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川陕苏区精神的历史形成与当代弘扬*

2022-12-24 13:13李辰威吴仁明
关键词:苏区根据地革命

李辰威 吴仁明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①习近平:《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求是》2021年第17期,第4-20页。。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应对各种困难挑战,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形成了一系列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完成特定的历史使命,以历史时期、历史事

件或代表人物命名,由一个个具体精神样本连串而成、呈现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演进姿态的动态开放之精神集成。”②高振岗、王廷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筑的逻辑理路、共性特征及经验总结》,《理论导刊》2022年第04期,第41页。苏区精神(包括川陕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具体精神样本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动创先争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川陕苏区是苏区的组成部分,川陕苏区精神作为苏区精神的组成部分,有着苏区精神基本内涵的“共性”,同时,也具有独具地域特色的“个性”,是苏区精神“共性”与川陕地区“个性”的辩证统一。

当前,学术界围绕“川陕苏区精神”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川陕苏区精神内涵研究;2、川陕苏区精神与其他精神比较研究;3、川陕苏区精神价值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和党史研究领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究川陕苏区精神的研究较少,笔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结合党史材料,就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基础、弘扬途径进行探讨,以此丰富苏区精神研究,从而充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神内涵。

一、川陕苏区精神生成的客观依据

川陕苏区精神发源于川陕革命老区,生长于川陕两地,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与川陕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共同创建发展起来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的一个重要根据地。1933年,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川陕革命根据地,称之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①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附录》,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在唯物史观看来,一切事物的产生、存在、发展、消亡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并不是偶然性事件,也不是单单在头脑中凭空想象、捏造的,而是其内在的属性、外在的条件等多种因素汇聚在一起才能够发生的。川陕苏区精神同样不是自然产生,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其内在、外在等多种因素共同造就的,有其客观必然性。正是在多种客观因素的共同造就下,才能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并独具特点的川陕苏区精神。

(一)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川陕苏区的革命斗争与根据地建设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5页。。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要理解和解释川陕苏区精神,就首先要从实践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实践的实践性体现在“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③潘金刚:《科学真理的指引.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宣传教育读本》,.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5页。。川陕苏区精神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领域,其产生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这个促其产生、发展的实践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川陕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根据地建设的社会实践。

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下,红四方面军带领着川陕人民在斗争中谋发展,在困境中谋生存。1932年,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转入川陕地区,攻占了通江、南江、巴中以及大部分地区,各地区的苏维埃政权也相继建立。1933年初,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建立。随后,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之后又主动出击,在8月中旬到10月底,先后拿下“仪南战役”“营渠战役”“宣达战役”的胜利,歼敌一万余人。其后,蒋介石委任刘湘为“剿匪”总司令,对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六路围攻”,经过红军战士10个月的奋勇杀敌、浴血奋战,最终以“万源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敌军失败,大力巩固发展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红四方面军先后发起“广昭战役”“山南战役”,强渡嘉陵江,有力钳制了敌军对中央红军的围追堵截,策应了中央红军北上的战略计划。但由于张国焘长期推行“左”的错误政策以及对国民党旧军阀“川西会剿”的恐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四方面军最终放弃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苏区鼎盛时期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共建立20余个县和1个市的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由入川时的1.5万余人发展到8万多人,加上独立师,共有10万余人。①蒲东恩:《发生学视野下的川陕苏区文化探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04期,第12页。川陕苏区从1933年正式成立到1935年最终被放弃,存在的时间不到两年,面对数量多倍于己、武器装备强于己的敌人,中国共产党人毫不畏惧,英勇地带领川陕人民与敌人做顽强的斗争,开垦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沃土。这片革命的沃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川陕人民进行土地革命,给予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大力发展生产,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川陕人民进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给予农民从未有过的政治地位。对比解放前后,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政治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政策落地生根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实践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川陕人民在川陕苏区进行革命斗争与根据地建设的社会历史实践是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文化条件:巴山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川陕苏区以巴中、南江、通江为中心,主要位于四川北部、东北部以及与陕西南部的交界处,深受川陕两省优秀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滋养。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指出,“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页。,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川陕苏区特有的文化品格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巴山作为川陕苏区的主要辖区,对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川陕苏区以巴山文化为依托,以大巴山为标志的地域文化和革命战争年代不惧牺牲、艰苦奋斗的红色文化为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源泉,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乐观豁达为主要内涵的大巴山精神对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川陕苏区深受大巴山文化的影响,塑造了川陕苏区人民朴实厚道、吃苦耐劳、热爱劳动、不屈不挠的文化秉性。

