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背景下在线课程知识点细粒度划分研究

2022-12-22 14:30王鹏超乔福超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9期
关键词:细粒度学习者知识点

王鹏超,乔福超

(海军航空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1)

一、引言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人的一生大体被分为两个时期:学习时期和工作时期。人们用前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时间致力于学习,以求在人生的后一时期中可以获得一种可以谋生的专业技能。这种学习模式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内在逻辑在于,其学习时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支撑整个工作时期的技术需求的。[1]

但在当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学习模式被时代抛弃。科技使知识的迭代变得越来越迅速,旧知识往往被很快更新,各个岗位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更新需求使传统学习模式变得不再适合,终身学习的概念也被着重提出。但是人们通常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成本可以每过五年或十年便重新回到学校回炉重造。行业对新知识的需求和从业人员自我提升成本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利用工作之余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必要。而在线课程的出现为这种矛盾的解决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案。[2]

可以发现,在线课程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体现,时代赋予其解决当代学习的痛点和解决传统学习和教学模式无法处理的矛盾的任务。因此,如果在线课程仅仅照搬传统课堂显然是不够的。相较于传统课堂,在线课程并不仅仅满足于教学场地的改变,不管在内容的选取、知识点的划分还是结构的组织上应有其适应于时代的自身逻辑,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课堂教学。[3]

目前,在线课程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不完善,还没有很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其中,碎片化问题是阻碍在线课程建设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学习中面临的碎片化问题

信息化时代使学习者的学习障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碎片化问题成为一个信息化时代学习者需要应对的新问题之一。在信息化时代出现之前,学习的困难主要来自获取知识的难度上。而当今时代信息的爆发式增长,使每个人能够获取的知识在数量上不再是问题,目前学习的难点不是如何想办法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而是如何更有效率地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一方面学习者更多的精力被用于判断知识的真伪和知识的重要性上;另一方面想要成体系地获取知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当今时代的碎片化特点,这也是影响当代学习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时代的碎片化造成了学习的碎片化,而学习的碎片化又造成了知识的碎片化。[4]

“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词最初见之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在形成碎片化的过程中信息难免丢失,并且原有的体系被打乱。[5]碎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时间的碎片化

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不仅仅是新时代的产物,回顾历史,时间的碎片化现象古已有之,但是,为什么时间的碎片化现象在当代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呢?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确实客观上极大地加深了时间的碎片化程度,使时间碎片化变得越加明显。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的发展使生活中的干扰因素变多,这些干扰因素(比如工作时的新闻推送,学习时的微信、短信等)切割了完整的时间,进而造成当代社会中时间碎片化的问题。[6]另外,由于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使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紧凑,更多待处理的繁杂的事务之间的频繁切换,使大块的完整时间成为奢侈品。

当然,时间的碎片化不能片面地简单总结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的恶果。之所以感觉碎片化时间变多,原因之一在于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便利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也使更短的时间碎片可以被利用。2004年,美国教育专家Deamond Keegan第一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引入中国,同年,奥地利学者林德纳提出“微学习”的概念。两种学习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利用移动设备及互联网学习精短细化的知识,并且与世界各地的其他学习者共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心得。

总结来说,时间的碎片化是客观且必然存在的,时间的碎片化要求我们掌握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方法。

(二)学习平台的碎片化

互联网的出现使一个老师可能要面临数万的网民学生,而一个学生又将从不同老师处获取知识。知识的传播模式不再仅限于传统课堂的一个面积有限的教室范围,转而提供了一条新型的网络化途径,打破了空间的界限,网络平台成为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也是在线课程的载体。目前,国内外的各类网络平台不下百种,呈现碎片化趋势。主流的平台有专用学习平台和通用平台两大类。

专用学习平台的代表就有由互联网公司建设的如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发起的平台,如中公网校、新东方在线等;国内各类学校自主研发的网络学习平台等。这些平台是在线课程的主要载体。

除此之外,大学课堂的知识还会以短视频或科普视频的方式被发布在通用平台上,授课视频在网络共享的平台上,快速传播于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博网页、抖音、快手、梨视频等各种媒体平台的界面,进一步加大了学习平台的碎片化程度

(三)学习交流的碎片化

相比学习时间和学习平台的碎片化,学习交流的碎片化现象往往容易被忽视。交流是建构主义重要的因素之一,学习者想要准确无误地完整塑造自己的知识体系离不开系统的学习交流,有效的学习交流可以更快地发现学习者接受知识的错误和残缺,而碎片化的交流则使知识的建构受到了影响。[7]

