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里地区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2-12-23 07:55索朗杰布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布鲁布病氏杆菌

索朗杰布

(改则县农业农村局绒山羊良种扩繁场,西藏改则 859200)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家畜中牛羊传播最为严重,极易造成畜牧业经济损失,同时存在畜牧养殖从业人员及基层动物防疫员面临感染风险[1~2]。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和宣传工作,指导养殖户健康养殖。

1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概述

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特点为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感染畜的排泄物、污染草场,水源进行传播。其特征是牲畜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临床表现为流产、不育、睾丸炎、附睾炎和关节炎等。人类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发病时全身困倦、四肢乏力、丧失劳动力等,可间歇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状况。

1.1 布鲁氏杆菌的发病机理

牛羊布鲁氏杆菌主要在患病的出生体内存在,可以随着胎衣、流产胎儿、乳汁、生殖道分泌物、脓汁等排出体外,会对周围环境、饮水、饲料产生污染。由于易感的羊、牛在间接或直接接触病原菌后,病原菌会通过黏膜、口腔、皮肤或交配的方式进入牛羊体内,并形成潜伏的状态。在牛羊的身体受到不良刺激,出现抵抗力降低或者病原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进入大量繁殖的阶段,进而感染脏器,导致疾病发生。在牛羊布鲁氏杆菌传播过程中吸血昆虫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3~4]。

1.2 病原

布鲁氏杆菌主要可以分为6 种,分别为犬、绵羊、沙林鼠、猪、羊、牛布鲁氏杆菌。经过研究,我国已经发现牛、羊以及猪的布鲁氏杆菌。布鲁氏杆菌不产生芽孢,呈现细小的球杆状或短杆状,在兰氏染色中呈现阴性。布鲁氏杆菌中对各种射线、紫外线、各种常见的消毒剂以及热都很敏感,经过1 h 阳光直射,70℃环境下10 min 内可以被杀死。在腐败病料中也会快速失去活力,可以使用常见的消毒剂将其杀死,对化学药物以及抗生素具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但是对干燥及低温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1.3 流行病学

布鲁氏杆菌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在春末夏初的时间内最容易爆发,经常发生以及流行的地区有半农半牧、牧区,农区,城乡集中规模化牛、羊、猪的养殖场以及散户养殖等。自然病例中主要在绵羊、牛、山羊以及猪中较多,其中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的概率最高,其次是牛、猪。人类感染布鲁氏杆菌的概率也较高。母畜的感染布鲁氏杆菌概率高于公畜,成年的家畜比幼畜更加容易感染[5~6]。

布鲁氏杆菌的主要传染源为带菌的动物以及病畜,布鲁氏杆菌主要存在与流产母畜的阴道分泌物、流产的胎儿、羊水、胎衣,公畜的精液中,经过与病畜流产时产生的排出物或者乳汁,交配等活动会造成传播。布鲁氏杆菌会呈现地方性的流产,在新疫区中会存在大批的妊娠母畜进而出行流产,在老疫区中流产的情况减少,但是家畜中子宫内膜炎、关节炎、屡配不孕、胎衣不下、睾丸炎等症状增多。

妊娠母牛中流产症状最明显,一般在妊娠后5~7 个月发生率较高,在流产前阴道的黏膜会出现潮红肿胀,还会出现粟粒大红色的结节,还会出现乳房肿胀、阴唇肿胀,出现软弱胎儿、死胎等症状。很多母牛在流产后会出现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阴道中出现红褐色污秽恶臭液体的情况,可以持续2~3 周,或发生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长时间不愈的情况。没有妊娠的患牛会出现局部肿胀、关节炎。患病公牛会经常发生附睾炎、睾丸炎、局部肿胀、关节炎等[7~8]。

在患病妊娠母羊中发生的主要症状为流产,一般在妊娠后的3~4 个月,在流产前的症状不典型、不明显。有些病羊在流产前的2~3 d,会出现精神沉郁、胃肠迟缓等症状。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喜欢伏卧,体温升高,饮水欲望提高,阴道中流出黏性的血样分泌物、黏液性分泌物。有些患病羊还会出现关节炎、乳腺炎、支气管炎、滑膜炎等。患病的公羊会发生多发性关节炎、附睾炎、睾丸炎等。有些绵羊在患病后会出现不育、附睾炎等。

