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谱祥
导语:一种自强不息的意志从历史照进现实。
自出生以来,“自强”这个词似乎就时常萦绕在我耳畔,乃至今日已扎根于心中。幼时父母背井离乡,我和兄长辗转于亲戚家之间,方得以延续求学之路,彼时就常常听他们教导:“你们兄弟俩要好好争口气,不要让人瞧不起。”后来初中去县里念书,便开始了六年的寄宿生活,父母偶尔打电话过来,也是让我不要贪玩,要自立自强,好好读书;高中时班主任说我们小城市缺乏资源,学生更应自强不息,创造希望;而今就读于清华大学,老师时常提起校训,强调要自强不息,努力提高自己,将来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如今站在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对一个问题的思索再度涌入我的脑海——何以自强不息?
何以自强不息,可以理解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于个人而言,其中道理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幸福生活需要不断争取,个人理想的实现需要不断努力。那么,于国家而言呢?于国家而言,整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不断奋斗的精神面貌。所谓“自强不息”,首先便是要自强。百年前民族危难、国家存亡之际,若不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四万万同胞齐心协力,又怎有如今的幸福生活?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从一穷二白到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同样离不开人民不断奋进的姿态。中国今时不同往日,但是警钟长鸣,我们岂能掉以轻心?故而“不息”二字紧随其后,警醒我们,要不忘从前的艰辛,展望未来图景,不断奋进。
何以自强不息,也可以理解成如何自强不息。互联网时代,想必很多人都有过“三分钟热度”,在那“三分钟”里,我想我们都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想要不断前进、做出成绩来的激情,那时的我们是可以称得上自强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逃不开热情的消减。形形色色的诱惑充斥在我们周围,能够守住自己的热情确实显得弥足珍贵。可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困难,正如勇挑重担的先辈们从不把艰难困苦的经历怪罪于荆棘丛生的环境,我们也不应把奋进热情的消减怪罪于充斥诱惑的环境,而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什么我们做不到真正的自强不息?
其实,我也曾一度陷于“三分钟热度”的怪圈之中止步不前。后来我开始思考,如此下去,在我行将就木之际,当我回想我的一生时会剩下什么?倘若我改变不了我的命运,就可能一辈子离不开那个小镇,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我从出生到死亡,几乎会被束缚在其中一隅。我发现我想做很多事情,但是其中大部分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成的。我们有一个词可以很好地概括它们,这个词叫作“梦想”。也许“梦想”这个词太大、太空泛,或许用“心愿”会更合适。它在我将要放弃时提醒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做,而放弃则意味着前功尽弃,也意味着那些心愿最后会落空。
因此,后来能支撑我时刻向“自强不息”看齐的,正是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我想要做什么,这意味着我需要付出努力,需要自强不息;另一种则是我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放弃未免可惜,也许我再坚持一下,这一关就能挺过去。前者能够给我提供足够的动力去抵制那些诱惑,它是最为重要的,将目标内化为动力,方能享受努力的过程;后者是锦上添花,当然有时也是雪中送炭,助我一直坚持走下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心愿,支撑自己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还能矢志不渝,经历反反复复的困难而不肉袒面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