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洋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1]。后者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2]。尽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提出是在当代,但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庄严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早就为此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实践活动。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治区成立“逢十”周年纪念活动,对于增进各族群众对新中国的认同感、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当前,对于民族节日的研究主要侧重传统文化节日,对颇具政治性的民族自治区纪念日的考察略嫌不足。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研究,也多偏于理论规范分析,历史实证分析较少。因此,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自治区的纪念活动史,探究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权威性强,发行量大,其中关于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的内容,是反映乃至参与构筑大众纪念活动及大众记忆的重要资源。《人民日报》关于民族自治区的“逢十”周年报道,最早始于1957年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报道,最近的则是2018年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报道。相关报道和文章主要集中于自治区发展成就描述、多种纪念活动的报道呈现、领导人讲话及社论文本三类。考察数十年来的相关文字,可以发现自治区成立的“逢十”周年纪念活动呈现三大特征:纪念活动逐步走向稳定、均衡丰富;纪念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度;纪念活动具有重复操演性。
1.纪念活动逐步走向稳定与丰富。一般而言,纪念活动是明确指涉历史时间与事件的,相对于一般日期,特殊时刻的“仪式时间”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固定且不断重复的仪式时间有利于增强民众的记忆,达到纪念的目的。定期的纪念可以确保纪念内容在不同时代之间的延续,自治区成立的庆典日,经历了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定期纪念的连续性。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纪念日期在1978年二十周年纪念时才确定下来[3],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念日大庆活动则由10月25日逐步转变为9月23日。这样趋于固定的时间安排加强了民众的仪式感,有利于各族人民在共同记忆的基础上夯实对党的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这种日趋稳定化的特征在《人民日报》的排版中也可见一斑。作为“逢十”纪念次数最多的内蒙古自治区,1957年至1977年的三次“逢十”报道明显偏少,版次安排也不固定,而在改革开放后,无论是版次排列还是篇幅均逐步稳定下来。日益稳定化的纪念日期与纪念文本安排,对于强化群众关于历史事件的共同记忆与心理,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内容上看,民族自治区的纪念活动也日趋丰富与均衡。新世纪以来,相较于以往以社论等形式对自治区的成就进行宏观总体描述的惯例,《人民日报》在“逢十”纪念日临近日期开始采用更为活泼的系列专题,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报道自治区所取得的成就。例如2005年8月下旬,《人民日报》以《人民西藏四十年》为专题,分方略篇、建设篇、文化篇、教育篇、开放篇、生活篇、生态篇、团结篇对西藏成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其他自治区也多采用此种报道方式。这些丰富、全面、集中报道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纪念话语,有助于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人纳入一种集体的记忆与认同。从纪念活动本身看,其举办形式也在日益丰富。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进行纪念庆祝活动以展示我国民族工作成就是一大特色。如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从新疆来》作者见面会”在埃及举办[4]。又如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内蒙古派遣代表团以文艺演出的方式在布鲁塞尔展示民族文化艺术[5]。纪念活动日益丰富,能从各个角度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扩大纪念活动的影响力。
2.纪念活动具有广泛参与度。无论从空间安排还是人群构成看,纪念活动均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征。从空间上看,纪念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自治区首府小范围之内。纪念活动在自治区的城市与农村广泛开展,城市的各种展馆、广场、会堂承接了许多重大的纪念活动,形成了空间聚集效应。农村也开展了许多活动,如1977年,内蒙古乌兰图格公社的社员与到访的中缅两国领导人一起欢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6]。而且,纪念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自治区范围内,首都北京也时常举办纪念活动,以扩大全国性传播效果。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成立“逢十”周年之际,北京举办了《在祖国伟大的怀抱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走进西藏》大型音乐剧等活动。从参与纪念活动的人群来看,涉及到各阶层行业人士:既有一般性民众,也有在“逢十”周年受到表彰的各行各业优秀模范分子;既有中央访问团成员,也有当地各族人民,还有部分外国友人。多层次的空间安排、身份背景多样的人群,因为特定主题的活动而聚拢,在特定时空内产生了极强的动员效应,激发了民众对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极大向心力。
