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焕基
(广东省德庆林场,广东 肇庆 526638)
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同时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森林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其的守护是非常重要的,森林火灾时有发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损失太大了。所以应根据目前现有的资源尽可能的去防止和阻止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森林也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是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屏障,森林资源完好才能够保持自然界各生态的动态平衡。森林火灾的发生对于森林系统来说是巨大的损害,对于生态环境来说也是有很大的破坏,所以加强森林防火势在必行。
森林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森林系统可阻挡风沙、净化空气等。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国每年都在增加绿色植物的种植面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保护好森立资源,做好森林防护是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森林是林区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森林一旦发生火灾后果是很严重的,轻则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重则直接危害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对人们的生活活动有很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紧密相连的,保护森林资源、预防火灾也是在保护人类自身。只有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才能避免悲剧上演,所以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森林系统的平衡与人类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仅是林区人员,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都在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每个城市周围都会出现森林的身影,依靠森林帮助人类改善环境,所以做好森林防护是维持人类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灾害中火灾又是居于首位的。森林防火是出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尽量避免火灾的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对于林业保护也是我们在林业发展中必要的措施,国家不断增强对此的资金投入,致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人民的金山银山。森林资源是可持续的,是能够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持动态平衡的关键。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灾害的发生[1-2]。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虽然今年国家对森林防火日益重视,但仍有许多人的防火意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如下:①进入林区没有遵守相关规定,在林区内违规用火、吸烟、放鞭炮、烧纸钱等;②部分农民在林缘随意烧秸秆、稻草等;③存在侥幸心理。
森林防火其实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但很多人是缺少相关的认识的,防火意识跟不上就很容易会出现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很多人觉得自己吸根烟然后仔细熄灭就没什么问题,其实很多的火灾都是由于不重视引起的,在火灾发生之前没有人觉得会发生火灾,这也是问题所在。对于人民大众的防火意识还有待加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力量更多的体现在森林防火中,但是基础设施的作用仍不可小觑。但是目前很多林区由于实时监管的区域较大或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蓄水池、瞭望塔、防火通道等基础设施出现损毁、老化等现象,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现有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存在不足,急需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是森林防火过程中的基本保障,如果在这个环节都做不到位的话后面的工作是很难顺利进行的。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将森林防火做到更好,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森林防火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在适当的位置建设了公路网、阻隔带等隔离设施,以避免火灾蔓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很多地方的阻隔带等存在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的现象,需进一步的完善。林区防火通道建设落后,密度低、通行能力不足。
森林防火系统大概分预防和扑救两部分,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据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森林火灾的起因都是枯枝败叶,所以对于森林防护来说,制定定期清理计划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需将可控的起火因素降到最低,从源头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然后再去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将森林火灾防范到位[3]。
预防无小事,预防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因为火灾一旦发生就为之过晚了,到那时再进行的工作就是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了。而预防工作良好展开是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的,这样是最有利于森林防护的,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森林火灾绝大部分是人为的,防火先防人,森林防火关键得落实到人的身上,要增强人的森林防火意识。这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屏障,只有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才能让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灾害发生。森林防火无小事,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距离森林很远,没有必要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但其实不然[4]。森林火灾不仅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损坏,对于生态环境也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如全球变暖现象等。所以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势在必行,我们也应增加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
