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建 张贤金 叶燕珠 汪阿恋
(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高校课程建设改革发展的总要求: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学科育人,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中小学教师培训是当前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承担的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推进中小学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助力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思政建设尤显必要,其至少承担着两个重要的任务:对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和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强调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课程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与新课标、新教材、新考试评价体系的育人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愈显突出。促进学科课程与德育、思政教育深度有机融合的探索,成为中小学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的热点与重点。虽然,从各类文献数据库检索可发现,有关“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的研究文献颇丰——既有观念、行为、考评层面的思辨探讨,[2-6]也有对学科育人价值和内涵的分析评述。[7-11]但是,在学科教师课程思政的关键能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上,却鲜见深度研究报告。本文基于团队长期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和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的探索,而做进一步阐发。实践表明,破解中小学教师课程思政和学科育人能力提升的关键,应厚植学科教师的政治底蕴。学科教师政治底蕴的厚植,除了学科教师的自我努力提升以外,还需要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通过开发与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思政来加以推进。
中小学课程有别于高等院校,是依据《课程标准》构建的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校本课程为辅助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具体体现:它明确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明确了不同阶段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水平和要求;明确了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法规依据。因此,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框架与路径在相应的《课程标准》中已清晰构建,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体系也通过《课程标准》规范下的教材编写而内蕴于教材之中。中小学教育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学科育人任务落实的关键,是教师要准确理解、把握和发挥好教材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科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教育价值和功能,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但二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中小学在学科教学上重知识轻育人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学科育人目标相较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滞后严重、教师将德育内蕴于课程的能力普遍偏弱。对课程育人价值的理解和学科育人执行力的提升,是中小学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在推进中小学学科育人工作落实上,确实存在个别教师思想状态上较前辈的不足表现,如思想活跃但精神滑坡、专业技能明显上升但师德水准有所下降、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职业观念渐趋淡化等。[12]但是,从文化修为、职业操守、社会地位和价值认同等自律和他律方面看,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又无疑是最有责任感、使命感并尽职尽责的优秀群体之一。因此,学科育人工作落实不力的问题显然不能简单归因于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方面。教师培训调研和实践发现,学科教师在课程思政能力、学科育人落实上的主要问题是对课程思政存在学理上的“迷思概念”,深陷课程中心论的传统课程观囹圄,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应对学科思政要求,采用组合式或标签式的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生硬地移植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科与思政教育在融合和协同上存在明显的“两张皮”,学科的育人价值功能难以在课程中内生并形成效果。[11]这种“迷失”在理、工学科的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
课程思政不同于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以追求显性的政治知识和教学技能、获得惊涛拍岸式的教学效果为目标,而是学科教师将外在的政治规范和人性的真善美,以润物无声的隐性形式融于课堂教学之中。这种能力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政治底蕴。所谓政治底蕴,与政治思想或意识形态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是非观上。[13]
可见,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思政推进学科育人落实上表观的“无所作为”,客观上有当前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教学压力影响,但更主要是学科教师的政治底蕴不深导致在学科思政上的“无能为力”。厚植学科教师的政治底蕴,助力学科育人的推进落实,是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和精准施训的应然要求。
本团队依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理念和师德”维度的4 个领域14 条要求,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在课程建设中重点从教师的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是非观三个方向,以中学化学学科为例,对思政元素如何有机地融入学科整体理解进行培训课程的发掘,以厚植学科教师的政治底蕴。
中小学在课程划分上通常将数、理、化、生、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统称理科。调研和实践发现,理科教师相较于文、史、政学科,对课程思政的学理理解更普遍存有“课程中立论”的认知迷失,认为“科学技术无国界和阶级性,课程思政与本课程无关”,这实质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迷失。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课程也因应而生。“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是教育必须回应相应时代和社会的根本问题。科技虽然无国界和阶级性,但以科技知识学习为载体的课程及其相应的教育活动,却必须回答好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为谁服务的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鲜明阶级属性,已形成以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教育目的,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推进课程思政的必然逻辑。因此,厚植化学教师政治底蕴的培训课程建设方向,必须首先从沉迷于对化学学科“本体论”的价值探讨,即为学生奠定科学素养基础、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视角、帮助学生完善理性思维结构、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等,提升到以秉持信仰信念为宗旨的对化学学科“工具论”的价值探讨,将科学对“物”的无限敬仰转化为对“人”的现实关怀,体现科学价值规律与“生命”发展逻辑的必然联系,实现科学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共契上。为此,培训应回归其本身的教学实践向度,坚持以实践为导向,解决学科教学面对的现实问题。
