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學”。要实现这些,就需要出版界的支撑。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阐述考古出版的价值、功能和作用,旨在说明考古阐释工作的重要性,得出考古探索人类历史,通过文物发现呈现出古人的生活、习惯、习俗,考古出版使考古的价值、功能、作用进一步凸显的结论。文章认为,出版将考古发现通过印刷物实现传播,从而搭建起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桥梁,在呈现古人文化文明的同时,为人类打造考古文化并为其指导生活创造了可能。考古实物既是实际存在的事物,又揭示了当时的现实,出版则把展现古代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考古发现融合汇集,凝练成思想、发掘成观念,考古出版成为抽象意义上的连接古代现实与当代观念的桥梁。近年来,考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发展,考古出版成了大众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当代文化产业。
关键词:考古出版;文化产业;古代现实;现代观念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215-03
中国考古可从战国溯源,那时的人们朦胧意识到收集古物的价值;北宋时期出现了具备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有志者开始编纂出版专著,如北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考古”词汇,但此“考古”指的是考察古代和古物,而非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以田野调查挖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出现于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由西方传入中国。民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考古学初始发展阶段,主要是探察遗迹和发掘大型遗址。受时局和战争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考古学发展缓慢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考古学发展形势较好,相关图书、报纸、期刊等的出版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段,出版物的内容侧重于考古方法、考古理论、出土文物的介绍等。
在出版领域,学者们对考古类图书的出版进行了研究,如秦艳兰在《浅析考古类图书的出版和选题策划》[1]一文中,将考古类图书分为学术研究型、科普型、文学型和译著几类,有针对性地对这几类图书的出版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其选题策划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郑文武在《论文物考古出版物的审美追求》[2]中分析了文物考古出版物的学术之美、历史之美、文化艺术之美和出版形式之美,认为存真求美是文物考古出版物精品应有之义。
学者们梳理了考古出版的特征、选题策划及问题等,探究了考古出版的形式,但没有深入揭示考古及其出版的内涵。
本文试图阐释考古出版的价值、功能及作用,揭示考古文化事业阐释工作的重要性。
“人类并不满足于他关于世界和生活的表面观点,而是尽可能走到背后,去认识它真正所代表的东西”[3]。现代世界充满理性因子,人们总想找到一个非理性的缺口,历史于人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人们总想探究、认识、解读之,历史在考古人的手铲下揭露神秘的面纱,文物为人们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时空感受,使人感受到那条漫长的历史长河。但是要将漫长复杂的历史轨迹梳理成文化,需要考古学者与出版人的思维创造,对考古发现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理解、阐释,文物为出版提供物化参照,出版将考古成果凝结成的考古文化公之于众并广泛传播,不仅实现了古人与今人超越时空交流的目的,而且使普罗大众都能了解古代文明,以考古文化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指导并代代延续,考古出版强化了考古文化的凝聚力和生长力,连接过去与未来,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一)古代文明的探索
对考古遗存的发掘,有助于重构历史场景,还原历史面貌,发现更多历史信息,“考古学的发现一直在不断地刷新我们的视野”[4]。比如,历史文献上鲜有对商代的记载,发现了甲骨文后,才弥补了商代历史记载的不足,同时也印证了这一段历史确实存在。
出版主要是为社会生产以及知识传播等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考古出版就是根据考古发现来写历史,人类历史藏在从地下挖掘出来的物证里。没有考古,人类就不知道历史,没有出版,人类也不知道历史。考古出版物是记录历史文化遗存的一种方式,展示文物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技艺之美。它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记录和保护,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2]。通过出版物,没参加考古的人也能了解遗址的分布、挖掘的过程、文物的出土情况等各种知识。考古出版不仅探索了古代文明,也向当代人传递了古代风貌。
(二)文化知识的建造
考古“碎屑”并不是文化,而是客观存在之物,要将其转变为文化知识,需要经由学者的创造。知识的历史连续性涉及对以前未见到的知识进行新的增补,新的发现“为学界提供更丰富的研究素材、思路与镜鉴,为公众提供更富历史文化魅力的精神食粮”[5],为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开辟全新的局面,同时也有可能纠正人们已有的认识,求知欲使人们不断探索,知识体系随着知识的增补与修正而扩大,这是一项需要很多代人从事的工作,考古人及出版者一步步建造着它。
(三)现实生活的指导
物以载道,考古实物体现工艺、见精神、见古人、见证一个时代,人类可以从这些考古发现中触摸历史、解读历史、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观念,了解过去,以掌握现在、未来。对考古发现进行研究,目的是为现实服务,否则研究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研究得出结论后,以考古报告、学术论著等方式出版。已出版的知识虽不是真理,还能发展,但同样具有价值——形成鉴赏和判断标准,有些问题的解决能在出版物中找到答案。其能服务现实生活,指引前行的方向。出版物具有历时性,可以随时阅读,在不同时间阅读同一个出版物,感受不同,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不同时代的人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知识,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发现。“考古的目的是‘借尸还魂,以旧魂滋养新魂。”[4]考古发现是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记录,可以丰富人们对民族的历史记忆。人们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也应该时常回顾这些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样就能更有勇气与生活较量,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实即客观存在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古实物即现实。但马克思的“现实”概念认为,物不是现实,“只有当物成为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对象时,物才是现实。现实虽不忽视物,但却不单纯是物。现实既与物相关,也与人相关”,即现实是物与人的统一[6]。通过考古实物可见古人的生存状态及活动,因此可以说考古发现即现实,是重现历史的主要之物,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它既与物相关,也与人相关,展现了历史中的人的生活世界。
