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辉
(亳州学院 亳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亳州 236800)
老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他关注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情劳动者的痛苦境遇,渴望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提出自己的方案。他从天地大本大源的视角来观察和认识世界,把握的是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规律,进而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在一般性的意义上对社会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构建了其理想中的社会,从而在客观上为统治者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参考的指导性建议。老子所阐述的主要思想观点高瞻远瞩,极具洞察力、思辨性和前瞻性,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人们深刻反思,并结合时代特点予以传承、创新和升华。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144老子论证的逻辑起点是道,主旨是无为。明人薛蕙说:“道本无为,若道而可为者,乃有为之事,非常道也。”[2]1。道在国家治理领域中的运用就是无为而治。《老子》第43章云:“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1]173无为而治的要义是任由民众自我化育、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统治者无为,民众自在自为,即可达到圣治,这正是“无为而无不为”之旨归。所以,他明确指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221-222王辅嗣注曰:“上之所欲,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此四者崇本息末也。”[3]150无为而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反对统治者多为、妄为,认为“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1]118奚侗解云:“‘取’则必以武力,‘为’则反乎自然,必至用心劳形,自危其身。‘不得’,谓不自得也。”[4]75奚侗对“不得”解得不确。准确地说,“不得”不是“不自得”,而是达不到本来目的之义。因为“天下”黎民百姓是无比神圣的,统治者对此应该心存敬畏。对其“取”“为”皆反乎自然,必定败亡,故须皆去之矣。老子尤其反对苛政、暴政,他警告统治者:“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1]279沈善增先生说:“一般,有为的政治,总是以追求利益为目标……但依《老子》的观点来看,这些利益很可能是虚火上升,甚或是饮鸩止渴,而今天的利益也会变成明天的祸害。”[5]325因此,统治者不要背道妄为,而应效法圣人的“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197。老子关于无为而治的基本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民众争取自由、反抗封建压迫和剥削的强烈愿望,他告诫统治者不要多为、妄为,更不要对民众施行苛政、暴政等主张带有明显的民本倾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历史进步意义。在我国当代政治实践中,党和国家要努力“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6]国家机关与政府部门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基本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顺应民众的意愿,做好各项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必要时对其号召、组织,使其利益诉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施政者只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民众的呼声,以民众的利益为根本遵循,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避免犯颠覆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战略错误。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1]294。刘笑敢先生指出:“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客观世界寻找人的行为的根据。”具体到老子的哲学,“‘天之道’就是既独立于人之外、又给人的行为方式提供规范的价值和原则。”[7]754“人的努力方向和理想追求应该与天之道相一致,圣人的行为或圣人之道就达到了与天之道的一致性。”[7]755-756在老子看来,天道内在地包含着一种自动调节机制,能够使得天下万物各得其宜,均处于相对公平合理的生存发展状态。从中国哲学的一贯思维方式而言,老子的天道公平观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通俗地讲,效法天道公平观,实现物质利益分配和社会各方面的相对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的重大课题。只有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理顺各种关系,从根本上消除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社会运转有条不紊,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因此,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应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习一些国家的好做法,努力构建一整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应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益固化的藩篱,清除各种隐形的“门槛”,畅通、拓宽人员流动与上升的渠道,使得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权益,做到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公平竞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能够依靠知识、能力与技能,通过勤劳和奉献获得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与社会地位。形成相对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6]逐步解决相对贫困等问题,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富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种怨气、戾气,净化社会风气,形成一种心平气顺的浓厚社会氛围,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整个社会就会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富于生机与活力。老子所说的“补不足”,用当代的话语说就是“补短板”“强弱项”,这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补齐短板能够激发经济社会的内生动力,发挥规模效益,提振消费信心,催生需求对供给的拉动作用。加大就业力度,强化公共服务不足的弱项,加快小城镇建设,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有利于化解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产生城乡协同发展效应,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对于实现社会和谐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当代文明社会里,国家和社会应该合理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发展权利都能够落到实处,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1]235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对此的经典阐释为:“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务变之谓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若烹小鲜。’”[8]297“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9]6张松如先生对此的理解是:“实际上这便是要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0]349从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来分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论断可能包括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大道至简。