增强化学教师把握好学科教育的政治方向,首先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的课程思政逻辑及其教学要求,厘清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的独特价值与贡献,找准化学科学教育在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上的认识侧面和着力点。而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核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和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看待整个物质世界图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典型的科学特征。这就使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化学教育对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有机的交汇。把握好化学教育对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就是推进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正确政治方向。因此,助力化学学科教师增强政治方向感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就要从以往“碎片化”的学科教学指导,转向从学科整体理解上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对化学科学思想与方法的构建,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化学知识教学中的统摄指导作用。本团队基于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发掘培训课程的思政元素。
1.化学发展史实呈现的唯物史观证据。从古代至19 世纪,化学沿着研究物质的转化这条线不断发展并发现了物质转化的内在原因——原子在分子中的重新分配与组合。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后,人类第一次明确了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物质”三个层次的认识。进入20 世纪,原子结构的神秘面纱终被揭开,人们发现了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层次性和微观粒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进而又丰富了物质在分子层次上的内涵,出现了巨型分子、大分子、小分子、原子分子、离子分子等概念;其后又出现了“分子片”的概念;同时,也清晰了物质的存在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这一化学发展的史实,充分说明了任何历史都不是割裂的意识片段而是社会发展的线性过程。但是,这些物质认识的发展过程和重要史实,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之中,需要教师对学科和教材有整体认识和把握。通过教师培训课程帮助中学化学教师厘清化学发展史实中的认知逻辑,既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呈现了重要证据,也为促进教师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具体的学习载体。
2.科学本质观的认识和发展展现的唯物辩证法。科学本质观是人们从本质特征的视角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从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到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的发展过程。科学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世界是可知的、科学理论是发展的、科学也有局限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告诉我们,需要证据、需要在证据基础上逻辑推理并在前者基础上进行解释和预见;科学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科学需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科学传播是科学进步的关键。科学本质观是整个中学化学教育的上位核心观念,其认识过程充分映射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培训课程建设中加强对科学本质观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研修,可以为厚植学科教师政治底蕴提供重要的实践载体。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教育上的具体落实。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处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认识指导:“宏观辨识和微观解析”要求把握好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强调通过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来认识和把握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要求把握好量变质变规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分析和综合、具体和抽象的思维方法,通过对具体化学知识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证据推理),将思维抽象转化为思维具体(模型认知),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的本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中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需要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创新意识则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更体现了“人类社会是各种关系的有机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4.化学科学知识中传递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物质观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也是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石。化学学习从宇宙万物都是由100 多种简单的“元素”组成说起:宏观上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微观上则是由相应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构成。尽管这些微粒肉眼看不见,但通过化学教学不仅让学生确信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客观存在,更确立了以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基于原子、分子层面去认识和解析物质的变化。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唯物论最生动、具体的阐释。又如,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学习,既强调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可凭空想象和臆造,这些都隐性阐释了唯物论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物质统一性原理,也传递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这些都是《课程标准》中化学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的重要的学科大概念,无不能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相互间既对立又统一、既区别又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矛盾双方不存在一条绝对不可能逾越的鸿沟等对立与统一关系。还比如,有机化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同时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反应结果,有机反应伴有的副反应、反应的选择性等学科大概念和反应原理,则是内因与外因、统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最好诠释。而否定之否定规律,不但反映在化学科学的元素性质周期性的变化、原子结构理论等的发展上,也体现在化学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比如对原子结构、对粗盐提纯的探究、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等知识的认识,教材都以之为指导、按照思维和认知发展规律进行螺旋上升地设计课程和安排学习。
可见,化学学科增强学科教学的政治方向感的课程思政要求,就是要摒弃碎片化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转向以学科整体理解下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而助力化学教师增强政治方向感的教师培训,则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和学科“工具论”价值的视角,促进教师在学科整体理解中提升学科教育价值认识和学科育人能力。
