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也要像唱歌,张大嘴巴。”阿爸一边说一边嚼得“吧唧吧唧”响。
这是多么好的细节,一句话就把哈萨克汉子的直爽、热情、乐观向上的性格表现了出来。眼下的儿童文学创作,缺少的就是这样鲜活的直叙——不猜测、不揣度、不臆想联结、不自以为是,而是把生活的原貌真实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如临其境,耳目一新。
作为一名资深儿童读物编辑,选稿的困顿持续已久。深陷雷同、急就章、不切实际等诸多文字泥沼的我,突然被短篇小说《夜莺》所吸引,一种久违的审美享受,让我拍案一呼,热血沸腾。这样的阅读感受很久没有过了,我手捧文稿,不知该如何表达,更不知要向谁表达才好。
《夜莺》这篇小说就像是一曲被月光洗涤过的优美牧歌!它的故事简单,但又是那么动人。
少年阿拜过生日了,他期盼着阿爸能早点儿回家一同庆祝。可阿爸身为草原上少有的读过大学的村官,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工作上。阿爸不仅回来晚了,还带回一个名叫塞力克的男孩。塞力克和阿拜有着同样的爱好——弹冬不拉、唱歌;他们有共同崇拜的明星——草原歌手哈伊娜。哈伊娜是草原的歌唱家,她的歌声打动了无数牧民的心。草原上,月光下,两个少年追忆着哈伊娜的往事,回味着她清亮婉转的歌喉……在这样的追忆和回味中,忧伤而美丽的故事渐次展开。
哈伊娜到过阿拜家,目的是向有文化的村官学习养牛技术,为草原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但是后来,哈伊娜为了给牧民传授养殖知识,在奔波的路上遭遇不幸去世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少年塞力克就是哈伊娜的儿子。塞力克依照从前和妈妈的约定,在自己生日这天唱歌给妈妈听;他对着月亮,把自己对妈妈的思念全都唱了出来……
读到阿拜遇到知音,越说越起劲那段时,我动容。
“有一次,我听哈伊娜弹唱,听着听着,我就变成了一匹雪白的小马,迈开四只雪花蹄在草地上奔跑。一大片绿油油的野薄荷从我的脚下铺到天边,淡紫色的小花蹭过我的蹄子。我欢快地跑着,还看见百里香开了花,引得蝴蝶跳舞、黑蜂采蜜,它们一点儿也不怕我。一首歌结束了,我醒过来,发现自己累出了一身汗。哈伊娜的弹唱真神奇,像一把钥匙,让我的耳朵和心相通了。”
——这是想象力和现实的完美结合!
阿拜问塞力克这么好听的唱词是怎么来的,读到塞力克的回答,我动容。
“像春天飞来的鸟儿,来自高高的山脉。像黄昏出现的星星,来自深深的天宇。像雨滴来自云朵,像溪水源于土地,像葡萄结在藤上,像石榴挂满枝头,像清风吹过松柏,像微笑浮上嘴角。美妙的诗句,从金色的草地,从无边的戈壁,被一阵琴声吹进我心底。”
——這是诗与远方的完美对接!
读到塞力克对着月亮唱歌给妈妈听时,我动容。
“夜晚的星星不如月亮美丽,水獭不能和珍贵的海狸相比。猫头鹰只能在黑夜里飞,它哪能靠近天鹅的羽翼。黑夜和白昼不能并列,阿妈啊,母爱的阳光温暖了草地戈壁……”
——这是真情的表达,亦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小说中,这样精彩的段落处处可见。我想,它们根本就是一首首随着草原的清风四处奔涌的诗歌。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女歌手,牵动着草原所有人的心;一匹小小的白马,传递着纯真少年之间炽热的友情;一个鲜明立体的新一代牧村村官的形象,预示了草原明天的希望和图景;汇聚在阿拜家门口,为塞力克送行的牧民,再一次印证了草原人的真挚、无私和善良。
哈萨克人是草原上的雄鹰,他们翱翔在祖国蔚蓝的天空;哈萨克族的少年向真、守善、存美、固勇,优秀的品质历久弥坚!
《夜莺》是诗,是歌,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太阳下骏马自由奔腾,月光里夜莺天天歌唱”……看了你会陶醉,听了你会神往。
于德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长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零点开始》、长篇随笔《我和端端》、短篇小说集《少年菊花刀》等六十余部作品。其中,《杭州路10号》获中国首届“海燕杯”全国征文一等奖;《美丽的梦》获“冰心儿童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