3.纪念活动具有重复操演性。自治区成立的“逢十”周年纪念活动有着强烈的连贯性与重复性。纪念活动的参与者不断进行带有仪式性的重复操演行动,强化了自身认知,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传达了国家话语,引起大众共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载体。以中央访问团参与自治区的“逢十”纪念活动为例,对烈士的凭吊纪念活动就具有强烈的重复操演性。196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之际,贺龙率中央访问团前往乌鲁木齐市郊烈士陵园对牺牲的毛泽民、陈潭秋等革命志士进行敬献花圈、默哀悼念活动[7]。由此开始直至2015年俞正声率中央访问团成员再访陵园[8],这一活动在数次“逢十”纪念中从未间断。无论是参与者身份,还是鞠躬、献花、绕墓一周的瞻仰规程仪式,乃至事后参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的安排,一直较为固定,体现了仪式活动的重复操演性,不断重复操演的仪式,表达了对于烈士的追思与后来者的激励。作为“形而上方面的观念,它们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9]。参与纪念的人士强调:“要继承和发挥革命先烈光荣传统,努力开创新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8]借助重复操演的烈士纪念仪式,从情感层面感染民众,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提振了为国家、民族强大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五大自治区成立的“逢十”纪念活动方式丰富多样,其活动主要包括由讲话及社论等构成的话语文本纪念、大会纪念、文艺活动、中央访问团走访慰问等方式,其共有主题在于打通历史与现实,强化集体记忆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文本纪念。文本纪念主要包括领导干部讲话、亲历者回忆、官方社论、贺电以及关于自治区发展成就的专题文章。这些纪念文本构成了一组符号话语体系,在一定语境中“被选择、排列并赋予某种意向,以此来向读者传达特定意义”[10],“并作为该事物的‘知识’在这个社会加以应用和推广”[11]。自治区的“逢十”纪念文本所表达与推广的内容,均从政治高度上强调了党的领导下坚持民族大团结,共建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例如1965年,中央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发贺电表示:“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必将更加紧密团结,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发扬高度的革命精神,为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社会主义的新新疆而奋勇前进。”[12]1975年,中央致电西藏自治区,祝贺西藏自治区10年间所取得的成绩并强调:“积极促进团结,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3]改革开放后,中央致贺电自治区的文本中同样强调了“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连同文本中经常论及的自治区所取得的历史性发展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贡献,共同勾勒出党领导民族工作的历史进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本资源,塑造公众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价值认同。
2.会议纪念。会议纪念主要是指自治区成立的各种庆祝大会,这些会议一般在礼堂与广场召开。一定空间内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共同欢聚的主题,对于形成“神圣”的集体意识,共享价值观念具有很强的作用。这一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庆祝大会活动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其庆祝大会同时还兼有新中国国庆的主题。两种欢腾的主题叠加在一起,更加激发了民众对中华民族与伟大祖国的认同与自豪感。2015年10月1日,乌鲁木齐的人民会堂内聚集了中央代表团与新疆各界代表数百人共同参与庆祝国庆与区庆,贺电的宣读、国歌的奏响、会堂前广场的标语与鲜花、会堂内的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牌匾、人民广场的各族群众的庆祝游行、《新疆礼赞》的文艺汇演,共同营造了欢腾的庆祝气氛。与此同时,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了五大自治区的民族代表,此前向总书记献上十字绣匾“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艾尼瓦尔姐妹成为参加国庆活动的新疆代表。两地的欢庆活动经由电视传播,产生了更大的欢庆效应,而这一欢庆效应也带来了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动员效应,新疆各族人民经由《新闻联播》看到新疆代表的情况后,纷纷表示:“各族同胞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亲如一家。今后我们要继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4]
3.文艺活动纪念。文艺活动主要包括主题展览活动、文艺作品发行。带有“标志符号”意味的自治区“逢十”纪念品,无论是博物馆、展览会的展品还是电影、戏剧、书籍的发行,都可以“让集体活动中使用标志符号得以事后保留,以此来延长集体活动的持续影响”[15]。长久存在的展品、电影书籍等标志性物件,使得大众在非纪念期的日常时间中也可以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各族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进大众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纵观数十年的展览活动,形式与内容日益丰富,早期展览活动主要采用工农业产品实物、领导人手迹、照片、雕塑等展示自治区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发展成就;新世纪以来,展览会日益引入新型技术手段,网络直播、3D、VR技术的采用及网络数字展馆的出现,使得更多的民众可以在线上线下随时参观。从内容上看,展览内容除了革命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外,还逐渐加入了生态环保、高新科技、一带一路中外交流等时代新内容[16]。展览形式与内容的与时俱进,扩展了受众的数量,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对民众的情绪感染产生了更强更持久的影响。