红四方面军进川北之前,国民党对此地区的控制较为薄弱,长期由地区军阀控制,川陕人民常年遭受地主豪绅的剥削压迫,苛捐杂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之后,最初在川陕地区建立苏区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川陕人民普遍的认同和支持,党针对当地百姓政治觉悟较低、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大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使当地百姓了解红军——人民的军队、劳苦百姓的军队,认同革命——推翻封建军阀统治、解放劳苦百姓,树立理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真正民主的社会、捍卫苏维埃政权。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增强人民的政治觉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如开办列宁学校、苏维埃学校、农民学校、妇女学校、红军大学、团校、白区工作培训班、各种训练班、识字班;编写各类教材,新办各类报纸、刊物、画报;通过开会、演讲、谈话、挨家挨户走访、戏剧、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川陕群众普及文化知识,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使他们了解红军、了解革命、了解苏维埃,增强革命意志,自觉支持革命、捍卫苏维埃政权。“两年中,川陕苏区有近百万农民为战争服务,平均每人每月在十个工天以上,配合红军转战川陕二十余县。”③熊华主编:《川陕苏区历史研究论文集锦》,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44页。川陕军民团结一致、鱼水相依、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是革命红色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普及大众、百姓政治觉悟提高的重要表现。正是诸多优秀文化,特别是巴山文化的传承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合力催生了独具特色的伟大的川陕苏区精神,为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条件。

(三)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历史主体:党领导下的川陕人民群众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4页。在《神圣家族》里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并不是“历史”把人当做手段来达到自己。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川陕苏区精神源于社会历史实践,是通过川陕人民的实践才产生的,作为实践主体的川陕人民发挥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川陕根据地的建设,为保卫根据地更是不畏牺牲地和强大的敌人做斗争。

川陕苏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各种群众组织,有职工会、贫农团、赤卫军、少年先锋队、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童子团、工农检察委员会、政治保卫局、革命法庭、赤色民警、反帝拥苏大同盟、互济会、合作社等,这些群众组织各自发挥着一方面功能,担负着一方面的任务,虽各有不同,但其总的目标任务就是维护川陕苏区人民群众的利益,巩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例如,贫农团主要是结合雇农和贫农,联合中农、富农,对地主执行坚决斗争的组织。川陕农民过去是在川陕农村地区里最受地主阶级压迫的阶级,“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人多地少,长年饥饿,红军入川后,帮助川陕农民成立贫农会,坚决地同地主阶级作斗争。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更加坚定党的领导,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川陕苏区的建设中去。红江县涪阳坝老农回忆说:“红军到的那两年,生产特别好,落谷成秧都结籽,有的秧子连薅都未薅,谷子好得很,真是国正天心顺。”③四川省档案馆编著:《档案中的初心故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10页。通江县永安乡等地的农民因为分得了土地,.“他们起早摸黑地干活,两年内取得了两季大丰收,每年亩产300多斤。南江、巴中等县,1933年前,粮食亩产平均约百斤,土地革命后,亩产达到200至300斤”④林超、温贤美主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8年,第191页。。另外,在川陕苏区成立的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是劳动妇女维护自己利益进行斗争和接受教育的组织,“妇女干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以往传统社会下妇女政治地位低下的思想,提高了妇女的劳动热情和革命意志。此外,还成立了工农检察委员会,主要任务是拥护工农群众利益,检举和监督苏维埃机关一切行政是否有违反苏维埃法令和侵犯工农利益的行为,川陕人民通过工农检察委员会在检举、监督政府的行政工作的同时,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也促使各政府机关部门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完善自我。除此之外,赤卫军是工农群众保护苏维埃政权、维护自己阶级利益的武装组织,少年先锋队是工农青年半军事和青年文化教育的组织等等。

关于川陕苏区的经济建设,在川东北苏区就有工农银行、兵工厂、子弹厂、炸弹厂、脚码子厂、斗笠厂、被服厂、烟子厂、染房、铁厂、铧厂(制造农具)、制药厂、开盐井、煤矿厂、经济公社(国家商店)、工农饭店、工农税务局、合作社、工农药店等。它们的成立为保卫川东北苏区的工农红军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了川东北苏区人民的生活需求。

