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2022-12-25 16:22刘海军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30期
关键词:油气田岗位监督

刘海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 长春 130062)

一、加强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2001年美国本土有关能源产业的巨头“安然”,出乎意料地向国家提出破产保护的申请,而在此之后,公司的丑闻也不绝出现,尤其是发生在会计领域的事件,为全球敲响了警钟。针对此,美国国会连同政府一起通过著名的《法案》,对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提供了合规性要求,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考虑IT在内的许多风险因素。而同时,我国在2008年也发布了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为进一步确保规范真正落地实施,紧接着在2010年五部委再次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规范体系的配套指引,并要求大中型企业强制执行,由此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得以显现。作为飞速发展的油气田企业,随之而来的管控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就更要加大油气田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规避和防范舞弊事件发生,发挥制衡作用,以模范的身份向其他国有企业乃至各类型企业做出表率。

(一)内部控制有利于油气田企业的风险防范

从产业特征来看,因为油气田企业本身属于资源消耗型产业,需要高度重视内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通过对油气田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能大大提高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水平,促进油气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油气田企业经营合规性

从企业生产经营层面来看,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油气田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潜在的损失降到最低。从企业的管理来讲,加强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很好地规避和防范错误等舞弊事件发生,发挥制衡作用,同时能够从多方位推动油气田企业经营管理的良性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的合规性。

(三)内部控制有利于实现油气田企业的战略目标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有效地推动油气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能够很大程度上保障我国油气田企业的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油气田企业发展的目标。如果油气田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问题,内部控制管理也可以及时对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做出科学的应对方案。

油气田企业要想长期有效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将内部控制管理的各个环节处理好,确保油气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够符合长期的发展需求,对普遍性问题和个体化问题分别采取对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确保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国有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因为相关配套指引未全面涵盖相关业务领域,继而导致内部控制产生盲区。由于油气田企业的行业链条本身十分庞大,而配套指引更注重普遍性而不是覆盖于所有细节,就会因为油气田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的缺陷导致企业内部控制运行并不高效。

与此同时,油气田企业尚未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大环境,内部管理过于教条或过于松散会在不同方面导致企业内控执行乏力。过于严苛甚至不合理的要求会导致管理反弹或是管理双方的矛盾,而松散的管理体制就会出现对要求的贯彻不力,两者都会影响内部管理。此外,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还呈现出缺乏全员管理意识,出现过程中的部分空白。部分企业存在对规章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管理认识混淆,甚至将两者直接等同,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欠缺有效性。

(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执行不规范

“三重一大”包括重大事项的决策、就职于重要职位的领导任免、重要项目的安排、巨大资金款的运作。三重一大应该在相关决策事务上进行开会并做集体讨论,同时在不开会的情况下需要按流程进行逐批签字和审核。但部分企业经过公司领导班子的集体讨论,改用新的联签方式,未能将三重一大制度进行有效贯彻。由于新型联签方式的推出,导致内部控制的滞后和不稳定。各部门在现实工作中时常出现内容已经下达但并没有进行集体讨论或者联签,只是过后才补上联签。这一方面导致了联签制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于风险未能进行及时把控,使企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内控缺乏柔性不兼顾成本效益原则

当前,部分油气田企业内控管理存在将制度生搬硬套,不从企业实际出发,未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只是强行按照制度执行。这就徒增很多可以互相整合的岗位,浪费了资源。此外,还有的企业将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签订书面合同不顾及成本效益原则,不从企业本身的效益出发,而只是盲目的执行制度,反倒是降低了企业的实际效益,这同时也不符合油气田企业属于资源消耗型产业性质必须要实现低成本管控的要求。

(四)油气田企业基层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油气田企业基层财务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综合素质薄弱导致在企业的运营中没有完全发挥出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油气田企业重视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很多油气田企业并没有针对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常态化和专业化的培训,加之基层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为薄弱,核心素养良莠不齐,容易将内部控制以及其相关管理工作推向不易进行的地步,限制了油气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五)不相容岗位没有做到有效分离