同样,为了庆祝“逢十”周年,历年来推出了不少画册、书籍。如图书《新疆》《写在天上的碑文》《西藏自治区画集》《桂林山水》《广西大百科全书》《阿沛·阿旺晋美画册》;电视片《瑶山春》《同心》《草原春来早》《亲人》;等等。这些文字、图像或视频聚焦于革命与建设时期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活动,以比一般教科书更为鲜活的方式促使大众在日常生活及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凝聚起集体记忆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4.中央访问团活动纪念。时长1至2周、足迹遍布自治区各地的中央访问团走访慰问方式是民族自治区“逢十”纪念活动的一大特色。从情感层面而言,无论是表彰先进分子还是走访慰问各族群众,都起到了“心连心”的作用,强化了民众对党的认同。1965年,贺龙走访慰问新疆伊宁市红星公社、和田县烽火人民公社民众,表达了党中央的慰问之意,在村中与村民席地而坐,共食瓜果,并询问公社生产情况,当他看到村民入住了新房时表示:“好房子就是要给你们住,你们是当家的主人。干部是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的,他们是为你们服务的。”[17]各路访问团秉持了谦虚、亲切的态度,时常冒着风雪前进,慰问民众与官兵[18]。从被访问的民众来看,中央访问团的慰问起到了极大的情感动员效果,他们流下激动的泪水,新旧社会的对比在心中激荡,由衷表示:“全靠党和毛主席把我们从苦难中救了出来!现在有党和毛主席,我有好衣服穿了,脊背再晒不着太阳了。”[19]访问团陆续收到了各民族人民的一千多封信件,“各民族人民再一次向党中央、毛主席保证: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为建设繁荣、昌盛的革命的新新疆而奋勇前进”[20]。数十年来自治区的“逢十”纪念活动中,来自中央代表团的走访慰问活动,始终保持了一种真诚、亲切的氛围,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了中央的关怀,坚定了对党的民族政策与大政方针的认同。
尽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正式提出是在当代,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民族自治区成立的历次“逢十”纪念活动,对于各族民众增进“五个认同”,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纪念活动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有学者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具有标志性和转折意义的大事,它使中华民族获得了基本的政治框架和稳定的想象空间,具有了国家形式。在这个政治母体中,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共同性和实体性得以快速发展,抽象层面的共同体意识也随之增强。”[21]显然,随之而生的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感也在不断加强。自治区“逢十”纪念活动,对于深化各族群众的国民身份认同、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纵向来看,这一历程在改革开放前后各有侧重。
在改革开放前,纪念活动在增进祖国认同方面常聚焦于展示新中国的清明的形象,即新中国人民不再遭受腐败的旧政权的压迫,神州处处充满“翻身”新气象。正如1950年周恩来强调的:“人民对于自己的国家充满了信任。”[22]纪念活动中展现的今昔对比,使得人民对国家充满了信任与认同,以及对新政权的感恩之情。这样一种“翻身做主人”的今昔比较,不仅仅是在纪念活动中直接展示民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性的方式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体现在了社会进步各个方面。196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之际,新疆代表团以全运会比赛奖牌为自治区献礼,参加比赛的少数民族运动员回忆:“新疆的体育运动受着反动统治阶级的种种压制和歧视,一九四八年,新疆曾经派了一个体育队到上海参加‘第七届全运会’,但没有练习场地,报名也受到种种刁难。比赛时,排球第一场就被淘汰,田径得了零分,篮球又被反动当局无理地取消了参加比赛的资格。”新中国成立后,“在祖国大家庭的关怀下,现在,新疆各族人民的体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23]。纪念活动中人民真切感受到了“解放以后,新疆各族人民真正成为新疆地区的主人,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主人”[24]。
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成立“逢十”周年纪念中展示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以“西部大开发”“脱贫致富”“共同富裕”等概念塑造共同繁荣发展的国家形象,成为增进祖国认同的重点。如19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纪念文章《中南海的关怀与壮乡的巨变》总结数十年来广西的发展成就。文章特别指出,广西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这是一片浸满中南海深情的土地,是一片对国家作出了贡献又得到国家巨大支持的土地”[25]。除了系列纪念文章反映社会各地共同繁荣发展的成就外,诸多纪念年献礼片也表达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如《梦开始的地方》展示了“全国各省市对新疆人才培养的倾力支持,向全国人民宣传展示了各族天山儿女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丽新疆的良好精神风貌”[26]。纪念活动展现了自治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宏伟画卷及美好前景。这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实际上也是一种动员和激励,促使各族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是“伟大祖国的主人”。