1932年到1935年期间,川陕人民在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成立了拥军委员会,领导了多次拥军活动。群众参与的拥军活动主要包括群众自行组织筹集衣物、食品等慰劳红军战士,做红军的后勤工作;发通告、发宣言,举行群众大会,欢迎红军,庆祝红军战斗胜利;在战场上,组织运输队、担架队、游击队;侦探敌情,抢夺敌人粮食,力所能及地破坏敌人的通讯工具、交通要道等;踊跃报名参军,为红军源源不断地补充兵员。南江县人们口口流传的《草帽子儿十八转》《拥护红军歌》等拥军歌曲,彰显了川陕人民作为历史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历史创造性的特点。

川陕人民作为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广泛参与到川陕苏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川陕苏区建设的“第一功臣”。.在建设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孕育出的川陕苏区精神,就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生动诠释。没有川陕人民的社会历史实践,就没有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成,更没有川陕苏区精神的伟大创造,正是有了作为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川陕人民,才有了川陕苏区精神的生动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川陕人民群众是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历史主体。

二、川陕苏区精神的唯物史观探析

川陕苏区精神生成的客观依据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底蕴,为研究川陕苏区精神提供了唯物史观的视角。川陕苏区的革命斗争与根据地的建设、巴山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川陕人民群众的主体参与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群众史观。对川陕苏区精神进行唯物史观探究,有利于增强川陕苏区精神研究的学理性。

(一)川陕苏区精神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这里,马克思阐明了唯物主义者两个基本观点:物质生产方式对于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制约作用,社会存在对于人们意识的决定作用。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②刘秀编著:《唯物史观的第一次系统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年,第36-37页。川陕苏区精神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一种社会意识,其必然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川陕人民开垦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实践过程。

考察人类的思想活动应当首先探究其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其中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肯定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川陕苏区精神是川陕人民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就是川陕人民在川陕革命根据地从事物质生产的实践、革命斗争的实践、根据地建设的实践。川陕苏区精神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不断地作用于人民的物质生活,推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向上发展。

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相互转换,促成川陕苏区精神与川陕苏区建设共同向前发展。川陕苏区时期,外有各反动军阀的威胁,内有张国焘机会主义错误,且当时川陕苏区物质资源匮乏,川陕苏区的军民靠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异常困苦的环境作英勇地斗争。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川陕人民在多方面各尽所能地支持革命,徐向前曾回忆道,川陕地区的广大群众踊跃报名参军,补充红军兵员,自行组织起游击队、赤卫队、别动队,配合红军作战,努力生产,节衣缩食,从财力物力上支援红军。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30页。正是川陕人民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定,才能有无条件支持红军、支持革命,克服万难建立起川陕革命根据地,才能在环境恶劣、物质匮乏的条件中不断发展、丰富川陕苏区精神;正是有了川陕苏区精神强有力的支撑,川陕人民才能保持强烈的革命热情,才能磨练无惧困难、无惧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正是有了川陕苏区精神对群众物质生活的反作用,才有苏区生活质量的提升,其中,最有力的表现就是川陕群众在苏区的粮食产量增多,民主参与意识提高。

(二)川陕苏区精神是群众史观的深度彰显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1-152页。这里规定了思想、精神上的生产者要是“现实的、实践的”人,随后,进一步阐明了历史是由“人们”所创造,“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8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了“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不是“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东西”,真正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是“各国人民的发展”。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38页。由此可以得出,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现实的、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现实的、从事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建设的川陕人民是川陕苏区精神这一观念、思想、精神的生产者,是对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体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作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川陕苏区精神是由川陕人民创造出来的,是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川陕人民在积极投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强了川陕苏区的物质基础,改变了从前物质匮乏的地区面貌。同时,在苏区建设的实践中,川陕群众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表现出川陕人民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与军阀的斗争中,川陕人民为保卫川陕苏维埃政权全力支持红军、支持革命战争,表现出来的彻底的革命性又丰富了川陕苏区精神的内涵。

