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子之心立三尺讲台

2022-12-22 02:11岳炜鑫
江西教育B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李晓燕小辉衣服

岳炜鑫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李晓燕在一所乡村学校担任语文教师。每天早晨,太阳刚刚冒头,天还没有大亮时,她站在教学楼顶举目远眺,总能看见几个孩子排成一队,在田埂上拐来拐去,一路结伴向学校走来。为了求学,这些“小不点儿”每天要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

“真让人心疼啊!”这样的画面印在李晓燕的心上。她站在学校楼顶,久久地凝视着这些求学的孩子,暗暗地下了一个决心:要保护这些孩子,给他们爱,给他们希望,做他们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用爱托举留守儿童

刚参加工作时,李晓燕被分到鄱阳县谢家滩镇的一所完全小学。这所学校离镇中心有些远,上班第一天,她差点迷了路。加之环境简陋,与想象中大不相同,她不免有了些心理落差。最让她吃惊的是,一年级一个班里,居然一大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望着孩子们天真、懵懂又满含好奇与期待的眼神,李晓燕犯了难: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吗?我该怎么带好一个班?又该怎么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

谈及那时忐忑的心情,李晓燕笑着说,那正是她教师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关注的是“生存问题”。她告诉记者:“那会儿我最在意的就是学生喜不喜欢我,能不能接受我。他们的年纪那样小,人数又多,我真担心自己难以应对。”

李晓燕没有退缩,相反,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投入“战斗”。从家到学校骑车要几十分钟,为了减少通勤时间,她本可以住在温暖舒适的家中,却主动申请住校,搬进了学校条件有限的教工宿舍。“住校有助于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全方位了解班里孩子的情况。”她解释道,“而且,我也可以随时给学生补补课,能多补一点是一点。

就这样,李晓燕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特殊,她一路摸索,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李晓燕不无感慨地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乡村的孩子又十分调皮。那一年,我见识到了从教生涯中许多的棘手问题。”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她常常去留守儿童家家访,摸清问题根源;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她给学生做爆米花,请学生喝奶茶,给学生买奖品……

令李晓燕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名叫小辉的男孩。小辉天生没有耳孔,从小听力不佳。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对他疏于关心,竟一直没发现这个问题。小辉就这样长到了九岁,进了李晓燕的班,才被她瞧出端倪,她马上通知家长带小辉去治疗。经过治疗,小辉听力有所提升,但不能立即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话,说话也有些含糊不清。李晓燕很关心这个孩子,让他坐在第一排,每天连比带画,坚持不懈地跟他沟通。每天放学后,李晓燕会和他一起在教室里等家长来接,陪他聊聊天,听他说说话。一段时间后,这个“特殊”的男孩有了明显的进步,变得更加开朗、阳光了。

从教的第一年,是李晓燕教学的起点,她完成了教师身份的转变。每天清晨,她爬到学校的楼顶眺望远方,看见求学的孩子成排地从田埂上走过来,这样的画面总能触动她,让她觉得要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希望、更多爱。不久,她被调到谢家滩镇中心学校。几年之后,她再次与这些曾经教过的学生见面,没想到他们还记着她,都热情地跑来和她打招呼。

在批评中打磨教学

2014年,谢家滩镇中心学校举行了上饶市第十四届校本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教师来自上饶地区各个学校。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李晓燕第一次承担了示范展示课任务,她感到压力很大。当时的她非常年轻,才踏入教学岗位两三年,还是个教学经验不足的新老师。回想起来,那正是她教学之路的重要转折点。

李晓燕要上的课文是朱自清的《匆匆》。第一次试讲时,她请了好几位学校的老师来磨课,专挑毛病,不讲优点。一周后,又请他们来听改正过的课堂,大家“鸡蛋里面挑骨头”,把所有能改良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这样反复几遍。有个资深的前辈课后对她说:“每次听你的课,都和上一次有不同的感受。做得不错!”李晓燕深受鼓舞。

为了使课堂呈现效果变得更好,那段时间她经常外出学习,听其他老师的优质课。她还在网上找了很多示范课,一遍一遍地分析,寻找不同老师的切入点,总结优质课堂的要素,为此甚至“报废”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最开始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怎么上好一节散文课。”李晓燕回忆道,“有一次去南昌参加教师培训,展示课是《月是故乡明》,表达思乡之情。当时教室里人很多,连走廊上都坐满了人,讲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十分投入,大家听得眼泪直流。那次学习给我的触动很大,我借鉴了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在《匆匆》一文的教学中开始强调时间的流逝,推动课堂的情绪走向高潮。到了展示课的时候,《匆匆》这篇课文,我已经上了20多次了,最后获得一致好评,学生也大有收获。”李晓燕告诉记者,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被她“抓”来上过这堂课,到最后,很多学生对散文分析得头头是道,有学生甚至产生了写作的冲动,认为自己也能仿写出这样的散文。“这也是对我教学的肯定。”李晓燕自豪地说。

