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依依 戚天姣
(1.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康考迪亚大学芝加哥分校 教育学院,美国芝加哥 6030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使民族宣传教育成为持久的、规范的、系统的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的推进原则,分析其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新形势下,为构筑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正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领域的风险隐患,民族分裂问题和恐怖活动斗争问题形势严峻,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开展渗透颠覆活动,泛伊斯兰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持续对我国民众进行思想渗透,极大影响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推进,严重影响着中华民族统一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持续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展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优越性,引领党员干部、学生、群众等自觉抵御错误社会思潮侵蚀,牢牢把握民族工作领域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动权和领导权,必能将各族人民汇聚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之下,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因此,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持续有效地推进宣传工作,真实展现新时代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使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强化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行为导向,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2.提升民族宣传工作有效性的需要。目前,社会各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宣传教育的对象范围、内容把握、方式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民族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持续推进。在宣传教育对象上,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较多,受众多为党员干部、大学生,呈现出宣传教育对象的窄化,还需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范围,实现全领域教育、全社会覆盖。在宣传教育内容上,围绕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社会各族群众、各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尚未明确宣传和阐释的具体内容,宣传工作人员对于相关内容的把握影响着宣传教育的顺利开展。在宣传教育方式上,以理论宣讲为主要方式,以宣传海报、宣传标语等为主要宣传形式,导致宣传吸引力不强,宣传活动参与度不高;同时,网络信息泛滥弱化了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加剧宣传工作的难度。在宣传教育队伍上,未打造专业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队伍,宣传工作人员对相关理论掌握基础不牢,对各民族历史文化熟悉度不够,在宣传教育过程中难以针对不同受众开展相关活动;并且未将民族宣传工作视作常态化工作,无法固化宣传教育的成果。为解决上述问题,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与各民族差异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宣传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找准宣传教育与社会心理契合点、与民族情感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结合点,促使宣传教育贴近日常、回归常态,有助于提升民族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把握民族工作领域意识形态领导权,打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最后一公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做深做细做实,切实提高民族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解决经济发展差异,缓解利益分配矛盾,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的庄重承诺[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正在也必将促进各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增强和保障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利于引导各民族人民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利于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原则,推动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因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做好民族宣传工作,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思想根基。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领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6],建立团结互助的情感联系,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坚定思想基础,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保证。另一方面,持续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外宣传工作,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讲述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及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力回应西方舆论对我国民族问题的抹黑攻击和对民族关系的分化渗透,有助于提升民族工作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舆论氛围,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实践中应依据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明确宣传教育在组织管理、内容阐释、方法选择、载体运用等方面需遵从的基本原则,推动宣传教育活动有序进行、常态化开展。
1.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动员相结合。要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并固化宣传成效,首先必须遵从党的领导与社会动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增强民族宣传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发挥社会动员功能,驱动和激励各族群众建功新时代。一方面,要加强党对宣传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民族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从宏观上把控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处理好涉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并将民族宣传工作纳入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的标准体系,将宣传引导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确保宣传教育的持续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要广泛发挥宣传教育的社会动员功能。民族宣传教育要处理好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立足于实际,回应各族群众的精神需求,广泛发动各族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血实践,增强共同奋斗、攻坚克难的民族凝聚力。同时,要始终坚持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武装群众,善用各种媒介壮大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阵地,拓展社会动员的深度和广度,凝聚民族团结奋斗思想共识,化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自觉。