首先,学习交流的碎片化在时间上主要表现在交流间隔的拉长,微信、QQ和钉钉等留言式网络社交工具的使用一方面使消息可以随时随地发送,而不必担心接收者是否处于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另一方面使交流的连续性被破坏。

其次,学习交流的碎片化还表现在交流对象的多变性上,知乎、微博等论坛式网络社交工具由于信息受众的随机性,扩大了社交的圈层,也降低了交流双方交流信息的深度。

另外,学习交流的碎片化还表现在信息的分割上,简短、凝练的文字或语音导致其信息承载能力有限,交流双方往往需要通过多次沟通才能正确、完整地表达信息,并且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曲解和信息丢失,而重新建构和组织这些信息有时甚至要比新获取更困难。

三、细粒度知识点的划分

碎片化的时代背景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结果,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只能使在线课程建设适应时代背景。为了适应碎片化的时代背景变化,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将知识也被动地分割为颗粒度更小的知识碎片,将原本大块的、逻辑绵延的、完整的知识系统变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块,这些知识块可以适应碎片化的时间、平台等,可以更快地传播,更方便地被学习者接收(注意不是吸收)。[8]概括来看,细粒度的在线课程内容更适合碎片化的学习。

在进行知识点的细粒度划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而不能简单地将原本以45分钟为一个完整体系的课堂知识粗暴地以时间为标准划分开,而不管其自我逻辑严不严密、知识点本身完不完整。[9]

(一)知识点细粒度划分原则

细粒度的知识点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知识点的基元性。每个知识点应选取最基本事实性的内容,选取出来的知识点具备不可再分割的结构,此知识点没有进行更多的加工,以保持它的基元性。[10]

2.知识点的同一性。在选取最基本的事实性的知识点基础上,所讲的内容应当围绕一个鲜明的显著主体,即使有所发散,也只能由其根本而有局限的散发而形成。这样,划分出来的知识点才能够保证其足够精悍、灵活,可以更快地传播和更方便被学习者接受。

3.知识点的完整性。划分后的每个知识点都应当满足其自身的完整性,即应当是一个内容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点或独立的教学资源。这一点在碎片化时代尤为重要,因为碎片化时代背景下,学习者的时间有限,注意力转变得很快,如果无法保证知识点被学习者一次接受,则后续知识点很难再次进入学习者的视野。

4.知识点之间的继承性。知识点在进行划分时要预留接口,以方便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学习者可以根据某一具体的学习情境,自我组合成为适当情境的内容。碎片化时代,知识被严重割裂,虽然为了适应时代,将知识点细粒度化,但仍然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习者成体系学习。[11]

(二)细粒度知识点划分方法

仅仅只是将知识点划分为细粒度虽然能够保证学习者高效地进行知识点的接收,但是无法保证其高效吸收。这是因为离散式的细粒度知识点的可扩展性被严重弱化,学习者不仅无法将已知的知识通过思考转化成新的知识,而且无法将原本相关联的知识块关联起来。另外,知识在碎片化过程中会造成部分信息的丢失,这部分丢失掉的信息使原本严谨自洽的知识体系变得存在歧义。因此,细粒度知识点划分时必须在课程建设的开始就从宏观的角度采取与划分原则相适应的知识点划分与组织方法,这也决定了划分和重组完成后的知识点的完整、全面。

1.选取核心知识点。无论何种课程,在其教学内容中都存在一些已经固定不变的核心知识点,这些核心知识点是这门课程最基础的知识,也是该课程之所以能够区分于其他课程之所在。[12]在进行知识点划分时,要保证将这些核心知识点识别、提取出来,在识别和提取中,既要保证不能有所遗漏,又要确保足够精练。

2.延伸扩展知识点。一门课程仅仅包含核心知识点是不够的,还要有可扩展的知识点。扩展的知识点一定是在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这类知识点代表着本门课程的发展,是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延伸的过程中该部分知识点可能会和其他课程相重合,这是允许的,但是要确保时刻保持与本门课程核心知识点的联系。

3.分类总结。知识点的分类方式较多,比如可以较粗略地分为理论类和实操类,也可以细化分为定义、联系、属性、规则、步骤、辅助说明和其他七大类,甚至可以在大类基础上进一步分为若干个小类。[13]

4.确定相互间关系。既然从属为同一门课程,那么各知识点之间就不可能是相互孤立的,必然可通过彼此间的关系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结构或体系。这也是后续学习者进行知识的定位、扩展和学习的基础。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前导关系、后续关系、衍生关系和并列关系四大类。[14]