自那以后,大大小小的示范課、展示课总少不了李晓燕的身影。她潜心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打磨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突破自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李晓燕说,要取得教学上的进步,就要接受其他教师全方位的批评。“在我情绪低落、自我怀疑的时候,有老师安慰我:‘不要难受,这是在淬炼你,让你把缺点暴露出来。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讲好话,你就意识不到自己的缺点。现在看来,正是那些批评,让我快速成长。”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她感慨道。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李晓燕在省、市、县级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大放异彩,已经收获了五六十张荣誉证书。如今,李晓燕已成为骨干教师,面对各种各样的展示课、示范课,她已变得十分平静,不再紧张,她更加关注教学细节以及学生的状态。她对记者说:“通过这些积累,我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孩子们都喜欢上我的课。周围有能力的老师有很多,我一直在向他们学习。”

在学校,李晓燕是深受孩子们尊敬、爱戴的老师。她曾经接手一个“后进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好,令人十分头疼。她担任班主任以后,特别关注学生的心态,在班上总跟学生说:“你们要放松一点,学习不是一件紧张的事,跟着我学就可以了。”她还鼓励学生“结对子”,互相讲解知识点,建立学习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久后,这个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学生的成绩提高了,眼里有了自信的光芒。“他们很喜欢我,也很信任我,我觉得这就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认可。”李晓燕说。

做“管闲事的大姐姐”

从教十余年,最让李晓燕放不下的,还是那些令人心疼的学生。在学校,她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总是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学生,不错过一个细节。在她看来,她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姐姐”。

一个叫虹虹的小女孩令她挂念至今。虹虹是家中长女,她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小小年纪就要扛起家务,不能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爸爸去放鸭子了,我也去帮忙捡鸭蛋。鸭蛋又多又沉,我提不动。”看到这,李晓燕真心疼啊!她一直默默关注着虹虹,思考怎样帮助她。学校上课时间早,六点半就要开始早读,虹虹没有家长送,五点多就要起床,披星戴月赶路。有一天凌晨四点多,她迷迷糊糊醒了,以为自己要迟到了,于是一跃而起冲到学校,这时天还是黑漆漆的。清晨,李晓燕看到教室门口蹲着一个黑影,吓了一跳,走近一看竟是虹虹,于是赶紧把她拉进宿舍,打开取暖器给她暖暖身子。这之后,虹虹跟她熟稔了起来。到了儿童节,李晓燕问虹虹想不想表演节目,虹虹咬着嘴唇不说话,半天才嗫嚅着说没有钱买新衣服。当时,李晓燕每月的工资只有五百多元,却毫不犹豫地给虹虹买了一套衣服,并鼓励她:“没事,你去参加!服装费老师给你出了!”她希望以后从虹虹的眼里看到的不再是怯懦、自卑,而是阳光、自信。“我现在也对学生说,成绩好不好不重要,希望你们能够自信、阳光、积极一些,勇于展现自己。走上社会后,积极的态度很重要。”李晓燕说。

因为有亲和力,容易取得学生的信任,李晓燕一直教五、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想变化比较大,正是敏感脆弱的时候,因此她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班里有个叫小朱的同学,成绩不好,成天趴在后排的座位上睡觉。李晓燕关切地询问他,没想到他眼眶顿时红了,说自己要下田干农活,没时间好好休息,甚至没有一双好鞋。李晓燕了解到,小朱家是贫困户,家中有三个孩子,他排行第二。他父亲嗜赌,家庭关系不好,他感受不到什么关爱。到了儿童节,别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为了照顾小朱的自尊心,李晓燕就自掏腰包给他买了一套衣服。节日那天,小朱走进班里,大家都笑了起来——原来,他太喜欢新衣服了,为了让所有人看到他的新衣服,他把校服穿在里面,新衣服穿在外面,显得不伦不类,十分滑稽。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小朱也挠挠头,腼腆地笑了。后来,每年的儿童节,李晓燕都会给他买一套新衣服。看到小朱把这些衣服洗得发白,李曉燕又感动又心疼:“我自己也有弟弟,看到他总会想起我的弟弟。小朱年纪不大,却要吃这些苦,我很不忍心,就希望能多关心他。”后来,不管在哪里,不管距离有多远,只要小朱看见李晓燕,就会行一个标准的队礼,喊一声:“李老师好!”有一天傍晚,李晓燕在河边散步,河对面突然“腾”地站起来一个黑乎乎的身影,冲她大声问好,她吓了一跳,定睛一看,笑了,原来是小朱。这样的瞬间被她铭记,她告诉记者:“我觉得身为教师,不能完全追求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就。这样温暖的事情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让我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在教育之路上,李晓燕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她苦心耕耘,点亮了自己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

猜你喜欢
李晓燕小辉衣服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一次函数的性质
小兔戴眼镜
关爱和理解,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