登船的乘客、沉船考古等内容,游览一遍就好像看完一部关于这艘沉船的纪录片。
在中庭的展览区,可以追溯贝尔法斯特曾经蓬勃发展的制造业。你会看到輪船设计局的原始大门、办公室的钟表……泰坦尼克号的制造上运用了当时先进的各种技术,例如,游客可以亲手尝试的马可尼电报机正是船上使用的那种。
最让人惊喜的是站在一个三面被巨屏环绕的空间,就像坐上一部透视电梯,从船底的锅炉房开始,逐层向上,身临其境地经过三等舱、二等舱,最终到达头等舱、餐厅和舞池,你会看到舱内摆放着的织物、餐具,还能听到华莱士·哈特利乐队演奏的音乐,和当年船上的乘客听到的一样。你还能体验站在甲板上握着栏杆,闭上眼睛感受轮船穿越大西洋时产生的波动或是在脑海里重现《泰坦尼克号》电影中的经典情节。
随着气氛的突变,展览会将你带回1912年4月14日晚,触摸着1:1等比例复制的救生艇,听当年的幸存者和目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看世界各地如何报道这场船难,查看英国行业协会的事故调查计划,沉船现场还被投影到地板上,你可以走来走去,随心所欲地检查沉船的细节……关于那场灾难的一切都在这里被重现。
事实上,馆内保留的泰坦尼克号遗物很少,更多的是豪华客舱的复制品和乘船人员的往来书信。结合着声光电,海浪的声音、轮船发出的求救信号、引擎的轰鸣,最终的暗夜以及沉没海底后被侵蚀的影像,都会勾起人们的联想。走出展馆,阳光喧嚷,用各种语言写着的“再见”让人恍惚,好像自己也在历史中大梦了一场。
由于长久沉睡在海底,泰坦尼克号的船身因细菌作用正在分解,这艘已经沉没110年的巨轮虽然在慢慢消逝,但它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资料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爱尔兰旅游局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