当前,部分油气田企业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不相容岗位执行分离制度;或表面按规章制度执行,但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没有实际贯彻,这很可能将错误掩盖从而发生舞弊行为。使油气田企业各组织机构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模糊不清晰,存在不相融岗位的人员替岗,无法确保不受外界的干扰,导致在开展各项业务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不同部门起不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危害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前,我国油气田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还有很多盲点,同时工作内容十分混乱,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也不明显。这就使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的整个风险情况难以把控到位;同时因为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就难以在企业内部科学地展开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也无法对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阻碍内部控制实施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加强国有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内部控制涉及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要实现全员的全方位控制,减少内部控制的空白点。工作的阶段性是工作实施的保障,要将内部控制体系的规范建设工作分成不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梳理业务流程。企业严格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其配套指引进行标准执行,按要求进行梳理现行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要求全面和整体的思想贯穿在内部控制和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同时要涵盖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业务事项,争取减少内部控制空缺,实施全面、整体的系统规范。第二阶段,要保证日常监督的全方位进行。日常的监督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的情况:由资源短缺而出现的无法实施不相容岗位之间的分割问题;业务中的流程发生巨大转变;发展新型业务活动、采取新型技术、或启用新的岗位;重要岗位人员水平和能力有限以及关键岗位人才流失的现象;是否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以及其他由风险评估系统识别为重大风险的问题等。第三阶段,以风险评估产生的结果以及日常监督方面是否有效来确认有关专项型监督实施范围以及工作周期。专项监督需要与日常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其中,日常监督可看作是专项监督的基础,而专项监督也可视为日常监督的补充,如果发现专项监督需要重复进行,企业应当将其纳入日常监督之中。

(二)加强对集体决策的执行贯彻力度

企业对“三重一大”等重大事件采用集体共同决策或联签的制度是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企业在处理相关经济工作时,必须通过相关制度程序的批准。其中,“常规授权”指的是企业在平时周期性的经营活动及管理活动中依照已经划定的程序与职责进行的授权,以来矫正和限制经济业务的控制范围、相关条件和事物的有关负责人,其影响时间一般很长。特别授权指的是企业或公司在应急和特殊的情况下对例外的非常规性交易事项的权力、规则和责任归属方面的突然性授权。企业须以此建立相关的授权审核体系,对常规授权或特别授权的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同时编写常规授权权限指引说明,规范有特别授权的程序、划定其管理范围、控制权限以及确定责任归属,同时严格限制特别授权数量。

(三)强化内控的同时兼顾适应性与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需要兼顾治理格局、机构内容的设置、权责分配和业务相关顺序等方面,尽可能建立一个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在同时也要考虑运营效率等内容。

内部控制需要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大小、业务范围是否合适、风险水平高低以及在市场中的竞争状况等因素,并时刻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这便是企业的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相关企业在建立或者实行内部控制应有前瞻性,适时地、周期地调整和改进、评估和总结内部控制系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内部控制同时需要考虑实施的成本以及预期所能达到的最终效果,以便用有限的成本来达到更为有效的控制。成本效益原则就需要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时同时兼顾投入量和实际输出效益的比值,而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实践性实施要考虑整体利益,虽然会影响某些工作的运营效率,但应注意控制企业避免更大损失。

(四)提高油气田企业基层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之所以还未形成良好的氛围,其根本原因在于执行人员专业能力有限以及基层员工综合水平有待提高,给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的一定的阻碍。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油气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理应着手提升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完善人员招聘环节,从根本上提升人才质量。招聘是企业获取优质员工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招聘方面需要设置合理的标准门槛,保障油气田企业员工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素质。其次,对于就职于内部控制岗位的员工来讲,应坚决杜绝兼职行为,建议通过竞聘或有针对地培训,在提升内控员工相关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可以提升内控人员的相关能力,使其能够专注于一项工作并很好地实施内部控制。最后,企业管理层应主动积极参加内控学习,改变自身的观念,不能因为油气田企业处于垄断行业的现状而不看重内部控制管理。

(五)不相容岗位有效分离

不相容职务主要指那些由个人就职,可能发生错误行为,或可能出现掩藏错误或徇私舞弊等失职行为的岗位。在设计内部控制系统时,应先对不相容职务和岗位进行确认;进而要规定出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的范围,从而让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最终形式相互制衡体系。但是那些由于资源限制等原因不可完成不相容职务分离的,企业需要对此采取定期减产交易文档、周期性对资产盘点等替代分离的有效控制措施。

(六)健全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

首先,应提升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的能力水平。内部控制相关评价部门需要根据已经通过的评估方案,从中选取具备一定业务能力和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人员来组成评价工作组,共同实施具体的评价工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评价工作小组需要在最后将完成的结果报告还有现场的评价资料统一向被评价的部门进行汇报,在被评价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员完成签字确认后,再向内部控制评价部门上交。全面完善评价体系的各个层次,可以通过综合评价方案,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个别重点评价的方法。其次,内部控制评价部门需要整合所有评估工作小组完成的结果,包括对工作组在现场认定问题进行全面复核与审查,判定相关缺陷等级。最后,内部控制评价部门以整合的评估书面结果和已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为基础,综合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情况,编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书,由管理层集体审核完成最终对外公布。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的施行不能离开内部监督的管制,对于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应及时对内控系统加以改进,这是长久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其中,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情况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明确存在的内部控制短板。企业应当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周期性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形成自我评价报告,从而使内部控制在国有油气田企业中发挥中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油气田岗位监督
油气田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管理模式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