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
蒲松龄出生在1640年,那一年,离大明王朝的覆灭还有四年,神州大地,灾荒连年,刀兵四起。从大时代跳转到小背景,蒲松龄一家从父亲蒲槃开始,就没过上什么好日子。蒲槃也算是个读书人,一直想考取功名,却回回落榜,无奈只能做些小生意。不过,蒲槃虽然自己考试技能一般,倒也算教子有方,四个儿子被他从小要求熟读诗书。
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蒲松龄。除了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些科考必学书目,他更大的兴趣是读“闲书”,尤其是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应该说,他是几个兄弟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一个——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为蒲家增光添彩。
蒲松龄倒还真的算是一鸣惊人。18岁的他第一次参加淄川县的县试,轻松获得第一名;然后参加济南府的府试,再获第一名。顺治十五年(1658年),18岁就已获得“童生”资格的蒲松龄踌躇满志地坐到了院试的考桌前,摊开了主考官出的试卷,题目是“蚤起”。
“蚤”通“早”,“蚤起”即为“早起”,语出《孟子》名篇《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位齐国人的妻子跟踪丈夫,发现他并不是天天和达官贵人们吃饭,而是去坟地里偷吃人家祭奠的酒食。对于这个故事,一般是围绕孟子最后一句“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从君子的角度看,能用不使他的妻妾羞愧而相拥哭泣的手段升官发财的人,是多么少啊)”展开论述。
但蒲松龄偏不。他上手第一句“破题”是:“起而早也,瞷之计决矣。”“瞷”即“窥视”,一上来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堪称侦探小说式的开头——如果有一部小说的开头第一句是“我今天起得很早,因为我决定去跟踪我的老公”,是不是让人有一种很想读下去的感觉?
而整篇文章蒲松龄完全就是按照小说套路来写的,这个妻子为何要去跟踪丈夫,她剧烈的内心斗争,担心晚起错过跟踪丈夫机会的紧张心情,最后结尾“束股”的一句话是妻子对小妾的一句交代:“姑掩关以相待矣,我去矣。”
就此收尾,却又留下了一个更大的悬念。最关键的是,整篇文章体例完全符合“八股文”格式,但基本上就是一篇小说。换作其他的主考官,不当场把卷子撕了就不错了。但蒲松龄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施闰章。施闰章的名声很好,文才也佳,关键还能以宽广的心胸来看待人才。
施闰章看完蒲松龄的答卷,拍案叫绝,给的评语是:“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说看蒲松龄的文章,感觉有一种甩着手臂出游的轻松乐趣。放榜结果:蒲松龄院试还是第一名!
按照规定,如果院试及第,那就是“秀才”了。大概只有5%的童生可以被录取为秀才,成为秀才后是可以享受免除徭役、见知县不跪、不被用刑这些特权的。谁想到,这却是他考场生涯的顶峰了。
20岁以后,蒲松龄开始了“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征程,“年年文战,垂翅而归”。落榜后的蒲松龄,和几个朋友一起结伴苦读。与此同时,蒲松龄也开始做一件自己觉得更感兴趣的事——一件在他很多朋友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事。好友孙蕙(也是个才子,后来中了进士,做了知县)就写信劝他:“兄台绝顶聪明,稍一敛才攻苦,自是第一流人物,不知肯以鄙言作瑱否耶?”还有好友张笃庆(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才子)写信劝他:“此后还期俱努力,聊斋且莫竞谈空!”
“聊斋”就是蒲松龄在干的那件“不务正业”的事——听别人讲述和自己查阅后撰写一系列神鬼狐仙的故事,他给这个系列起名为《聊斋志异》。
在蒲松龄编写《聊斋志异》的那段时间里,他的生活已经陷入了窘迫状态。22岁那年,家里起了矛盾,他只能和哥哥嫂嫂们分家,带着自己的媳妇刘氏分到了几间破屋,二十多亩贫瘠的田地。蒲松龄的贫苦生活,从他自己写的诗中就看得出来:“午饭无米煮麦粥,沸汤灼人汗簌簌。”(《日中饭》)而到菜市场看到卖青鱼的,也只能咽一口口水:“虽然烹饪不尽致,俭吻一见流清涎。”(《青鱼行》)
后来有说法是蒲松龄备一桌茶水,请往来客人歇息,只要贡献鬼怪故事一个,就可以免去茶钱(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这个说法受到了鲁迅的质疑,理由只有一个:蒲松龄实在太穷,连茶水钱其实也是出不起的。
终其一生,蒲松龄主要的职业和不少落魄的秀才一样:给人教书,勉强糊口。直到40岁那年到离家乡30多公里的毕家去做孩子们的老师。毕家是个实力雄厚的大家族,蒲松龄不仅教孩子读书,还代写一些应答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毕家的幕僚。而最让蒲松龄心动的,是毕家那有几万册藏书的藏书馆对他完全开放。
在那样的安定环境下,蒲松龄在白天忙完事务之后,夜深人静时,点上一盏烛灯,铺开案纸,就开始进入自己的神鬼世界。也正是在那段时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基本成型。
曾有人说,《聊斋志异》满足了很多失意之人的幻想。其实并不是这样。
《聊斋志异》全书40余万字,收录近500篇短篇故事,之所以能传世,绝不仅仅是因为它记录的是鬼怪故事,而是因为蒲松龄所体现出来的写作手法、文字功力、丰富想象,以及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和精神。就像老舍先生评价的:“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當然,蒲松龄肯定在《聊斋志异》中寄托了不少自己的理想和感情。比如,大量关于科举的故事(《考城隍》《续黄粱》《叶生》《王子安》等),明显体现了蒲松龄自己的感受和他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又比如,《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悍妇形象,其中一些就是蒲松龄在分家中对自己嫂子们印象的折射。
这几百个短小精悍、嬉笑怒骂的故事初成规模时,就在蒲松龄的老东家毕家引起了关注。毕家的亲戚、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祯曾赋诗一首:“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当然,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好评,但蒲松龄那时并未想到这本书会在日后获得如此地位。他当时心心念的,还是科考。
其实在蒲松龄47岁那年,差点达成人生理想。在那一年的乡试中,据说主考官久闻蒲松龄大名,本已有意给他头名,但蒲松龄不知是文思泉涌,还是过于激动,居然在答题中“越幅”了——答卷翻页时多翻了一页,导致当中有空白页。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低级失误,结果他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直到7 1 岁高龄, 蒲松龄终于成了一个“ 贡生”,不能做官,不能去国子监读书,算是安慰奖。此时的蒲松龄,已经辞去了在毕家的职务,告老还乡,4年后去世。在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幅后世很多人都很熟悉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蒲松龄去世约50年后,《聊斋志异》初刻,洛阳纸贵,轰动全国。
小双//摘自《历史的温度4》,中信出版集团,本刊有删节,佟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