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治理”理念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

2022-12-23 13:10江苏省民政厅
中国民政 2022年19期
关键词:精准机制社区

☉ 江苏省民政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近年来,虽然各地在城乡社区治理方面探索了不少经验做法,取得较好成效,但在治理架构、制度规则、治理方式方面仍存在不适应、不协调问题。审视反思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问题,我们认为,树立“融治理”理念,积极探索社区“融治理”方法和路径,是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社区“融治理”的概念与内涵特征

所谓社区“融治理”,指的是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着眼打破思想樊篱、路径依赖与资源约束等困境,秉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总体要求,通过创建和运用社区治理相关制度机制,有效整合社区、政府、社会等方面的治理力量、手段、资源,构建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主干、多方高质量协同的社区治理体系,实现社区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服务。“融治理”其内涵特征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主体融合、机制融通、资源融聚、方式融汇”。主体融合,即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基层政权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力量等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组织、民政、政法、农办、住建等部门政策相融、工作嵌合、同频共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机制融通,即坚持党建为核、自治为本、法治为纲、德治为根、智治为翼,构建党建引领的“四治融合”机制,创新“五社联动”融合机制,完善日常治理与应急治理衔接机制。资源融聚,即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整合优化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类资源配置,下沉配置到城乡社区、网格直至楼栋院落,健全新时代群众工作体系和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及时发现群众“急难愁盼”,精准高效开展治理服务。方式融汇,即坚持基层党建创新与治理创新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居民群众和社会参与,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创新的源头活水。

贯彻社区“融治理”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一是坚持为民宗旨。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区治理的根本目的和治理追求,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社区治理的首要标准;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做到治理过程由群众参与、治理成效由群众评判、治理成果由群众共享,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突出系统集成。将社区治理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系统分析、预测、评价社区治理的形势任务与治理成效,统筹运用各类力量、方法手段和治理资源进行综合治理,推动达成高效优质治理。注重综合集成社区治理信息系统,加强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整合数据资源、优化运转流程,推动社区治理信息系统各模块互联互通和集成运用,为各类主体参与治理服务提供高效平台。

三是强调基于实效。克服社区治理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针对社区治理工作实际,注重减少社区负担、简化工作流程,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实现社区的高效治理,防止空转空耗。基于实际效益推动和评价社区治理工作,积极构建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导向的考评体系,推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和群众满意度提升。

四是注重精准施策。在总体治理体系框架下,注重分类治理,注重依据各种类型社区的不同禀赋,开展差异化、精准化治理。注重精准治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治理数据赋能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的科学性、精准度。注重问题导向,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精准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整体提升。

推行社区“融治理”应健全六项机制

一是健全社区“大党委”牵头的党建引领机制。推行社区“大党委”制,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区域联动、整体互动的工作格局转变。创建“三张清单”工作机制,通过将“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对接,形成符合社区实际的“项目清单”,提高服务项目的精准性。构建常态运行机制,做到年初有任务、季度(半年)有例会、年度有总结,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建立考评激励制度,将社区“大党委”工作纳入对政府、社区和辖区单位的年度考核,作为评先评优内容,充分调动乡镇政府(街道党工委)、社区和辖区单位的积极性。

二是完善以“五社联动”为主的多方协同机制。建立资源整合对接机制,通过制定标准、购买服务、建立基础平台等措施进行顶层设计规划,积极引导多方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加强多方主体服务能力建设,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推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完善社区慈善供给机制,建立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挖掘潜力、服务社区。强化居民群众参与治理,以制度框架规范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促进实现社区居民参与的制度化系统化,推动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

三是深化以自治为主干、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促进的治理机制。注重构建融合型治理队伍,以“精网微格”建设为依托,统筹运用和系统发挥社区自治、法治、德治队伍的作用。推动自治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探寻“三治”融合新路径,探索建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进社区的新机制,探索依托基层群众自治平台建立社区道德评议机制,探索利用法治化手段培育壮大社区微型自治组织,提升综合治理效益。

四是完善促进社区“融治理”的综合支撑机制。统合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统一规划,优化提升社区治理信息系统,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统一规范与共享;拓展智慧化应用场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互联网+社区便民服务”,推动“互联网+居民自治”,提升社区治理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统合强化服务网络支撑体系,打造系统集成的“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家门口”服务标准化建设,建设高质量的多样态社区服务体系和网络。夯实智力支撑体系,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构建全科社工聘用、管理、培训、考核、薪酬管理体系,建设服务群众的专业化全科社工队伍。

五是构建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改变考评导向,以居民满意率和为民实事的落实率为考核导向,构建考核指标体系。改善考评方式,由镇(街道)统一归口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将居民群众评价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改进考评激励,构建“征求意见建议—科学考评—精准反馈—整改落实—群众知晓—满意度提升”的工作闭环,建立完善整改促进机制,并将整改情况纳入次年考评,推动形成聚焦居民需求、改进工作作风的良性循环机制。

六是建立以“一把手工程”为标志的党委政府统领保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县(市、区)成立基层治理委员会,切实形成一把手总负责、抓统筹,分管领导抓协调,部门抓落实的组织体系。强化常态推进,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导、年底有讲评。加强统筹保障,重视并抓好社区治理队伍培养与提拔使用,完善社区干部考核激励办法,做到评价有标准、晋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加大领财政资金保障统筹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猜你喜欢
精准机制社区
社区大作战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