马克思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7]。陈胜前先生认为,“考古学的目的不在于解释机制,而是要理解情境关联,其价值在于意义的阐释”[8]。考古实物被挖掘出来后,不仅要恢复其历史面貌,更重要的是理解其文化意义。考古出版就是通过挖掘出来的考古实物关联古代情境,阐释古代的价值意义。阐释需要主体的参与,主体是现在的人,具有现代意识。考古是物质劳动,考古出版与人类考古这一物质活动和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通过考古发现对古人的生活习俗、生产经验、技艺、道德习惯等进行概括总结、思索,生产知识,是一种精神劳动,这个精神生产凝结了人类思维,即观念的生产,现代的观念也灌输于考古文化的生产中,如从历史中得知人类的统一、联合和共同演化。考古出版将过去的现实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离开了当下的参照系,就谈不上对文化传统的阐释”[8]。也可以说,没有当下的语言,就谈不上对古代现实的阐释。因此,考古出版可以成为连接古代现实和现代观念的桥梁,是架设在“物”与“文”之间的桥梁。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还要“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9]。
国家重视考古学的发展,但考古学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从选题来说,由于学术性图书是考古出版的重点,所以考古学图书学术性、专业性强,书的用途仅限于相关人员的研究,不具备普适性,而且图书价格过高。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门槛高、招的人少、岗位不多、工资不高、野外工作时间长、很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考古学缺乏宣传,人们对其缺乏了解,因此考古学还处于冷门状态。近年来考古学在新媒体的推动下火起来了,考古出版成为大众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当代文化产业。
(一)考古出版大众化
考古学图书学术性、专业性强,非专业人士通常望而却步。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公众对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对以探索过往历史文化为己任的考古学的兴趣日渐浓厚,领域内通过书籍、纪录片、综艺节目等方式积极宣传考古学知识,如文博综艺《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创新传播方式,以生动化、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呈现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收获了超高收视率,打破了考古学给人留下的严肃的刻板印象。专业化是立身之基,大众化是发展之道[10]。媒体、讲座宣传、博物馆展览、考古遗址开放等,对科普考古知识、公众了解考古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相关文创产品开发也提升了公众对考古的兴趣,如考古盲盒。考古盲盒是河南博物院打造的文创产品,把时下流行的盲盒与文物相结合,将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土来自洛阳邙山,需使用所配备的迷你洛阳铲正确“挖掘”,即在土上淋水,用迷你洛阳铲探明宝贝的具体位置。这种方式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人们在挖掘过程中能够产生参与感与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带火了考古。
(二)考古出版数字化
出版数字化、新技术融合是出版的未来发展方向。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术成果的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10]。如上所述,文博综艺借助互联网传播渠道,与各类APP、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联动,形成强大的多层次传播矩阵,成功出圈。在进行书籍数字化的同时,各种考古机构、文博机构开设微信公众号,以漫画、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发布考古知识,如央视新闻公众号用漫画的形式展示了全国十大考古成果。
AR、VR技术的运用可使观众对历史画面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艺术欣赏和体验,使不可移动的文物突破物理空间。如通过AR眼镜,观众可以在圆明园中看到复原的海晏堂、正在喷水的十二兽首,在良渚遗址公园看到5000年前的部落首领。考古出版的数字化使公众能够更快捷方便地获取考古知识。
(三)考古出版国际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局限于国内资源和市场,要加强与其他国家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与贸易,这不仅是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与机遇,而且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考古学作为一门致力于通過揭示过去启示未来的科学,有时,考古信息在第一时间便能传遍世界。
中国考古学者积极与国际上的考古学者合作,促进文明交流。2015年7月,中国考古队正式启动科潘遗址考古和玛雅文明研究工作,积极与洪都拉斯考古学家等开展交流学习;2019年,中国围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主题,积极与合作国开展考古调查、遗址发掘和专题研究,充分展现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物质交换、族群迁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动。这些合作交流既能丰富考古出版物的内容,也能推动中国考古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我国考古文化的影响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民众的人生意义来源于文化,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承载之物,器以载道,考古学就是文化的传承者,由此可知考古学的重要性。文章总结了考古出版具有探索古代文明、认识历史、建造文化知识殿堂、指导现实生活的价值,连接古代现实与现代观念的功能和为公众普及考古知识,使考古出版成为大众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当代文化产业的作用,揭示了考古出版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秦艳兰.浅析考古类图书的出版和选题策划[J].科技传播,2020,12(20):49-51.
[2] 郑文武.论文物考古出版物的审美追求[J].出版广角,2020(17):28-30.
[3] 冯平.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先验主义路向: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5.
[4] 曹兵武.考古与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86,97.
[5] 许宏.中国考古学长足发展的缩影[N].中国文物报,2019-10-11(006).
[6] 马建青.马克思的“现实”概念[J].长白学刊,2021(4):47-53,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9.
[8] 陈胜前.考古学有什么用?[J].读书,2022(4):3-11.
[9]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EB/OL].中国青年网,http://news.youth.cn/sz/202009/ t20200929_12514213.htm,2020-09-29.
[10] 赵剑英.新时代中国学术出版的职责使命与发展趋势[J].中国出版,2022(11):9-11.
作者简介 陈玉燕,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