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孙 超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在政治建设上,要更好发挥工会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作用,以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高校工会在全方位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广泛推进学校基层政治民主、团结引领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人才强国的伟大实践、竭诚维护广大教职工权益等方面更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厘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路径,完善工作措施,务求工作实效。
工会要忠诚于党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把执行党的意志的坚定性和团结引导职工、为职工服务的实效性统一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以坚定的政治性引导职工,以鲜明的先进性组织职工,以广泛的群众性凝聚职工,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广大职工中去。工会要组织和代表教职工参与高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民主政治权利,这是扩大教职工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中建功立业的重要手段,更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生动实践。
要建立和完善与一线教职工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络服务制度,主动为他们开展调研、准备议案、履职建言提供服务。要健全定期向校党委汇报制度,争取校党委对加强教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完善与校行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与校行政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机制,推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作用的发挥,充分表达教职工诉求,反映工会意见和主张。要建立健全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高校民主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强化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保障广大教职工对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集中广大教职工群众智慧和力量,促进教代会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评议监督权的落实,助力高校科学决策、正确决策。
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坚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高校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及用工方式等也正在或必将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岗位聘任制和竞聘上岗的推行,后勤管理社会化步伐加快,人员分流的出现等,使劳动关系的确立与运行、教职工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教职工的工资发放、劳务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卫生安全、住房补助等涉及切身利益的劳动经济权益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工会维权服务工作带来新挑战,维权服务是否得到保障,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高校事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
工会组织要把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工作主线,及时研判高校劳动关系的新动向、新特征和新问题,着力关注新形势下教职工权益维护方面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着力畅通教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健全教职工与高校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推进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行稳致远。要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建立由校行政、工会、教职工等代表组成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探索建立校工会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劳动人事争议预警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有关劳动人事关系的重大问题,依法调解劳动人事争议,切实维护高校和教职工合法权益。要探索建立二级院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调和校、院、系与教职工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高校与教职工命运共同体。
工会组织要争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先锋和模范,把实践活动与自身工作职能、服务对象结合起来。一是下基层努力做到身入心到,以教职工实际需求为导向,按照全覆盖、普惠制、项目化、实名制要求,构建完善的教职工服务体系,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个性化和多样性服务。二是察民情努力做到走深走实,要紧盯校行政所需、教职工所急、校工会所能领域,重点帮助教职工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三是解民忧努力做到用情用力,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一线了解教职工实际需求,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和帮扶工作台账,明确帮扶对象和内容,细化帮扶措施和帮扶方式,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四是暖民心努力做到入微入细,要搭建平台,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婚恋交友等服务项目,积极为教职工解决大病救助、母婴关爱等实际困难与需求。要依托教职工社团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满足教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围绕教职工“生物钟”开展工作,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与“职工之家”活动,切实将“职工之家”打造成和谐之家、温暖之家、发展之家、欢乐之家。
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职工服务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教职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发展权是新时代高校教职工最关注的权益。高校要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教职工发展委员会,不断畅通高校人才的引进、选拔、使用、晋升机制,更好地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要加大青年教师发展培养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青年教师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要夯实教师发展中心机制,统筹校内外服务资源,搭建服务教师信息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职业化发展,推动广大教职工在人才兴国、人才强国、人才报国和建设“双一流”大学中发挥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