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晴,胡智博,张亚萍,汤晨馨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 430070)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数字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则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发展乡村经济,可借力数字经济发展通道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弯道超车。数字经济可以为农村发展、乡村治理以及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乡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吸引数字经济中融入农村数据要素以及数字技术为助力农村经济开展针对性创新。自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数字乡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十四五”规划也指出:要加快数字农村建设、构建农村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和推进农村管理服务数字化。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进以及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应用,数字技术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向“三农”领域扩展,成为填补数字鸿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的加速器[1]。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振兴,使得农业、农村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既是农村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必要一环。
数字经济推动了乡村现代化农业系统的发展,其具体表现是:数字经济有效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积极融合,推动了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带动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提升,同时也会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孕育出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发展革新。互联网及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产品安全、商贸物流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农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电商平台在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也通过便捷的客户反馈系统,即时传递农产品品质信息,对优质农产品带来良好的信息传播和口碑效应,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持续推动力。数字经济所广泛采用的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信用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通过信息化使得各类资源共建、共用、共享成为可能,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也得以更好地在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之间加速流动和转化[2]。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是数字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原有发展模式中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实现农村产业数字化,推动相关产业升级,提高服务智能化水平,还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缩小城乡治理体制之间的差距。通过医疗、教育、养老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方面的改善与发展,使农民能够成为更受欢迎的职业,使职业农民成为更受认可的好职业。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地区,可以依托本地优质农产品资源,建立促进地方农产品经济发展的生产加工产业园、农产品仓储物流园,吸引农民就近就业,服务临近城镇人员就业,增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城镇服务功能得以实现,使得城镇化进程真正落地农村发展建设。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全覆盖在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方便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微信、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技术的使用门槛,电子商务在线零售和网络广告为偏远山区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扶贫工作中,不少贫困户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实现了脱贫摘帽的同时找到了致富的通道,数字化技术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极大地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
乡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起步晚,其根源在于对数字经济认知不到位。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体信息来源相对匮乏,对新事物接受度较低,观念相对保守,对数字产品可能的风险存有较大担忧,因不信任、不了解造成对数字化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和实施动力,这就阻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体信息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创新、市场、信息、科技等方面的认识,也制约着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农村地区由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经济活力无法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还不够成熟,不能为数字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完备技术支撑。此外,由于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配套保障不完善,劳动保障体系也有别于城镇地区,使得农村较难吸引资本投入。我国目前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难以推动数字经济和乡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数字经济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首先,农村就业结构不完善,造成了大量年轻劳动力资源外流,限制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其次,目前农业农村人才类型较为单一。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必须要有经济、数字、信息、农业等专业及跨专业人才,我国数字人才培养及储备还不全面不充分。最后,由于教育资源缺乏,乡村数字人才缺乏有效继续教育保障。我国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存在着信息素养不高的问题。由于缺少专业人士的引导和协作,数字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融合执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与传统经济模式不同,数字经济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的社会活动,由于其广泛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增加了电子商务交易风险,这对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而言也是一个挑战。首先,网络欺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果农民群体网络交易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则其利益非常容易受损。其次,由于对在线交易操作规范不熟悉,出现交易异常容易慌乱,从而造成不严格遵从交易流程,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致使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最后,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也会带来现有法律法规的适用性问题,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便更好地约束不规范数字经济行为,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加强农村物流和网络宽带的建设为重点,建立农村物联网,扩大农村物流点、快递点覆盖,实现县、镇、乡、村物流网络逐步覆盖,强化引导涉农电商企业在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进行物流网点支撑建设。目前,我国农村互联网宽带覆盖率还远落后于城镇。要实现数字乡村发展,除了通过农村物联网建设使农产品出村、出镇外,还需要通过互联网建设使信息化进入农村。农村互联网建设要从基站建设、宽带接入端口建设等方面逐步实现宽带服务覆盖,同时通过各种税费减免措施让农村居民能用网、敢用网、愿用网,逐步推进农村信息化落地实施。
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切入点,有助于将农业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数字化改造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必须从数字技术和农业产业融合入手。建立农业数据采集系统,完善信息终端与服务,加大农村互联网对农业生产领域覆盖,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提高,持续推进高分卫星为农业遥感提供精准大数据支持,为智能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智慧农业和特色农业建设,精确调控农业生产[3]。以国家种业信息系统为基础打造农业资源数据库,深入开展大宗农产品全链条大数据管理,大力推进农村移动互联网建设,支持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统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全景图”。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农村旅游资源整合,可实现智慧旅游、便捷旅游在乡村旅游市场的落地应用,提升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能力和发展效益,建立包含宣传、营销、预订、服务、客户评价等多内容的互联网服务支持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等渠道推广传统民间手工艺技艺、乡风乡貌、乡村自然景观等,将农村文化融入数字化文化产品建设,拓展乡村群体自我表达的同时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临近多村充分共享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传递优秀乡村文化价值观,提升青少年对优秀地方文化的认同,夯实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加强农村市场电子商务技术的宣传与推广,使广大农民群体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商务。通过贴近农村的优秀宣传平台多途径加强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重要性和优势的认识与信任,培养更多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服务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支持农民职业化转型,最大限度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4]。实施农产品品牌打造计划,探索可行途径和方法帮助农民树立品牌意识,维护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
通过对农村管理进行数字赋能,加速农村社会建设和谐共治、共享。在乡村推行“互联网+党建”,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建信息系统,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信息技术培训,促进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技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5]。通过移动议事大厅等信息技术吸引、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农村发展建设中来,增强村务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利用村务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加强基层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通过更贴切、便捷的方式获得广大农民支持。
一方面,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作为主导力量,必须激发其内在动力,积极参与到数字经济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要转变观念把数字经济理念传达给广大农民,为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升农民对数字经济的理解,使数字经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对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农民,可以通过降低贷款门槛、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来支持其创新创业;加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到数字农业的建设中来。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加强对农村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人才实践能力,给予农业农村人才更多发展机会,使其能发挥个人才能、紧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引进数字技术人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优惠政策、奖励、补贴和创业支持等方式,吸引和引导优秀人才愿意到农村来,能安心扎根农村建设,为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作贡献的同时满足人才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更加广泛的人才和技术交流,拓宽视野,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人才潜能,助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任何新兴形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在充分保障参与主体和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合法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农村数字经济要得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和保障。加快数字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农业安全、农业技术等多个层面来保护农村数字经济。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对农村经济中出现的网络犯罪、网络诈骗等给予严厉处罚,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法治氛围。在乡村地区要强化对数字经济法制观念的宣传,使广大的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法律法规意识,合法经营的同时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坚持“以农为本”战略指导,确保“数字乡村”落到实处。数字经济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充分发挥人才在数字农村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从数字化技术中吸取成长动力,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开创新格局,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动能[6],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