老子极端厌恶繁苛的政治,所以,治国理政的政策举措不宜繁琐,应简明扼要,容易理解,便于操作;二是治理国家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能变来变去,让百姓手足无措,应该像有道的圣人那样根据事物的本质,顺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办事,不能乱来,否则会越搞越糟糕。老子所主张的“无为而治”不是要人们无所作为,而是在顺应治国理政规律的前提下要有所作为,因为他明白无误地强调了“为无为,则无不治”[1]11-12,就是要人们以无为的方式去为,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11]69,在此前提下而且应该积极作为,而不是无所事事,懒政怠政。老子关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论与治国理政、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息息相通,得到了国际上许多政治家和企业家的一致认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阳光政府,将政府的管理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具体说,就是在实践中要依据宪法、法律的规定与国家治理的规律性搞好顶层设计,逐步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基本规则、规范,维护正常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各方面的事权,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与工作作风,各级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实行相机的财政金融政策,提供信息,稳定预期,提振信心,适当引导经济社会运行符合国家宏观发展规划的目标,当好裁判员,守住政策红线,不介入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防治不作为和乱作为,及时总结巩固改革成果并将其上升到政策和法制层面。结合我国实际创新性地借鉴不同国家治理中符合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成功经验。国家治理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绝非意味着政策、法规不能变化,不需要变革,而是说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改革新举措不能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错误,胡乱折腾,要依据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契合实际需要,当社会实际发生变化以后,应当对政策、法规进行适时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否则就会犯僵化保守的错误。在这个问题上应妥善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在改革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成熟经验要及时巩固,并上升为政策、法律法规,以保持稳定性,同时随着客观情势的变化要做好政策、法律法规的衔接工作,避免出现政策、法律法规的脱节或大起大落的情况。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42在他看来,在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中,相对于“有”,“无”更是带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方面。老子关于“有无相生”辩证关系原理的卓越论断超越了常规思维的桎梏,寓意极其丰富深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习惯于看到“有”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无”的重要价值,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正是“无”才发挥了巨大作用。唐士其先生认为,“无”并非是一无所有的“空无”。“在老子的思想中,‘无’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人类心灵真正的栖息之地,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对‘无’的体认和感悟,是开阔人的胸怀、提升人的境界、甚至延长人的生命的不二法门。”[12]39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上就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很容易认识到经济建设的地位,无疑这是正确的,然而却相对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着“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致使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认识和社会问题。例如,人们的理想信念动摇,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缺失,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盛行,浮躁、功利心理蔓延,滋生了戾气、怨气等等,致使社会凝聚力有所弱化,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3]306从客观上讲,经济建设的产出和效益是有形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得到,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必须长期坚持,决不能有任何动摇。同时,思想文化建设亦时刻不能放松,尽管它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短期内见效不明显,但其重要性绝对不容低估。因为这是凝心铸魂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对于凝聚人心、共同团结奋斗十分必要。经济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经济建设是思想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建设则是经济建设的灵魂和正确的导向,能够为其提供智力支持,二者是一体两翼,密不可分,它们只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兴旺发达、行稳致远。所以,思想文化建设必须硬起来,要有硬指标,硬任务,压实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责任,有督促检查的具体制度与措施,将其纳入到巡视整改的范围之内。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民,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领全体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思想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对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是保证中华民族长盛不衰,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也是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结果。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诫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14]226“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13]240邓小平同志讲:“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3]110,“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13]306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15]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6]47-48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党的传家宝,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即使我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个传家宝还要结合时代特点继续发扬光大。这是因为它能够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澎湃精神动力,体现了一个民族昂扬奋进的精气神,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是保证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利器。在新时代全体中华儿女必须继续弘扬这一优良传统,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消费,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勤俭办一切事业。牢固树立以节俭为荣、贪污浪费可耻的理念,反对各种各样的陈规陋俗,坚决抵制挥霍浪费行为。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自觉与贪污腐败现象作斗争。要运用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理想、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教育,涵养其优良美德,使之从革命先烈身上学到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高贵品质。应该运用身边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激励他们创业创新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用实际行动谱写辉煌的人生乐章。