2.坚持突出共同性与包容差异性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具体而言,在宣传教育常态化实践中,要坚持突出共同性与包容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得宣传教育得以产生长久的效力。一方面,民族宣传教育要做到正视共性、增进一体。宣传教育要以突出共同性为方向,改进和优化教育内容,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体来说,从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历史出发,立足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有理有据、讲清讲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从各族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讲述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成就,重点展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阐明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利益相连的民族共同体。另一方面,民族宣传教育要做到淡化差异、包容多样,坚决防范夸大差异性削弱共同性。宣传教育要充分尊重和包容民族文化的个性,阐释清楚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帮助各族群众客观认识中华文化的形成历史,了解各民族文化兼具地域性和民族性差异,更具中华文化的共性,以文化交融互鉴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3.坚持全面覆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全面覆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抓住宣传重点群体、关键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宣传教育整体推进,帮助民族宣传工作走出内循环,打破民族领域“自我宣传”的局面,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方面,要坚持民族宣传教育的全面普及。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中,要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结合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采取微宣讲、巡回宣讲、开设宣传专栏等直接形式,利用重大节庆、各民族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民族宣传工作格局,实现教育对象的全覆盖。另一方面,要抓住民族宣传教育的重点群体。宣传教育要行之有效,就必须针对不同群体对象进行重点突破。例如,针对党员干部、教师、学生、传媒工作者等群体,以理论宣讲为突破口,通过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宣传话语体系,运用合适的言语规则阐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针对社会普通群众而言,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举办知识竞答、歌舞表演等活动,使民族宣传活动融入生活、成为常态;针对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等,将民族宣传教育融入咨询服务、医疗保健等活动,帮助特殊群体解决生活困难、满足生活需求,在实践中深化对共同体的理解与认知。
4.坚持线下宣传与线上推广相结合。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均发生剧烈变化,民族工作领域意识形态斗争愈加复杂,抓好网络舆论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向常态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将宣传工作从现实环境拓展至网络空间,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效传播、长效传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手段。要运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进等新技术,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进行融合传播,在线上线下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活动。例如,根据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精准推送差异化、个性化宣传信息,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在沉浸式体验活动中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强化网络舆论引导。为应对种种错误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泛滥,要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中进行日常性、持续性宣传,利用学习强国app、社交媒体官方号等发挥正向舆论引导,抢占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阵地,打破西方舆论垄断,大力营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网络文化氛围[7],推动人民群众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使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要持续不断、系统有效地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可通过开展常规性理论宣讲、注重日常性情感引导、强化生活中文化熏陶和发挥持久性榜样示范等途径来开展。
1.开展常规性理论宣讲。“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的首要路径是开展常规性理论宣讲,将理论宣讲作为一项常规化、固定化的工作,从理论的高度阐释和传播“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牢牢把握对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解释权,用理论武装各族群众,帮助各族群众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思维,用以指导在实践中自觉抵御各种民族分裂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理论宣讲是建党百年来党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通过厘清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概念,回应现实生活中各族群众关于民族问题的困惑,在社会范围内消除分歧,凝聚民族团结的思想共识,推动理论的高度与实践的温度相融合,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知。在理论宣传实践工作中,推行高频率、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宣讲,围绕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根据宣讲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地域和民族差异,选择和准备相符合的宣讲内容,重点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讲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帮助人民群众形成关于“多元”与“一体”的正确认知,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括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9]150。
2.注重日常性情感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10]宣传教育工作要注重情感引导,找准与各族群众的情感契合点,在日常交流交往中增强情感联系,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注重日常性情感引导,意味着各民族情感联系的建立是持续不断的过程,要常抓不懈,随时随地开展,并覆盖到各族群众;也意味着宣传教育要与各族群众的日常活动对接,营造民族团结的社会情感氛围,在日常活动中促进各族群众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产生共鸣,激发追求和维护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因此,情感引导日常化要求,在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介、多渠道宣扬“石榴籽”的理念,持续推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般紧密团结,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别是,要注重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性认知与民族团结“石榴籽”的情感引导联系起来,将讲理和共情结合起来,做到理中寓情、情中寓理、情理交融,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深化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灵。
3.强化生活中文化熏陶。“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9]148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同时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构建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得以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必须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责任,发挥文化熏陶功能,营造文化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各族群众。而文化环境的建设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融入到各族群众的衣食住行,将文化所蕴含的团结理念渗入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即在生活中强化文化熏陶,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从理论形态转向生活形态并走向常态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强化生活中文化熏陶,要求注重各族群众的生活需求、生活经验等,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生活情景,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宣传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以文化浸润人、感染人,凝心聚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例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旅游景观陈列等,通过民族节庆活动、民族文艺汇演、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要文体活动,展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宣传教育活动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以语言承载文化,以语言相通促进各族群众感情相同、心灵相通,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4.发挥持久性榜样示范作用。理论宣讲、情感引导和文化熏陶最终要落脚于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也是民族宣传工作落细落实的内在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是民族宣传工作的模范典型,具有积极正向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持久性榜样示范作用,要求固化先进模范的行为示范效应,使其从瞬时的、阶段的影响转变成为长久的、可持续性的作用。在宣传教育工作中,首先要以鲜活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和具象化的表达,展现真实的、立体的模范形象,包括其攻坚克难、孜孜进取的成长轨迹,感染、带动各族群众,以实际行动效仿,在实践中为民族复兴积蓄力量。例如,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1],广泛宣传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利用影视作品阐述脱贫攻坚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发展巨变,讲好各民族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故事。其次,要利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搭建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平台,将模范的感召力化为实际的行动力,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激发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促进榜样产生更持久的、长效的影响。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队伍机制、协同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推动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的必要举措。
