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洁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旧址。上图为毛泽东住过的小院。
1949年3月,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闭幕当天,毛泽东做了总结发言,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份珍贵的讲话记录稿,目前保存在中央档案馆,至今读来仍令人心潮澎湃。
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毛泽东说:“这次二中全会,按其性质来说就是一次党的代表会议。”为了保障大会的顺利召开,有三支部队参与了警卫工作。时任人民解放军六十三军一八七师参谋长的杨尚德,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参与者。
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通常情况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三年召集一次;特殊情况下,由中央委员会决定延期或提前召集。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当时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节节取胜,敌我力量的对比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中国革命的成功即将到来。
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于1948年9月和1949年1月做出决议,要求各地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实际上是在为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但同一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进行,渡江作战又在准备,新老解放区都忙于建立政权、恢复生产、支前作战……客观形势使本应在1948年前后召开的中共八大不具备如期举行的条件。
“由于当时解放战争正处于关键时刻,对全党工作进行决定性指导的政治任务,就历史性地由七届二中全会承担了。”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对记者说。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了一次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首次提到七届二中全会议题,之后又多次讨论。1949年2月,周恩来召集人员商谈全会准备事宜,确定由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负责会务工作。
经过充分准备,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召开。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
在开幕会议上,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全会听取并集中讨论了这份报告,通过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关于军旗的决议》。此外,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27人也先后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革命胜利后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他还提出了新中国经济、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政策。
“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为新中国奠基的中央全会,讨论和决定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带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毛泽东在这次全会上的报告成为全党领导、团结人民群众,解放和统一全中国,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基本纲领。”康彦新说。
七届二中全会意义重大,警卫工作也备受重视。周恩来指示:“第一要绝对安全;第二要依靠群众;第三要保密,但不要神秘。”
当时驻扎在西柏坡的中央警备团千余人,在团长刘辉山和参谋长古远兴的带领下,成为第一支参与大会警卫工作的部队。按照上级安排,中央警备团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国民党特务搞破坏,并防止敌军溃散部队的窜扰。为此,中央警备团进一步加强了以西柏坡会场为中心的两层外围警戒,在所有的交通口、桥头设置岗哨,严格检查来往行人的通行证,并增派巡逻哨,限制外来生人进入内线警戒区。随后,杨尚昆又与相关同志进行了几次讨论,认为还要加强反袭扰、反轰炸、反空降的警卫力量,于是决定增派部队。
据杨尚德回忆,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的一天晚上,长安大戏院演出《回荆州》,慰问四野和华北野战军的官兵。散戏后,六十三军军长郑维山让杨尚德留了下来,指示他带领一八七师五六〇团,把起义部队的50辆汽车送到保定。
到保定后,时任十九兵团政委罗瑞卿对杨尚德和五六〇团政委刘水说:“你们带五六〇团到西柏坡,为中央担任警戒。部队到达后,向杨尚昆同志报到,受领任务。”当时,五六〇團是距离西柏坡最近的一个野战步兵团,调动该团充分考虑了便利性和保密的需要。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
左图:1949年3月12日,毛泽东修改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节录)。右图:1949 年3月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
经过几天行军,部队到了西柏坡。杨尚昆一见到杨尚德就握住他的手,风趣地说:“我们俩只差一个字,你是小弟弟。走,先去吃饭。”
食堂是一间长方形的大房间,五六张圆桌周围坐满了正在吃饭的中央机关人员。杨尚昆指着杨尚德介绍:“这是一八七师参谋长,他带来了一个团为我们担任警戒,大家放心地开会吧!”
饭后,杨尚昆开始布置任务:“中央在此开会,你们这个团和高炮营担任外围警戒,准备对付敌人的空降、空袭,防止敌人来轰炸和捣乱。一定要保证会议的安全。”
杨尚昆提到的高炮营,即第四野战军高炮第二团第一连。这是我军最早的一个高射炮连,多次参加重大战役,对空作战经验比较丰富,因此也被调来参与警卫工作,主要负责防空任务。连长田子华经过勘察,将阵地设在距中央领导所在地150米—500米的一个土山头上。这里比较适合人员车辆、高炮器材的进出。
杨尚德和五六〇团的干部们也勘察了两天地形,反复进行了研究,制定出反空袭、反空降和对付敌人袭扰的作战方案,对每一个连队的任务都做了具体安排,并绘制出要图,然后将部署和作战方案报告给杨尚昆。
大会召开前夕,负责警卫工作的三支部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西柏坡周边整修了防空设施,布置了对空射击火力网,还进行了消灭敌军伞兵的战术训练。
1949年3月5日上午,杨尚昆最后检查了一遍会场布置、警戒等工作。下午3时,七届二中全会顺利开幕。
因为全会的保密工作做得充分,加上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自顾不暇,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并没有敌军或特务前来破坏。不过,有惊无险的时刻还是有的。
3月5日上午9时,距全会开幕只有6个小时了,高炮一连突然报告:在正东1万米距离发现一架敌机,高度约3000米。该连立即进入战斗准备,4门高炮迅速调整方向,大家的心情都很紧张。
但很快,指挥员判断这是敌人的一架运输机,可能是从青岛到太原的。当该机进入我军射击范围时,连队的火炮已做好准备,随着敌机不断地移动。只要连长田子华一声令下,就会立即开火。
然而,田子华没有下令。他很清楚,高炮连的任务是保卫党中央的安全,敌机只是经过这里,因此绝不能轻易暴露目标。所以,大家就严阵以待地盯着敌机,看着它由远及近直到远去,才解除战斗警报。
之后,又出现过两次敌机飞过的情况,高炮一连都按上级规定做同样处理了。
虽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危险,但在全会召开期间,负责安全保卫的部队指战员们都全力以赴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据杨尚德回忆,当时五六〇团随时研究空中和地面可能出现的情况,每天向上级汇报一次,并听取指示,“各级干部夜以继日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查哨,熟悉作战方案、通信联络信号,还经常组织部队进行相关训练,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与此同时,会场里的中央委员们热烈地讨论着建国方略,描绘着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毛泽东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
位于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当时,国内外普遍怀疑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更是认为中国终究要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但表面上,资产阶级在为革命胜利捧场,并试图用“糖衣裹着的炮弹”腐蚀和征服革命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因此,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會议期间,杨尚德多次参加中央机关举办的活动。他曾回忆:“从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们那充满欢愉的神情上,可以看出会议在顺利进行。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近30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即将取得全国的胜利,怎能不使人欢欣鼓舞呢!”
3月13日,七届二中全会胜利闭幕。两天后,朱德、杨尚昆等领导准备了午餐,热情招待五六〇团团以上干部及四野高炮二团一连的连长、指导员。在饭桌上,朱德端起酒杯说:“感谢你们完成了任务。”
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今天,事实已经证明了这句话。回顾历史,人们会铭记毛泽东的讲话,也不会忘记那些为保卫七届二中全会而做出贡献的人。
1921年出生,山西省五台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六十三军一八七师参谋长、华北军区作战处长、国防科委一局局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87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