1.4 诊断方法

1.4.1 临床诊断

在患病妊娠母牛,在妊娠6~8 个月期间很容易出现死胎、流产,弱胎的情况,在流产后还会排除一些棕色恶露或者污秽灰色恶露。有些还会出现子宫内膜炎、胎衣滞留、阴道中注出不洁的棕红色的渗出物的情况。在病菌损伤乳腺后,会出现泌乳量降低,甚至会发生乳汁变质、丧失泌乳功能或者乳房硬化,还会出现关节炎。在公牛患病后会出现附睾丸炎、睾丸炎。在患病妊娠羊在流产后,会出现滑液囊炎、关节炎,甚至会出现跛行的情况。患病公羊会出现睾丸炎。患病的母猪会出现不孕、流产、子宫炎,死胎以及弱仔等症状。患病的公猪很容易出现附睾炎以及慢性睾丸炎[9~10]。

1.4.2 病理诊断

牛羊的布鲁氏杆菌的病理变化主要在母畜的子宫内中发生,会出现子宫的胎膜、绒毛坏死、水肿,公畜出现化脓性坏死的附睾炎以及睾丸炎。在感染布鲁氏杆菌后,有些组织会出现细胞增生。流产的胎儿中存在肝脏坏死灶、脾以及淋巴结肿大、败血症变化,肺常见支气管肺炎。

1.4.3 血清学诊断

在牛羊布鲁氏杆菌感染者中诊断中可以应用血清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还可以应用抗球蛋白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1.5 危害

1.5.1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

在布鲁氏杆菌侵染牛羊后,会对牛羊的生产发育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还会对养殖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造成养殖场的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中畜牧业的发展,布鲁氏杆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多,需要使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以及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果无法及时治疗,疾病会转变为慢性,具有很高的复发性。通过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可以促进早期患病的牛羊恢复健康。在诊断过程中将采集血清送到实验室中。患病牛的睾丸中很容易发生炎症以及组织坏死的情况,怀孕的母牛中重点病变的位置在子宫中,子宫的绒毛以及胎膜会出现水肿以及坏死的情况。有些患病羊的背部会呈现弓形、变瘦,精索以及阴囊肿胀。患病的母羊经过检测出现乳腺炎、阴道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的概率较高[11]。

1.5.2 发生率较高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被感染的牛羊以及患病的牛羊,其中性成熟的牛羊的发病率超过幼牛羊崽。健康的牛羊在与患病牛羊接触或者与被污染的饮用水、饲料接触后会感染疾病。如果养殖工作人员没有做好保护措施,与患病牛羊的排泄物或者分泌物接触,也可能会出现布鲁氏杆菌病。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呈现地方性流行,大规模爆发的原因与引种贸易具有重要的关系,会出现局部流行的趋势。

1.5.3 没有季节限制

布鲁氏杆菌病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没有季节限制。在动物生产期间的发病率最高。初产的动物中出现布鲁氏杆菌病的概率较高,在怀孕后很容易发生流产。由于交配,导致动物之间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潜伏期达到15 d,有些患病牛羊的潜伏期可以达到1 年以上,甚至还会动物在患病后会到自然死亡后才发作的。患病的家畜在发烧后,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传染,进而造成大量的牛羊的死亡,增加养殖场的损失,甚至会出现人畜共患病的情况,对养殖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和检疫工作不到位

监测工作不到位,由于该人畜共患病的引起死亡率低,潜伏期较长,无特殊临床症状等原因,养殖户及防疫人员不重视,常常误诊为常见病。不重视,甚至不采取任何防控、自我防护措施造成养殖经济损失及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疫病防治部门对监测工作不重视,检验检疫工作严重滞后。在我地区因缺乏规范的政策法规约束,群众对检验检疫认识不足,牛羊交换频繁,私自引种现象较为突出,导致感染率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布病防控成效。