对中小学学科教师来说,政治敏锐性最重要的体现应该是教师将外在的政治规范和人性的真善美内化于心,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掘和利用好教材蕴含的思政内容开展学科育人。当然,政治敏锐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培养和锻造,在实践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在考验和锤炼中多思、勤思、善思、深思,透过现象、变化和苗头,抓住本质、认清规律和把握趋势。因此,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是提高化学教师政治敏锐性的重要路径。
化学科学知识的教学与政治之间的相关性确实不如文、史、政等学科来得显性。增强化学教师政治敏锐性的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的目标,应着力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形成学科知识理解与应用的正确价值导向,重点应还原于教师日常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分析,从价值观念(价值观引导)、必备品格(方法论培养)、关键能力(思维方式形成)和核心知识(认识与实践)四个层次加以引导提升。
以初中化学教师培训为例,相关培训课程的建设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教学)》中已有明确要求,如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能力提升,要从水平1 向水平4 的进阶提升(具体参见《指导标准》)。
而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还应强调促进化学学科教学基于真实情景、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从学校课堂还原到社会生产生活、在社会实践的问题解决中,对外在的政治规范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化,形成以正确理解和灵活处理政治关系为教学主线的学科知识学习特征,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主体自觉的持久保证。比如,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关于“碳的转化”“硫的转化”“氮的转化”等教学,可以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求相统一,形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正确价值引领:从国家“富强”的视角感受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从社会“民主”的视角开展科学研究的“自由”与人类伦理规约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文明、和谐”的视角学习和认识在解决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上的公民社会责任等。充分地发掘利用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在“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科学素养发展上的教育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决定了作为人民教师的政治是非观的基本标准应该是:以“四个重大是非界限”为准绳的政治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价值标准、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要求的利益标准、以坚持真理和坚持原则为逻辑的科学标准、以人性良知和职业良知为依托的人性标准。这些基本标准都直接体现在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上。
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国家发展和教育国际化趋势带来国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上的巨大心态改变,形成对各种问题的评判标准渐趋多元,甚至是非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的冲击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中小学教师的政治是非观上,体现在对具体教学问题的“去政治化”诉求更加明显,从而使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政治是非观的正面引导作用在弱化。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的培训调研和实践发现,有效开展围绕政治是非观基本标准、树立正确的政治是非观的化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方向,重点应放在培养教师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应有的政治定力上,引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正确把握好学科教育的价值导向,落脚点则应回归在教师的教育情怀厚植上。主要包括:
1.敬业情怀与学术情怀。如以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史实为载体,发掘化学家敬业情怀的教育资源——虽然门捷列夫担任大学化学教授的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他始终不忘科学研究。面对当时化学还没有牢固的基础,只不过是零碎的现象记述而已,甚至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础“元素学说”都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的现实,他在编写《化学原理》著作时,知难而上地将当时已知的63 种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分别写在卡片上,用“摆卡片”的方式将它们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形成人类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又如“侯氏制碱法”的史实资源——中国科学家侯德榜对“索尔维制碱法”进行工艺改进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高品质的中国人自己的纯碱,打破了洋人对这一行业的垄断,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改当时西方列强对我国积贫积弱的看法。
开展对教材中这类中、外科学家敬业情怀和学术情怀的教学资源发掘,是发挥化学教育在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组成之一。
2.教学情怀与道德情怀。化学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如有些属于选修、有些必修但无法用纸笔测试的,对此是基于考试的功利性舍弃不讲,还是基于教学情怀和道德情怀,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整实施教学?为考试功利而背离了教育本质的行为是当前学科教育中时有存在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学生能否通过化学学习得到一个完整理解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也最直接地拷问教师的道德与灵魂。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此类问题开展研修研讨,是教学情怀和道德情怀教育的生动载体。同时,在学科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上,什么可讲、什么不能讲,什么要多讲、什么可少讲,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情怀和道德情怀。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对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情景设计,是以惊心动魄的氯气危害性为情景引导关注度,还是以氯元素在改善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为情景呈现物质的正确认识?这既是教师对自身专业的情怀体现,也是对学科教学法的重要理解。
以这种基于教学实践案例为研修主题开展的教师培训,在促进教师对敬业情怀的深度思考就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3.家国情怀。比如在碳循环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不可回避以下事实,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在人民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的同时,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此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全力向中国施压——如何面对西方反华势力假借环保等公众科学性议题的道德绑架,开展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讲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中国话语、讲好中国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中的中国方案等的专题研讨课程,对提升化学教师政治底蕴、厚植家国情怀,都是最有实效性和时效性的教学载体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