革命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广大川陕人民对革命战争的支持,体现了川陕人民作为革命实践的主体积极发挥作用,为川陕苏区精神的塑造注入主体动力。在川陕地区直接进行革命战争的是红军战士,但红四方面军取得战争的胜利与川陕群众配合作战是有紧密联系的。徐向前在《巴山峰火》序言中谈到:“红军能从人川时的一万多人发展到后来的八万之众,能够粉碎敌人强大的军事‘围剿’,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是不可能的。”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30页。在红军同刘湘“六路围攻”的战斗中,广大群众自告奋勇在前线担任运送粮食及伤病员的工作任务,这给红军部队以很大的支持。此外,当时川陕苏区出现了非常普遍的“妻子送郎、父母送子”的场面,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儿女送进红军,为红军源源不断地补充了兵员,保证了红军部队兵员上的充足。从入川时的万余人发展到后来有十四万余人的红军部队,没有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红军是无法取得如此大的发展,革命战争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在每一个战斗中,群众自动节省粮食、蔬菜慰劳军队,青年人参加游击队,维持治安,老太婆、老头子们自动不分白天黑夜的给红军运粮。在打到达县的时候,随军的民工把兵工厂的大机器、所有的胜利品,在很不好走的道路上,都把它搬运回后方。”⑤四川省妇联达县地区办事处编:《达县地区妇运史资料选编.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部分》,1982年,第19页。川陕人民不仅是打倒反革命势力、捍卫苏维埃革命政权的直接力量,还是川陕苏区历史的创造者。川陕人民在保卫川陕苏区的过程中既显示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更深刻印证了群众史观。

三、新时代弘扬川陕苏区精神的路径探究

川陕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川陕人民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凝聚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川陕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作风,展现了敢于斗争、不惧困难的民族气节。新时代,弘扬川陕苏区精神,就要立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史观,以此来探究弘扬川陕苏区精神的实现路径。

(一)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结合

川陕苏区精神是川陕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创造出来的革命精神,蕴含了深刻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川陕人民群众在支持革命战争、保卫川陕苏区过程中发挥的主体作用。正是在川陕人民群众的不懈斗争下,川陕革命根据地才能更加巩固,革命战争最终才能取得成功。川陕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只有意识到自己是实践的主体,才能广泛参与到革命建设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川陕苏区人民群众的领导者,对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通过开展深入的土地革命、开展查田运动分配土地、春耕运动、反对浪费、有计划地发展合作社、积极开展肃反工作等措施,成功得到广大川陕苏区人民群众热烈的支持和拥护,使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川陕苏区人民群众的成功领导与有效引领。正是由于川陕人民群众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二者相互配合,才造就了伟大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才结出了丰硕的川陕苏区精神“果实”。

由以上史实可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想要丰富、弘扬川陕苏区精神,既离不开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从人民群众的角度看,想要丰富川陕苏区精神,就要继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川陕苏区精神的丰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续发扬川陕苏区精神,这就要求人人都能够了解这一段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史,“有所感、有所悟”,化为每个人的精神动力,以“主人翁”的意识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在实践中担任好川陕苏区精神的“传承人”,发挥好主体作用。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看,想要弘扬川陕苏区精神,就要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弘扬川陕苏区精神,我们党首先要培养一批专职的优秀的川陕苏区精神“宣传员”,为人民讲述好苏区故事、苏区精神。同时,我们党和政府也要当好川陕苏区精神的“继承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各项工作中,起到对人民的引领作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继续弘扬川陕苏区精神,践行川陕苏区精神的优秀品质。

(二)丰富川陕苏区精神的实践载体

弘扬川陕苏区精神,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才能更好发挥其内在的精神动力,使其能够高效推动社会的发展。川陕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苏区精神基本内涵的“共性”,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但对于川陕苏区精神内涵确切的表述,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学术界讨论的也相对较少,但就其基本内涵及特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主要体现为:不胜不休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牺牲个人的奉献精神、人民至上的为民精神、服从中央的大局意识等。弘扬川陕苏区精神,把握川陕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更重要的是充分运用各种实践载体,使川陕苏区精神更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保证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弘扬川陕苏区精神,要将川陕苏区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通过集体学习、集中讨论、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讲好苏区故事,传承苏区精神,依托各类特色活动,将苏区精神中优秀的红色品质融入到专题实践教育中。通过具体某时期某地方的党史故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苏区精神的认识,把苏区精神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广义上的苏区精神同具有地方特色的苏区精神结合起来。在开展川陕苏区精神教育的专题活动中,要讲好川陕苏区精神是从哪里来,讲好川陕苏区的生成逻辑以及基本内涵,使学习者能够达到对川陕苏区精神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第4-17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更好地弘扬川陕苏区精神。

