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中和,郭占泽,郭占显,郭万春
(1.青海省玉树市林业和草原综合服务中心,青海 玉树 815099;2.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中心,青海 西宁 810016;3.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
目前,玉树市高原鼠兔发生面积已达64.0 万hm2,危害面积35.3 万hm2,为及时掌握鼠害动态,防止鼠害孳生蔓延,提高草原的载畜量,保护草场资源,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研究。
2.1 时间 从2021 年3 月至11 月对玉树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高原鼠兔进行系统监测和调查。
2.2 方法 样地面积为100 hm2,设样地点在玉树市巴塘乡(2 个)、上拉秀乡(2 个)、小苏莽乡(2 个),共6 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1 亩(约合667 m2)。采用堵洞开洞法查清样方内自然洞及有效洞数量,计算有效洞口率。使用人工笼捕法取出样地内所有高原鼠兔,解剖统计雌雄比例和怀孕仔数。所需工具有测绳、捕鼠笼、钢卷尺、铲子、铁锹、手术刀、放大镜、消毒工具等。随机在不同地形和不同草地中捕鼠,并把每天捕获的高原鼠兔消毒后带回实验室解剖、统计。样方地段内牧草的主要优势种有波发早熟禾、线叶嵩草、多枝黄耆、小嵩草,伴生种有垂穗披碱草、多裂委陵菜、阿尔泰紫菀及异穗苔草等。
3.1 高原鼠兔危害面积及密度 据调查,高原鼠兔是玉树市高寒草甸草地上危害严重的优势种[1],广泛分布于滩地、河谷、山麓缓坡,海拔在3 500~4800m间,危害面积达35.3万hm2;平均总洞口数为2 558.0个/hm2,最高有效洞口数为2879个/hm2,平均有效洞口数为2 298 个/hm2;最高新土丘群数为206个/hm2,平均新土丘群数为167个/hm2;鼠兔日食鲜草77.3 g;平均有效洞口系数0.27;雌鼠数量平均占种群的52.5%(见表1)。
表1 高原鼠兔危害面积及密度调查结果
3.2 雌鼠解剖结果 高原鼠兔雌鼠占比大,占种群数的52.5%,从解剖结果看,雌鼠空胎率低,繁殖力强[2],平均怀仔达2.1只(见表2)。
表2 雌鼠解剖结果(n=62)
3.3 高原鼠兔毛色 夏季毛色深,短而贴身,呈暗沙黄褐色或棕黄色,上下唇及鼻梁呈黑褐色;冬季毛色淡,长且蓬松,呈淡沙黄色,体侧色泽更为浅淡。
3.4 高原鼠兔体重、体尺、活动时间及巢营情况高原鼠兔雄鼠体重158 g,体长147 mm,雄鼠体重是雌鼠体重的89.77%;雌鼠体重176 g,体长150 mm,后足长不及30 mm。出洞时长依太阳照射洞口而定,活动频繁率与天气条件无关,不冬眠,在地面活动每天有两个高峰,分别在9:00 和18:00,随季节不同高峰期也呈现相应的变化。洞穴通道有浅有深,平均深度41.65cm,长度6.54~9.61 m,通道分支多,有的相互连接形成网状,每个洞系平均有洞口5~15个,洞径8~13 cm,洞系内有一个主巢室,往往处于整个洞系的最深处,平均离地面44.8 cm,巢内铺垫柔软的枯草、牛毛、羊毛,是越冬育幼的场所。
3.5 冬季贮草行为调查 贮草是高原鼠兔的一种越冬行为。7 月份开始贮草,将采集的植物晾晒于洞道附近具有宽大叶片的鲜活植物上。8月份将刈割的植物放置于独一味、大黄叶片和甘肃棘豆丛上。9月份下旬直接放在地面[3]。
3.6 高原鼠兔适口性调查 经对846 例高原鼠兔剖检,得出高原鼠兔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4],对不同植物和不同植物的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适口性。本地31种植物中,23种喜食,7种不食,尤为喜食早熟禾、扁穗冰草、披碱草、小嵩草、多枝黄耆等。代表植物见表3。
表3 高原鼠兔对不同植物的喜食程度
高原鼠兔食量大,平均日食量为77.3 g,每只成年鼠兔日平均采食鲜草量占其体重的50%左右,52 只成年鼠兔日消耗牧草量相当于1 头藏系绵羊的日食量。随着高原鼠兔密度增加、危害加重,使得植物群落由优势种向次优势种转化,杂类草向毒杂草演替,结构由复杂走向简单,草场类型由高寒草甸类草原向高寒荒漠类草原演变[5]。这不仅给草地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草地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损失不可估量。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域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 个县和格尔木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 万h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约有3.56 亿只[6],每年被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啃食减少的牧草鲜草达45.27 亿kg。所以,应严格按照“青海省草地鼠虫害毒草研究与防治”办法执行灭鼠害工作,充分利用鼠兔每年8 月份这个活动高峰期,采用生物毒素进行拉网式灭治和人工捕捉。另外,与外县交界的草原和使用权有争议的地方,往往是草地鼠虫害防治的薄弱地带,是鼠害发生和蔓延的最大隐患[7],所以必须加强这些地区的鼠害防治。
随着草原承包、合作社入股的落实,牧民群众保护草原、建设草原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牲畜存栏数过高,出栏周期长,使得草场压力增大,草地退化加剧,为鼠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8]。因此,借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的契机,草原监理部门应定期监测草地生产力,核定载畜量,及时对鼠害严重的区域实行禁牧,对中度危害区域实行休牧,在禁牧区研判鼠害动态,科学制定灭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