2.纪念活动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学者指出:“认同中华民族,就是自觉归属于代表各族人民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现实利益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27]自治区纪念活动在凸显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巩固各族人民共同现实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包括了中华各族儿女在历史上交融发展、在近现代共襄革命与建设盛举的共有记忆。而展览馆、博物馆这类具有共享、强化公共记忆的场馆设施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提供了良好平台。各自治区的纪念展览活动,一般都展示了古代中华儿女交融发展、共建华夏的历史。如为纪念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宁夏博物馆开展了包含“文明曙光”“农牧家园”“丝路重镇”“大夏寻踪”“西陲巨屏”五个章节组成的“宁夏通史展”,“宁夏形成、发展的史实,证明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28]。置身其中的参观者,由此加强了对于历史的了解,也加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共同历史记忆也包括了近代各族人民救我中华的革命史记忆。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各族人民举行“百色起义”的12月11日定为区庆纪念日。循环性、权威性的纪念日确立后,相关的主题活动随即开始,壮剧《百色起义》等献礼剧也搬上舞台,为区庆注入了新的历史记忆资源,也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历史记忆增加了新的精神财富。
除了共同历史记忆,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也包括了对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共同现实利益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认同。自治区的“逢十”纪念活动强化了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与共享现实利益的观念。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被视为民族关系融洽、共同进步的典范[29]。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逢十”纪念文本中,一再向民众展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家庭观念。2008年,纪念文章《心手相牵共繁荣》一文讲述了10年来广西开展“十项大会战”工作解决乡村基本设施建设问题,文中指出:“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就没有长久的和谐。”2018年,《民族团结一家亲》一文讲述了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各族人民形成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命运共同体的故事。文章强调:“共同富裕路上,一个民族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掉队。”[30]除了在系列纪念文本中强化民众对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共同现实利益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外,标志性的纪念品也在强化民众加强民族团结、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知。新世纪以来的几次纪念活动中,中央向各自治区赠送了若干象征民族团结的宝鼎、牌匾、雕塑等礼物[31]。这些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象征物融入了民众日常休闲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体认。
3.纪念活动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既包括了各族人民创造的古代文化,也包括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纪念活动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众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传承中华文化而言,许多优秀的古典民族艺术形式,利用自治区成立的纪念活动,成功地扩大了影响,加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如《十二木卡姆》大型古典音乐套曲,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在1949年前处于几近失传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搜集整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周年之际,以曲谱形式加以出版。此后,《十二木卡姆》套曲以及吸取其精华而创作的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在自治区纪念文艺晚会上一再上演,让更多中华儿女了解到祖国的文化瑰宝。
除了传统经典外,也有不少新的艺术精品在纪念活动上大放异彩。如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诞生了彩调剧《刘三姐》,此后又出现了电影《刘三姐》、音乐电视剧《刘三姐》、新世纪实景山水剧《印象·刘三姐》等衍生作品。这些在“逢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展映的优秀节目,不仅仅是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播,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此外,自治区成立“逢十”周年发行的诸如《草原春来早》《亲人》《同心》等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优秀电视片,作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强化中华儿女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强化了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4.纪念活动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党的认同是实现其他认同的重要前提。民族自治区成立的“逢十”纪念活动,回顾党的历史伟业,宣传党的现实主张,加深了各族群众对党的过去与现实的了解,增强了对党未来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利用自治区成立“逢十”周年纪念活动回顾党带领各族人民的革命与建设奋斗史,加深民众对历史事实的记忆,激发了民众对党的感恩与支持。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国共产党所以发生,所以发展,所以没人能把它取消得掉,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要求有这样一个政党”[32]。
