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杭州安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400 )
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仍不少,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了企业对国内外急剧变化经济形势的适应,也严重拖累了企业的发展。
我国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很多都是家族企业或者几个好朋友合作经营。这些人大多文化水平、素质和经营理念参差不齐,良莠不齐,相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营观念还比较落后,管理能力仍较为低下,而且这些企业大部分都靠人管人,缺少规范的制度建设。搞“一言堂”,任人唯亲,以血缘为纽带,让家族内部人员把持管理层,搞家族式管理的现象甚为普遍。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人才难以被重用,人才不能被重用,自然就会跳槽流失,而想要让企业得到持续发展,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民营中小企业缺少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企业内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在创业初期一般只是设立了一些必要的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并不够,也没有去营造相应的内部控制环境,使得这些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从一开始就不规范,部门设置不合理,这些部门如在工作时碰到失误,处理起来往往也是不科学的。
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由于最初体量和业务量不大,基本上企业的管理都是偏向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一体,很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一部分民营企业可能因为当时企业管理者能力较强,顺利发展起来了,但由于企业长期都是该管理者当权,所有重大决策都由该管理者做出,这样即便后来企业做大了,该管理者还是不愿放权,也就谈不上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如果想要大力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非常重要。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最初都认为给自己的企业做风险评估,是很不吉利的事,没那个必要。当然也就对风险评估不是特别重视。客观上看,也有很多企业因为本身规模小,人才不足而没有识别和分析风险的能力,同样谈不上对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估,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仅仅采用单一的定量方法,导致风险不能得到及时识别。不少企业在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控制目标不明确,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内控问题。
意识决定行动,民营中小企业若想不断提升内控成效,需要持续强化自身内控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管,应充分认识此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并不断优化企业内控制度,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将内控制度贯穿于企业各个经营环节,予以坚决执行落实。为树立良好的内控意识,民营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内控宣传,宣传过程中,应遵循自上而下顺序,高管以身作则,使全体员工均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其次,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分权意识,防止存在一人独断的情况。再次,企业应尽可能对家族管理意识进行弱化,防止由于家族控制严重削弱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无法真正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最后,为员工创建良好内控平台,充分发挥人才潜力和积极性,提升内控水平。
第一,资金控制行为。民营中小企业开展投资行为时,通常会因为人员经验、专业知识不足,使企业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因此,企业不能仅将关注重点放在高收益上,需要进行风险与收益的合理匹配。企业制定投资方案时,应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对资金进行科学配置,合理选择投资项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保投资规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保证企业既能获得良好收益,又不致面临较大风险。选择投资项目时,需要与主营业务相结合,对高收益高风险项目,应谨慎选择,若有必要,应向外部专业投资者咨询。对于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不具备较大的资金规模,所以需要重视资金控制行为,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保证筹资成本的合理性。资金营运中,企业应确保资金平衡,实现资金营运全过程管理,合理配置资金流数量及时间,并且,应对资金使用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查,重点分析资金预算的完成情况,如果发现异常,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处理。第二,资产保护控制活动。民营中小企业应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重视各项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对于资产管理薄弱环节,及时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企业固定资产而言,完成验收及登记造册后,民营中小企业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固定资产投保制度,保证固定资产投保政策的严格执行,投保范围合理。同时,还应分级管理固定资产,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规范,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设备良好运转。构建出完善的固定资产盘点以及处置制度,避免出现资产流失问题。第三,预算控制活动。民营中小企业,若想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应明确自身总体经营目标,并将其细化分解,立足企业特点,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完成后,应重视预算的良好落实,避免形式化。预算执行环节,根据预算授权审批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集体决策,企业财务部门应做好财务监督工作,强化资本及成本支出审核。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若想获得良好的内控水平,需要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促进内部控制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第一,民营中小企业应结合经济市场需求,形成完善的内部结构,构建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同时按照公司法,明确各层次业务及权利,实现相互制衡、相互促进,防止出现权力集中情况;第二,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对内部机构加以完善,清晰部门职责,防止出现职责不清的情况;第三,构建内部审计机构,避免舞弊行为的出现;第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聘用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升内控人员的综合水平;第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民营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出与自身发展相符合的核心文化,管理人需要重视文化建设宣传,发挥出自身作用,引导企业全体员工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良好发展。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会面临风险问题,通常情况下,风险具备影响深远、不易被察觉等特点,所以,民营企业需要强化风险识别,通过提升风险识别效率,及时找出企业内控工作中的潜藏风险,提前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问题的不良影响,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自身不具备较多的公司资源,需要结合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程度,详细划分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处理风险问题。如果风险等级较高,企业需要在统筹分析下,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中,民营企业应通过外部审计引进,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因为民营企业自身属性,国家审计制度只能够规范指导其内部审计工作,并不能对企业产生较大约束,企业若想将内部审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根据国家现有制度,制定出与自身情况相符合的审计制度。在确保内部审计人员良好落实规范制度的同时,还应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对于企业审计人员,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建议,良好发挥出自身服务职能,还应将自身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当内部审计人员发现组织人员存在问题时,管理层人员应维护审计人员权威性,要求组织对人员做出调整与改进。企业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自身专业素养加以强化,开展审计工作时应具备较强的目的性,不可随意进行。除此之外,民营中小企业应定期聘请外部审计事务所,做出全面审计,及时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意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
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中,民营中小企业应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活动流程执行力,通过职务分离的方式,使货币资金更加安全,在业务执行、记录以及核实上,需要安排不同人员负责,明确各层级员工的职务权限。如果处于下面层级的员工需要进行自身权限外事务的处理,应向上级领导提出申请,获得审批授权后,才可开展具体的工作。虽然授权审批工作的落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流程与时间,但也可因此对各个员工的职责范围进行有效划分,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情况。企业管理人员在事务处理环节,通常会发现企业内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对控制活动流程加以完善与优化。内部控制活动流程的良好落实会对管理层计划的有效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日常工作环节,需要强化企业所有人员对内控流程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防止流程过度增加,使员工出现抵触情绪,保证内部控制活动流程的良好落实。
信息化环境下,民营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应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与落实,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信息公布平台加以完善,通过该平台的良好应用,可以使企业员工更加全面对企业发展要求进行了解,以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良好流动,消除信息交流阻碍。其次,对企业信息反馈平台进行完善,使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反馈平台发布内部管理意见与建议,从而有效调整及优化企业原有制度,实现内部控制模式的不断创新。最后,构建原始数据资料库,并保证数据资料库的安全性,可以将各种管理数据保存其中,防止出现数据丢失问题,使企业面临较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民营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企业管理层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及其优化工作,这对保障民营中小企业持续发展、防控风险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成效,民营中小企业需要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行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引进外部审计,强化审计职能;提高内部控制活动流程执行力;建立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工作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