弘扬川陕苏区精神,要依托当地的物质载体,将实践教学与其物质载体相结合,培养川陕苏区精神的感情认同。根据地博物馆、纪念馆、纪念碑等都是具有浓厚历史韵味的物质载体,在实践教学、党史学习中运用相关的物质载体,能使受教育者感同身受,更有真实感、沉浸感,也使得整个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当前川陕地区主要有川陕根据地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等。充分运用物质载体承载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探寻川陕苏区精神的生成逻辑和基本内涵。在深入对川陕苏区精神研究的同时,利用物质载体,进一步丰富发展川陕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鼓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中小学、高校、社会组织等前往博物馆、红军烈士陵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实地学习参观,为新时期川陕苏区精神发展提供实践主体,为丰富川陕苏区精神内涵提供新途径。

弘扬川陕苏区精神,要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加强川陕苏区精神的大众化宣传。新时期,网络新媒体平台成为了当今时代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较于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等,更具有实效性、针对性、趣味性。红色文化的传播、苏区精神的传播要面向大众,就要充分利用当今流行的网络新媒体,如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等。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开设川陕苏区精神栏目,编写优质文章,拍摄相关视频,以“讲好苏区故事,传递苏区精神”为主要目标,营造积极向上、清新良好、正能量的网络氛围。加强数字博物馆、云旅游等网络建设,丰富实践载体,为川陕苏区精神传播提供多元化平台。

(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为否定革命历史、否定领袖人物、否定英雄人物,即是否定崇高、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当性。”②刘建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札记》,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68页。当前,历史虚无主义也是阻碍川陕苏区精神发展的桎梏之一。具体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任意切割历史、拼凑历史,把个人的错误夸大,否定川陕苏区建设,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事业。例如,目前有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夸大张国焘的个人错误,片面地割裂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进而否定红四方面军在革命斗争中作出的伟大贡献和伟大牺牲,否定党的军队,否定川陕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革命史,否定川陕苏区精神……这些都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惯用伎俩。因此,弘扬川陕苏区精神需要时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随时做好与其作斗争的思想上、物质上的准备。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要肯定川陕苏区的革命历史,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的革命史观。历史虚无主义不能准确把握党史、革命史的复杂性,喜欢扎进历史的细节处,往往以片面狭隘的眼光去解读革命历史,造成了对历史的“肢解”,从而虚无川陕苏区革命史,以此来否定川陕苏区革命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当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要肯定川陕人民的革命奋斗史。川陕苏区精神产生的源头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川陕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对川陕苏区革命历史要有完整的、准确的把握,就要深度挖掘大量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各方面史料,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川陕苏区的革命实践。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要在坚持群众史观的同时,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红二一九军军长兼政委陈浅伦被反革命捕去后,对着敌人骂道“共产党人你们是杀不尽的”。临刑前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33页。红江县财政科长、赤北县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袁玉武,面对白军的“查红清乡”,下定“宁可掉脑壳,也不让县印和苏币落入敌手”的决心,嘱咐乡亲们“党的根本要坚持,党的秘密要保守,脑壳掉了没来头”,为保县印不落入敌人手里,携印藏匿于深山密林,最终病故。②政协南郑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南郑县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67页。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有无数这样为革命献身的英勇战士和人民群众,挖掘川陕苏区的红色故事,弘扬为革命牺牲一切的英雄事迹,推崇向英雄模范学习、向革命先辈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四、结语

川陕苏区精神作为极具地域性特点的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共性”与川陕苏区“个性”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具体精神样本之一。研究川陕苏区精神,对于推动当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来源于川陕苏区的革命斗争与根据地建设、巴山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川陕人民群众的主体参与,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川陕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凝聚的宝贵精神财富,有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是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是群众史观的生动诠释。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探究弘扬川陕苏区精神的实现路径,就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作用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坚持不断丰富承载川陕苏区精神的实践载体,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猜你喜欢
苏区根据地革命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苏区创业致富人
窗台上的妈妈
中国的出行革命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