可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提高人民的森林防火意识:①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森林防火讲座,为人民群众做科普,为群众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让人们更多的认识到森林火灾的危害,使人们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②适当开展森林防火活动,深入基层、扩大科普范围,增加人们的防火意识,教一教如何使用灭火设施等。扩大防火知识的范围,提高人们对于灾害的警惕性,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人们了解到的不只是森林防火,还可以将防火普及到生活当中,也减少生后中火灾发生的概率,若发现火情,可以及时利用工具科学灭火。③创新宣传形式,利用抖音、微信等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让森林防火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新媒体是随时代应运而生的形式,很多人都在使用,通过这些渠道可以更好的普及,便于让更多人知道森林火灾的可怕,从而更好的约束自己,从小事做起,为森林防火贡献力量。
开展森林火灾风隐患排查工作:首先,通过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获取森林可燃物、野外火源、气象条件等森林火灾致灾要素,掌握历史森林火灾信息。其次,查明区域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应急等综合减灾能力,客观认识全省各地区森林火灾风险水平,形成森林火灾防治区划[5]。最后,摸清区域内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底数,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尽量降低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
狠抓应急能力和装备建设,加强兼职防扑火队伍和护林员队伍建设,通过落实队伍建设资金,开展防火技能培训,提升队伍防火能力,促进森林防火队伍规范化、现代化建设。通过加强防火技能培训,提高现代化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水平,提升森林防火队伍能力。加大无人机等新型设备配备,定期开展无人机使用等相关技能培训,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护,全面掌握林区信息。
森林防火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森林火灾的起因一部分是自然原因,另外绝大部分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比如生活用活或机械用火等。所以这就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避免此原因产生的森林火灾发生。同时需要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与法律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起到约束的作用。
森林防火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大众型活动,在提高防火意识的同时还应有所约束,以便民众更加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可以做。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展开。
对于森林火灾的预测和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预测可以未雨绸缪,根据具体的形势可以更好的进行相应策略的开展,监测可以实时对于森林情况进行把控。对于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是通过天气或者森林中空气的湿度变化等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这个过程非常的有必要。有效的预测可以使森林防火工作更好的开展,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成为方案选择的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力量也在森林防火的预测系统中有所渗透,但还要注意的是可以将这些预测的结果更多的普及给老百姓,以此来增加人们的注意[6]。
监测是通过卫星定位等对于森林的观察,以起到监测的作用,其实监测也是对于森林的一种保护方法。通过卫星或飞机巡视等定期的反馈森林现象这是从宏观上对整体情况的把握,而地面上也会有专门的巡视人员定期排查火灾隐患和时刻关注森林情况。一旦发现火源及时扑救,其实两种监测方法都是好用的,但若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更好了。前者纵观全局,进行整体把握,后者作为前者的补充和配合,扫清死角,做到不遗漏、不错过。将现代技术和工作人员的经验相结合,有效展开森林防火工作。
上文提到,森林火灾大多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也做了相关防火工作的讨论。但森林火灾毕竟是属于自然灾害,因为一旦其失去控制对于整个地区来说无疑都是一场噩梦。我们一直说要防患于未然,森林火灾在没有发生的时候是暂时的,而一旦发生了火灾就是百分之百不可避免的损害[7-8]。森林防火工作的进行每个人都不希望其进行到第二步,但还是需要在每一个部分都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所以需要结合森林的具体情况,完善好相应的基础防火设施,并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防火计划。这也是森林防火工作必须要做的动作,在规划好相应的设施和拟定好具体的防火计划后需要经过上级审批,然后落实到位,这就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了,共同商讨一个升级版的方案。
有些地区在雨季的时候降雨量是比较大的,这对于砂石路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小的冲击,所以相应的对于道路维护等投入也会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采伐路就不能满足火灾救援工作的开展,若真的发生火灾,会大大降低救援力量抵达的速度,得不偿失。所以应在森林地区完善公路网,提高弹石路面的等级。还需要修建相应的隔离带与公路网配合使用,起到隔离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森林的损害。这样也是在降低成本,因为一旦发现火灾隐情,相关的人员和救援设备能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有效减少森林损伤。还可以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起来,共同完善隔离带。然后对于距离生活区域较近的林地采取采伐管控等,建立完整的相关措施,一方面可以尽最大可能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火情出现时及时构建隔离带。
森林火灾的扑救系统可以说是森林防护的最后保障,所以完善此部分是十分有必要的。扑救系统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个是扑救效率,一个是扑救质量,扑救效率是在森林火灾发生后进行扑灭的时间考量,扑救质量是指在森林火灾发生后扑灭效果的考量。可以通过队伍演练来进一步提升相关系统建设,加强部门与巡视人员的沟通,并且将工作细化,制定详细周密的巡视计划,落实到人,使每个成员都对自己巡视的地点有充分了解。对于巡视人员使用的联络设备也要定期检查,以免发生故障。然后还需要加强专业扑救系统与民间扑救系统的合作建设,全面的提高扑救系统人员素质。
新时期的森林防火工作不可忽视,要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也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将各个环节都完善好,我们也一起努力,共同守护宝贵的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