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1]248-249《群书治要》解曰:“治身、治国,安静者易守持也;情欲祸患,未有形兆,时易谋正;祸乱未动于朝,情欲未见于色,如脆弱易破除也;其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欲有所为,当以未有萌芽之时,塞其端也;治身、治国于未乱之时,当豫闭其门也。”[17]314显然,老子是在告诫人们要慎微、慎初,尽早察觉到祸患的苗头、及时防范,不使其酿成大的危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牢固树立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增强应对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尤为关键。习近平同志提醒全党,越是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需要全党同志增强信心、勠力同心,保持忧患意识、增强斗争精神,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18]6。这是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任务艰巨繁重的程度也是亘古未有。尽管新中国成立已有7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巨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但是,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深入推进,越来越触及到各种错综复杂的深层次矛盾,这些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稍有疏忽或处理不当就可能影响到全局,拖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提升,然而也积累了一些矛盾,遗留了历史欠账,科学发展存在着不少短板,解决这些矛盾,补齐这些短板也并非轻而易举。改革开放以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同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潮也不断涌现,人们的价值追求多元化、时尚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况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旧的矛盾解决了,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新的或意想不到的矛盾与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进程既有机遇,亦面临着诸多阻力和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拒不放弃零和博弈思维,带着霸权主义的有色眼镜看问题,不相信我国对和平崛起的庄严承诺,担忧会削弱、动摇自己的霸权地位,损害其既得的不当利益,它们蓄意制造种种事端,反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上提出的反映全人类福祉的重大倡议与举措,极力阻挠我国的和平统一与发展进程,运用各种手段围堵、打压中国。可以预料的是,尽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到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但是,伴随着国内外复杂多变因素的交互影响,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很有可能会在祖国统一、资源能源供给、军事、科技竞争、公共安全、信息、金融、粮食以及民族团结等领域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因此,牢固树立忧患意识绝非杞人忧天。《周易·系辞下传》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19]410忧患意识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凝结了博大精深的政治韬略,是一种辩证、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值得格外珍重。它有利于人们探索规律性,提高谋事做事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忧患意识要求人们提高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性,把握主动性,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它要求人们不断完善思虑的缜密性,警惕潜在的风险和矛盾,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它要求人们制定宏观规划、政策时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制定多种应对预案,留有回旋余地。人们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要有阶段性目标,认真谋划,积极稳妥实施,管控风险,提高应变能力。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动员和处置机制,堵塞各种漏洞,织密社会安全防护网,密切观测、分析研判社会舆情,发现苗头及时解决,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战略物资储备等等。同时还要巧妙地利用国际上的各种矛盾服务于我国的发展战略,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开新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老子的政治智慧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还有其他多个方面。譬如,他推崇“大制不割”[1]115的治理方式,认为完善的治理是不割裂、不伤害人的。“圣人去甚、去奢、去泰”[1]119,“圣人”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统治者,圣人治国往往去除那些极端、奢侈、过度的措施。因此,国家在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时要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时机要恰当,分寸要拿捏得准,力度要适宜,不要伤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注意政策的配套与协调性。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1]258这是在启发人们,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应以谦下包容的心态认真学习借鉴不同国家和民族积极有益的经验与做法,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少走弯路,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老子的政治哲学植根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他目光敏锐,善于观察分析社会现实,批判性地反思、总结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与历史经验教训,运用“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原理从中升华出了一整套社会政治运行的基本方略和原则,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念与做法,这些思想观点内含丰富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治国理政的某些规律性,对于当代人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借鉴作用。诚然,老子的政治哲学产生于2 500多年前,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当代人只应从某些最基本的规律性层面或者从方法论意义上来理解其中的合理性,不宜过高地夸大其应用价值拿来生搬硬套,企求解决当代面临的所有问题,因为这样会不切实际地拔高老子政治哲学的合理价值,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