“要求有这样一个政党”,首要的是民族独立解放的要求。纪念文本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外反侵略、内反压迫的历史,如王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回顾了近代新疆的革命史并特别指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新疆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坚强领导者。新疆各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长期以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团结,新疆各族人民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33]除了纪念文本,文艺献礼作品也注重反映党领导各族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如2007年播映的电视剧《草原春来早》,描述了以共产党员云泽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内蒙古地区外抗日本侵略,内反旧势力的腐败统治,最终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实现民族解放的故事。纪念文本和电视剧以文字与影像等多种方式加深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和形象的认同。
自治区成立的“逢十”周年纪念,还突出宣扬党的现实主张,说明中华民族不仅是独立解放,而且其发展也“要求有这样一个政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34]。党的现实主张即不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自治区的相关纪念活动,无论是纪念文本中频繁出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还是中央访问团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注,以及文艺活动对“中国梦”的展示,都在阐述宣传党的现实主张。通过在纪念活动中的多次重申,这些主张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使命担当的政党,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光明未来的伟大形象。
5.纪念活动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认同。自治区成立的“逢十”纪念活动,突出了对党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度绩效肯定与制度理论意义肯定,起到了引导各族人民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动员效果。
一般而言,自治区成立的周年庆典活动,都会盘点自治区在党领导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所取得的成就,以具有说服力的数字来印证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自治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如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纪念文本《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胜利》,指出“与1965年相比,西藏农牧业总产值增长了89%,工业总产值增长四点八倍,商业零售总额增长四点六倍,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三点五倍,城乡储蓄额增长八点五七倍”;“在校学生比1965年增长87%”[35]。此外,刊发在同一版面的纪念文章还以记者“侧写”的方式描述了1965年陈毅元帅在拉萨扎西果园种下苹果树,以“绿化全藏此其初”“西藏的苹果”的隐喻手法指出西藏的巨大变化[3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日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施行的理论意义也得以提升,这一意义在自治区的纪念文本中一再呈现,加深了民众从思想高度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内涵。“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只有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格局中才能坚持得下去、完善得起来。”[37]“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根植于中国历史传统,契合统一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创举。”[3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39]。系列纪念文章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就与理论意义的一再展示,强化了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40]为了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列宁指出:“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完成的革命任务上。”[41]民族自治区成立的“逢十”纪念活动挖掘了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其目的在于彰显与传播历史事件的“当代价值”,号召人们为尚未实现的“历史使命”“革命任务”而努力。数十年来,每个“逢十”周年纪念活动主题的“当代价值”或有偏重,比如“逢十”周年纪念活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聚焦更多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纪念形式的变化、纪念话语与主题的侧重,纪念活动都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所展开的。
就理论意义而言,自治区成立“逢十”周年纪念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理论资源,可有效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活动也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纪念活动中的会议、报道文本、展览品、文艺作品、标语乃至网络参与方式都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氛围,极大程度上凝聚了人心,在各族群众中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切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