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凝
最近,黑石集团被挤兑的流言纷纭,最夸张的说法是黑石或成第二个贝尔斯登或雷曼。
大名鼎鼎的黑石集团成立于1988年,经过30余年经营扩张,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旗下掌控资产多达10万亿美元,客户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你想要在欧美资本市场交易,打开一个像样点的公司网站,查阅股东结构,基本满眼都是Black Rock和Vanguard这两家机构。可以说黑石的触手已经伸进资本市场的各个部位。所以涉及到它的挤兑新闻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次事件发生在Breit,也就是黑石集团旗下非上市交易的地产信托基金,该基金是黑石的一只旗舰产品,自2016年成立以来,吸引了大量全球高净值人群的资金,加上杠杆后可支配的总资产估值约为1200亿美元,尤其是在2021年至2022年年初的这段时间,该基金吸引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过去的表现也很好,即便是在所有股份分类中的表现最差的S级股份,过去三年的平均回报也接近15%,总体回报28.7%,在2022年美联储急骤紧缩,对利率敏感的地产信托产品哀鸿遍野的情况下(地产信托指数VNQ年初至今总回报约为-13%),Breit的回报率是9.3%。
Breit回报率相比同行更加亮眼的表现主要出于几个原因,首先,它在经营上精心挑选投资标的,大部分资产都处于美国人口流入地区的“阳光带”和东西海岸,避开了人口流出的东北地区和中西部的铁锈地带;其次,投资范围集中在住宅租赁和工业地产,避开了近年受打击严重的酒店、办公楼和零售物业。最后就是锁定了未来6-7年的债务成本,短期内基本避过了加息的影响。
但这些原因并不足以支撑其净资产的涨幅,实际上Breit在2022年相比同行取得大幅超额收益的原因是它成功地做了利率对冲,全年利率对冲收益超过5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全部净值涨幅。
从2022年三季度起,之前一直在涌入的资金开始大幅赎回。在成立之初,黑石基金就对赎回额度做出了规定,每个月可以赎回基金净值的2%,每个季度的限额是5%。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限额呢?主要因为Breit是非上市信托基金,流动性不好,投资人无法从二级市场买卖,所以一旦遭到超额赎回,可能就需要变现资产来应对,而地产信托的资产变现时长和成本远大于其他金融产品,可能会造成低价贱卖资产,影响到其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10月,Breit收到了相当于资产净值2.7%的赎回申请,超过每个月的限额但没有超过季度限额,所以赎回得到顺利兑付。但11月的赎回申请达到了4.6%,汇总已超过四季度5%的赎回限额,所以部分赎回申请没有完成,只能往后排。以此类推,未来几个月赎回申请会继续累积。目前基金手上现金加“左轮手枪”约有90多亿美元的流动性,大概占净值的10%出头,就是为了应对集中赎回。以目前的速度看大概可以支持未来两个季度。
为何出现集中赎回?黑石管理人也觉得很委屈,就是因为基金表现好,所以当持有人补窟窿时会优先考虑“拔花种草”。其中70%的赎回持有人是在亚洲,由于亚洲出现了资本市场和地产市场的双杀,许多富人的资金压力也非常大。
但是个人认为黑石的持有人并不是无脑赎回,其中固然有补窟窿的需求,但Breit对净资产的估算是否存在一定高估也值得探讨。美国地产市场从二季度开始就明显下行,各类别地产价格普遍下降了5%-10%,即便是热门的阳光带,相比年初的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回落。作为私募信托,虽然估值很严格,要经过四大会计行的精算,但出现调整滞后也很常见。比如同为资管巨头的博枫,对旗下未上市的商业地产Cap rate也是按照5%-6%来估价,同比上市交易的商业地产估价则大多在7%-8%以上。还有就是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末期,2022年贡献了大把收益的利率对冲到2023年可能就难以发力了。综合考量,选择这个时点赎回不一定有错。
这个事件对黑石未来的影响有多大呢?我觉得还是要考虑事件的持续性有多久。Breit为黑石集团提供了每年1.25%的固定管理费和收益超过5%后附加的12.5%的超额回报奖励。如果媒体后续集中報道以至于其他持有人也开始追加赎回的话,可能还会持续发酵。虽然相比黑石的体量,还远不足以伤害到它的生存,但这也变相体现出另一个问题,即美联储的紧缩或许已经过头。目前美国长短债的利差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的区域,意味着债券市场已经明确表达经济将进入衰退区间。在过去类似的环境下,美联储已经开始了降息,但目前的口风仍然是加息到2023年一季度,然后保持观察一段时间。但是从2021年美联储喊出“通胀暂时论”时,债券市场利率的飙升已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这回很可能再赢一次。
实际上超速紧缩已使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裂缝,黑石事件很可能并不是个例,上市公司应该算是体格最健壮的群体,庞大的VC、PE支撑的非上市公司面临的压力则要大得多,其中许多公司并没有开始认真重估自己的价值。每一次银根收缩,大多会出现一到两家大型金融机构成为祭品,这次会是谁?或许2023年就会揭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