2.2 养殖人员防控意识淡薄,感染源难控制

布病的感染途径为直接接触感染畜,包括接触流产胎儿,羊水、分泌物、带菌皮质等。目前我地区养殖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为低下,布鲁氏杆菌病防控意识较为淡薄,在牧区百姓缺乏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常识,带菌动物尸骸、皮毛污染草场、水源,以及长期形成的饮食生活习惯和人畜共用一个水源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受地理、环境影响,牛羊饲养周期长,感染的同群牛羊不能同进同出淘汰,存在较强的“惜杀惜售”观念,牧区基础设施简陋,缺乏防护用具、防护品(消毒,手套等)无法满足从业人员出勤处置的防护条件。增加从业人员的感染的风险,造成后期防控工作一定得困难。

2.3 忽视免疫接种,缺少冷链设备

布鲁氏杆菌病的免疫接种常常被忽视,一是布病是我国二类动物传染病,不在国家强制免疫的范畴。牧民对频繁接种疫苗排斥心理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布病监测工作不到位造成健康畜和感染畜分布及群体不明确。二是动物防疫人员的服务半径大,防疫工作量大,缺少免疫接种辅助人员等原因,达不到“应免尽免”免疫接种要求。三是疫苗的储存条件的严格,牧区无法实现疫苗的冷冻储存,从而影响免疫效价和防控成效。

3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对策

3.1 加强布病监测和检疫工作

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制定可行的布病监测、处置计划,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学习先进的技术为支撑,每年从组、村、乡逐步扩大的监测范围,坚持“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和“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四不准,一处理”防控原则,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检验检疫工作,严管疫区牲畜的流动,加强宣传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群众坚持自繁自养。加强产地检疫力度,杜绝违规开证、杜绝隔山开证,确保产地检疫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2 加大宣传力度,切断传染源

提高全民的防控意识是布病防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各级政府及卫生、农业单位防疫部门联防联控,加大对布病防控的宣传力度,强调该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畜牧业及危害。引导群众改变生活中陈规陋习和饮食习惯,做好科学的自我防护,树立好“要你防控到,我要防控”的防控意识。规范病死牛羊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必要时政府层面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养殖户无害化处理,即有效切断传染源又能更好保护草场及水源。

3.3 加强免疫密度,解决“疫苗冷链”

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感染较为严重的乡镇、村居牛羊布病的免疫列入强制疫苗范围。充实强化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压实县乡责任实行技术人员包村、包组的工作机制,“早部署、早动员”确保免疫密度。疫苗冷链工作到不到位直接影响免疫效价,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疫苗冷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保障疫苗储存规范,接种有效,提高布病的防控成效。

3.4 坚决执行扑杀以及检测综合的防疫措施

根据目前的医疗技术很难彻底治愈牛羊布鲁氏杆菌疾病,在养殖户中如果出现布鲁氏杆菌的牛羊,需要立即动员养殖户实行扑杀,预防疫情会出现扩大的情况。在养殖场中普通牛羊需要根据20%标准实行抽样的检查,一旦在牛羊中出现患病的征兆,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理,还需要对剩下的牛羊使用严格的隔离检查,扑杀阳性个体。在疫区中,需要加强检查力度以及检测频率,进而有效控制疫情,直到不会再检测出阳性结果后,才能解除疫区的牛羊隔离状态。

3.5 加强外来牛羊的检疫控制

布鲁氏杆菌病主要以预防控制为主,畜牧管理部门中需要高度重视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针对外来的牛羊肉制品、牲畜等进行有效的免疫检查。禁止采购疫区内的牛羊肉制品以及牛羊。如果发生有外来患病的牛羊,需要立即灭杀,如果有外来患病的牛羊肉,需要立即进行销毁以及无害化的处理,预防布鲁氏杆菌病会对当地的牛羊养殖造成严重的影响。

3.6 加强饲养管理以及消毒的工作

在布鲁氏杆菌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养殖场中加强饲养管理以及消毒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布鲁氏杆菌病预防以及控制工作中,加强养殖环境消毒,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清洁工作,使用适量的漂白粉或者20%的石灰乳使用高压喷洒消毒,可以预防病菌的出现。

4 结束语

布鲁氏杆菌病防控是国家生物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影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加大布病监测力度、规范产地检验检疫工作,加强布病防控宣传力度,调动基层一线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为发展本地区健康畜牧业和人民的生命的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布鲁布病氏杆菌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