1.健全管理机制。针对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广、持续性不强、有效性偏低等问题,首先应健全管理机制,建立起党委、宣传统战部门、基层党组织三级管理结构,明确各级部门的宣传职责,这是保证宣传工作常态化的前提条件。第一,党委要做好顶层设计。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做好宣传规划,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作为政府年度工作要点,纳入领导干部学习与考核内容。同时,根据宣传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向各级宣传统战部门及民族宣传工作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尤其要注重化解民族矛盾和整治安全隐患,提升防范化解涉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管理能力。第二,宣传统战部门统筹推进民族宣传工作。宣传统战部门定期召开宣传工作专题会议,就宣传工作典型案例、先进经验进行推广交流,就宣传内容难点问题举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系列专题讲座。此外,还需向民族宣传工作人员提供丰富的宣传材料,包括理论读本、宣传手册、宣传影视资源等,建立标准化宣传内容体系。第三,基层党组织落实精准宣传。基层党组织是将宣传工作落细落实的关键环节,通过党员下沉社区,深入各行业、各领域打通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针对受众群体特点进行理论宣讲、情感渲染、文化浸润、行为示范等,引领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2.优化队伍机制。要统筹建设一支结构多元的专业化民族宣传工作队伍,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宣传工作者等,尤其注重吸收各族优秀青年充实宣传队伍,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宣传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常态化开展提供人力保障。具体而言,要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强民族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第一,提升政治素养。民族宣传工作者要加强政治历练和政治修养,提升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理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第二,增强宣传本领。民族宣传工作者要提升宣传专业能力,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了解各民族文化风俗,把握和处理好各民族关系,在宣传工作中能够跟上时代变化发展,科学设置议题,有力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第三,创新工作方式。民族宣传工作者要清楚认识新形势下信息交流传播、群众思想变化的内在规律,善于运用吹、拉、弹、唱、跳、说等多种表现形式,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定期举办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意识。第四,强化实干作风。宣传工作的本质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民族宣传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与群众交流交心过程中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增强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针对性,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
3.强化协同机制。要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格局,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社会范围内全面铺开、持续开展宣传工作。从宏观上看,推动宣传教育与各类教育的有效衔接,构建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与宣传教育的常态化衔接工作机制。在干部教育中,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培育态度坚决、立场清醒、行动坚定、感情真挚的民族工作干部,将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来,确保各级干部在民族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党员教育中,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结合“两会一课”组织生活,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学习,帮助党员形成理性认知,并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为依托,进行现场教学,引领行为方式。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同学科教育、课程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教学等结合起来,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并注重对教职工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将专业发展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在社会教育中,积极动员媒体参与、发动社会力量,精心设置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的议题,在线上线下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舆论氛围。从微观上看,大宣教工作格局的形成还有赖于各级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宣传统战部门统筹协调,确保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形成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同时,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解决民族宣传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智力支持,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的合力。
4.建立评价机制。目前,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评价机制还未建立起来,由于缺乏评价监督,导致宣传教育活动常流于形式。建立评价考核机制的最终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宣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改进,促使宣传教育贴近日常、回归常态,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在评价主体上,由各级政府负责对职能部门进行考核评价,结合宣传教育对象的反馈意见,综合各地宣传教育现有资源、工作开展难度,进行合理评价。在评价内容上,面对不同的考核对象,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重点评价理论宣讲、情感引领、文化创建、行为改进四个方面的情况。例如,在城市民族文化建设、历史文化宣传等方面是否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形象。在评价方式上,要做到过程考核与成效评估并重。一方面,要在日常工作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进行巡视巡察,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相关责任,具体在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中,由各级宣传统战部门进行日常检查和监督,指导并帮助改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宣传统战部门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其他职能部门是否助力于构建大宣教的工作格局,促进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5.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吸引各族群众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这也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一,加大对宣传工作先进团体和个人的表彰力度。针对在宣传工作考核评价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表彰活动,树立模范典型,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激励其他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第二,完善宣传工作奖惩制度。要努力营造利于宣传工作先进榜样涌现的舆论氛围与法治环境,通过发挥政府作用、整合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加强立法等多种途径,建立赏罚分明、保障有力的激励表彰制度,例如采取积分制的方式,实行宣传工作量化考核,进行奖惩。第三,加大对宣传活动参与者的奖励措施。政府部门要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活动专项经费,例如,对于积极参与民族宣传活动的群众,发放印有民族团结宣传标语或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符号的文具、水杯、帆布袋等文创产品,激发各族群众的参与热情,引导群众在活动中交往交流交融,提高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