5.重新组织学习资源

划分后的知识点相互间独立又彼此联系,需要采用合适的组织模式将其连接在一起,这种组织方式应方便知识点的检索,以供部分学习者离散式地按需学习,也要具有显著逻辑性,以供学习者系统性地或者局部系统性地连续学习。

四、细粒度知识点课堂组织方法

前文提到,如果仅仅将知识点进行细粒度的离散划分就直接应用到教学中,是不能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的,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在进行细粒度划分之后应基于划分后的细粒度知识点对课堂内容重新组织,使其符合一个课堂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当然,基于细粒度知识点的课程组织仍然要遵循短小灵活的特点,以知识点本身出发,进行有限扩展。下面将以BOPPPS教学模型为例探索课程组织方法。

(一)BOPPPS教学模型

BOPPPS教学模型是根据教育学的认知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内容组织方法。BOPPPS模型将课堂教学的过程细分为6个阶段,BOPPPS就是这6个阶段的一个缩写,即Bridge-in(导言)、Objective(学习目标)、Preassessment(前测)、Participatory-learning(参与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总结)。[15]这种划分方式涵盖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当关注到的各个阶段,又有效衔接了课前、课后两个课外教学环节,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因此,在进行在线课堂教学内容细粒度知识点重新组织的过程中,不妨以BOPPPS教学模型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具备自身特征的重构。

(二)基于BOPPPS的课堂内容组织

基于细粒度知识点的课堂内容的组织首先应保证BOPPPS教学模式各个教学环节的健全,其次要对每个环节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重新定义。

1.导言。学习环境较为随意,课外干扰因素多是在线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而此类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性又较强,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这就要求能够通过导言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主学习的上进心。

导言应短小精悍,其内容可以基于某一具体的小问题进行驱动式引导,结合课程特色,设置应用背景。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明确告知学习者要想解决某类问题需要用到的基本概念及知识点,可以方便学习者根据问题找解答,便于跳跃式学习;另一方面又紧密结合知识点与实际应用场景,克服单一知识点形而上的缺点;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寻求与问题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理解,更容易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16]

2.确立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在课堂开始前就明确而清晰地告知学习者关注点应当重点放在哪里,也能够为前期的自我测试和后续的自我检验指明方向。

学习目标不应多而散,而应少而精,应当是具体的、可实现的、可测量的。学习目标的建立除了对单一知识点的掌握以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延伸性,学习目标完成后学习者应当会使用该知识点解决常见问题,进一步进阶到会选用学习过的知识点解决新的问题。

3.前测。线下课堂教学中的前测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师对学生知识基础的一个及时准确把握,能够根据学生的短板和不足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但是在线课程是录制好的,受众也广泛而多变,教学内容和进度不可能随时调节,因此,在线课程前测的主要目的就变成了学习者的自我检测。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者就可以乐享清闲,细粒度知识点的课堂尤为如此。

由于细粒度知识点的课堂划分更为精细,因此一门在线课程可能目录内容较多,因此,想要针对性地查找某一知识点会稍显复杂。因此,教学者应在设置前测时提前预想到,如果某一测试的结果不理想,学习者可能缺乏哪一方面的前置知识点,并且为学习者提出明确的建议,应在哪些教学内容中针对哪些知识点进行补充学习。

4.参与式学习。相比线下课堂,在线课程目前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线下常用的参与式学习方式如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都无法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线课程学习者的参与度就一定较差,因为相比形式上的参与,实质思想上的参与更为重要。方式上可以选择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基于类比的教学策略和基于情景的教学策略等。这三类教学策略同样可以引导学习者的学习思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促进持续有效的学习。[17]

5.后测学习。后测切忌是学习目标的重复,其设置应是进阶的问题,可以设置多个层次的题目。低层次的题目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高层次的题目引发学生更加深远的思考。因此,高层次的题目难度设置可以较大,可以跨知识点设置,短时间无法完成也没关系,可以敦促学生主动链接不同知识点进行综合学习思考,从而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6.总结与评价。对本课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加深印象,提出发散思维的问题,供学生课后讨论。

五、结语

在线课程的出现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更适合当今时代背景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此,高效地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意义重大。而知识点作为在线课程的核心内容,如何保证其可以被学习者有效吸收,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细粒度的知识点由于其短小、灵活的特点,显然更适应碎片化的时代学习背景。本文对在线课程细粒度知识点的划分原则和组织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在线课程建设带来启发。

猜你喜欢
细粒度学习者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在线评论情感分析研究综述
基于型号装备?角色的IETM访问控制研究
基于web粒度可配的编辑锁设计
基于文本挖掘的微博文本情绪分析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