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童威
(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作出实现“双碳”目标的中国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与提升能效、巩固提升碳汇、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行动,其中节能是减少碳排放和降低能源消耗总量最主要、最经济、最高效的方式。对于工业、建筑、公共机构、交通等重点用能对象,节能长期以来是非刚需行为,大部分用能单位无法充分意识到其深刻的战略意义和节能效率提升的现实意义,顾虑大于兴趣,节能服务行业整体规模较小。碳达峰碳中和的新目标为节能服务行业发展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给节能服务企业发展带来了最强的背书,节能服务产业也将逐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稳扎稳打再到跨越式发展的“三级跳”。
节能、新能源为现阶段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在求生存、谋发展的道路上必须通过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调查分析现状、评估研判未来,从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全局性、长远性的发展战略谋划和科学性、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实施,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赢得竞争优势,是否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持续创造效益,是否能够紧跟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行业发展的浪潮。
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简称ESCO)是指提供用能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设备采购、安装、调适)、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ESCO是以提供一揽子专业化节能技术服务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公司。
1.宏观环境分析
通过PEST模型对节能服务企业所处宏观环境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1)政治层面(Political)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到将持续推动重点用能领域加快实施节能改造,实现能效水平大幅提高;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新兴基础设施节能、提升节能管理能力;重点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领域提出指导意见,杜绝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并对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用能领域碳达峰行动提出明确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各省也陆续颁布各重点用能领域碳达峰行动的指导意见、实施意见及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国上下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节能降碳新局面全面打开。
(2)经济层面(Economic)
“十三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6%,较“十三五”GDP年均增速(5.37%)高约7.8%,发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十三五”初期,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目标是“截至2020年产值(6000亿元)比2015年(3000亿)翻一番”。由于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节能服务的对象或降低产能或将工作重点放到疫情防控上,给节能服务企业经营业务带来较大冲击,最终实现产值比目标稍低约1.4%,基本完成既定目标。目标截至2025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十三五”期间,社会资本拉动节能项目新增投资5748亿元,年均增速4.2%,投资强度基本稳定在3000元/吨标准煤左右。目标截至2025年,节能项目年均新增投资将超1500亿元。
(3)社会层面(Social)
截至2020年底,全国节能服务行业从业公司超7000家,从业人员达76万人,较“十二五”末年增速约26%。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体就业形势稳定。目标到2025年带动100万以上人员就业,持续为稳定就业、扩大内需、补齐短板做出贡献。同时,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逐步深入人心,国民教育、公益广告、文艺作品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将节能降碳的理念融入其中,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示范典型评选等主题活动持续开展,“节能降耗”、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4)科技层面(Technological)
节能服务行业产品和技术逐步由单一化走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发展,主要涉及的行业涵盖工业、建筑及交通用能系统。但基本节能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公用系统上,对生产工艺流程缺乏高效可行的节能措施,即便有融入一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素的产品或技术,但大多较为浅层。节能服务行业投资引导型的特质,导致节能服务企业在技术探索和研发上的功底不深。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为此也成立了绿色低碳产业研究中心、重点试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碳中和研究院等机构,推动新型节能降碳技术开发和应用取得突破。
2.行业环境分析
(1)新进者威胁
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7046家,“十三五”期间新增1620家,由于节能项目大多技术先行,具有一定专业壁垒。新进市场的企业基本以某些节能技术或产品切入做专做精,成熟一项再发展一项,品牌效应需要时间积淀,故新进者对行业竞争环境影响不大。
(2)同业竞争
节能服务行业形成以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为核心力量的节能强省逐步向其余省份导入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态势。由于节能项目具有以客户需求定制解决方案的特点,尤其工业领域,各用能单位生产工艺各不相同,难以实现按部就班。故较之大多数行业,有一定差异性,竞争相对良性。
(3)替代品威胁
节能服务行业非某类同质化产品进行更新替代,是根据用能单位特点,挖掘节能空间,匹配相应的节能技术,形成非标准的定制化方案,最终实现节约能源消耗。既有某一项专业技术的应用,又有多种专业技术的融合,即便是节能原理相同,实施流程普遍各有特点,故基本没有完全可替代的产品。
(4)客户谈判能力
客户对象不同,其对于实施节能项目的关注点也不同。例如,公共机构类客户,其关注点除了节约能源费用,重点在于为碳达峰做出贡献,故其只需关注在不影响现有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有能源费用降低即可,至于如何节能改造,并不非常重视;但工业企业类客户,其关注点在于考虑节能技术对生产工艺是否有影响,能够降低多少能源和运维费用。
(5)供应商谈判能力
设备供应商差异化不大,价格相对透明,谈判空间较小;技术供应商则根据其实践案例的经验成熟度、对项目实施过程成本的管控及某些产品的集采优势,项目报价有一定弹性空间。例如,具有算法支持的能源控制平台,为非标定制化产品,供应商技术壁垒高,利润空间大。
1.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主体活动中,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三个环节属于节能设备生产企业的主要活动,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环节为大部分较大规模节能服务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环节,从设备供应和专项技术转向侧重市场开发和运营服务,通过投资、运营、服务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项目规模成倍增长,合同能源管理也逐步成为业主认可、资本认同、节能服务企业受益的行业通行商业模式。
同时,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人力资源、技术、采购等环节通力协作,为节能项目实施各流程形成体系,为节能服务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核心竞争力分析
节能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资源整合、运营管理、资本运作和技术应用四项能力。
第一,在资源整合方面,用能单位节能需求具有很强的差异性,节能服务企业都融入创始团队的基因,无法满足不同的用能单位几乎都不相同的节能需求;用能单位同样希望节能服务企业能够提供一揽子服务,故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在运营管理方面,节能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且有较深的项目实践经验,将原有的项目设计理念向节能层面靠拢,挖掘与项目现状相契合的节能空间,培养和引进有热情、有高度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第三,在资本运作方面,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节能服务企业资本融通能力要求较高,且项目回款周期与用能单位的信誉、背景和经营情况紧密相关,节能服务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企业在项目落地前的风险识别、评价、应对以及现金流保障措施非常重要。
第四,在技术应用方面,节能新技术的成功实施是经过大量项目实践印证的成果,一家节能服务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毕竟有限,很难每项技术都养一批团队,节能服务企业通过相关领域技术应用的模式,为用能单位匹配最佳解决方案,且能根据技术发展更新迭代,业务范围明显增加,企业效益显著提升。
节能服务企业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节能设备制造商,基于设备本身结构、工艺、品质等改良,实现新旧设备替代后的节能。例如,空调机组中的普通螺杆机和磁悬浮离心机;第二种类型是节能技术支持商,经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实施环节,通过提供设备、材料、人工实现工程验收;第三种类型是独立的节能服务商,无生产设备也无技术研发和实施团队,以客户节能需求为导向,整合和应用各项技术支持商完成节能解决方案,模式相对轻资产,重在投资和运营。
1.节能设备制造商一部分采用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加强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内部成本控制,实现规模化高效生产,产品单位成本降低,在行业内成本领先;另一部分采用差异化战略,在产品某项功能、技术应用上部分创新,实现能效提高、寿命增加、运维成本降低等。
2.节能技术支持商通常采用差异化战略,通过在项目实践中摸索和迭代技术,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定制相应专业技术解决方案,并让节能效益通过设备选型设计、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存在高能耗的原因等分析逐一提出解决方案,以工程形式交付成果。
3.独立的节能服务商一般采用集中战略,通常以某个具有一定节能空间且有相应成熟技术支持方的领域切入,以市场拓展和关系资源为核心,以资金融通和风险评估为保障,通过几个典型案例逐步在区域形成规模复制,形成良好的口碑转介绍方式,一旦在某个区域形成知名度,后续业务便水到渠成。一个领域业务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后,开发第二板块业务,同样通过与设备供应商、技术支持方、中介渠道形成战略联盟结合自主开发的方式,逐步实现该领域节能品牌标杆。
节能服务企业制定战略主要依托于创始人对企业愿景的定位,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能够为用能单位以哪种角色贡献哪些价值。明确了“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路线图后,决策层应自上而下层层灌输战略思想、执行步骤、岗位职责、可能存在问题和拟解决方案,做到上下一盘棋,群策群力。鼓励团队成员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勇于思考、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成为各自负责板块的专家。
节能服务行业技术先行,技术团队需明确企业拳头技术,做专做精,从项目调适和运营过程中复盘优化,精益求精,在不影响用能单位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量最大化;业务团队需精准定位重点类型的用能单位,不同应用场景的业务模式基本不同,需要在熟知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口碑积淀;人力资源、财务、投融资、行政团队需为企业业务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人才、风控、资金和后勤保障,流程化、体系化地打造出一支可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执行团队。
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路线偏移、团队各执己见、斗志削弱等阶段性低迷现象,关键点在于团队成员出现上述情况都是以为了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为出发点,觉得节能服务行业前景光明、企业领导人有格局、团队战斗力十足,那么一切暂时的异议都是可以缓和调整的,奔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出现的问题都是在一步步实现战略目标。节能技术和商业模式随着项目实践不断总结,动态更新迭代,需要从业者有强大的自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战略执行力,促使企业战略目标执行过程在动态调整中坚定前行。
节能服务行业侧重以用能单位为中心的服务,目的为用能单位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运维成本和积累碳配额,同时响应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最终实现节能服务企业效益最大化。各团队工作标准需以目标为导向,制定负面清单制度,不应为了绩效考核而套指标,而是有清晰的工作节奏和方向,从目标有章可循倒推执行步骤。
节能服务行业属于新时代的朝阳行业,工作成果相对容易体现价值,并得到市场印证。除了后勤保障的职能部门处于日常考核以外,业务工作成果无非为业务量和业务品质,技术工作成果便是技术方案认可度和项目实施成功情况;财务工作为企业成本效益控制与筹划;投融资部门为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资金融通,分别各自把握好以上两个核心点,其余属于日常基本品行考核。
工作过程自然存在林林总总的障碍,企业需要配备一位战略执行监管者,动态跟踪各部门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反馈与战略目标出现偏移的现象。例如,业务开发过程中一个现象,谈起节能,感觉各行各业乃至家庭生活都息息相关,哪里都能节能。但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可实施的节能项目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能够应用自身企业技术挖掘出节能空间;二是用能单位资质信誉好;三是项目投资回报率达到企业标准。业务人员开发的客户与企业定位范围内的客户不同,会出现项目边际成本较高,即便能够赢利也后患无穷。
综上所述,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节能服务企业发展迎来战略发展良机,节能服务企业应客观全面地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制定、实施和控制企业发展战略时应做到定位明确、执行到位、规范妥当、顺势而为,促进企业取得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