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使用对来华留学生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2022-12-21 12:26王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依赖度留学生社交

王慧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511400)

全球化进程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世界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知识交流和劳动力交流在质和量上都有所提升。在国际教育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出现了来华留学的热潮。留学生的到来,一方面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伴随着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随着社交网站(SNS)和即时通信应用等新兴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适应体验与过去有了质的不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成为人际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微信便是极具代表性的社交媒体之一。作为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微信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集社交、资讯、营销、服务以及互联网入口为一体的超级平台,凭借其强大的功能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学业、生活以及人际沟通上的便利,是来华留学生必不可少的社交软件之一。此前已有研究指出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分别在语言、交际、学习适应等方面对其文化适应有积极影响[1]。

1 文献综述

文化适应是个体在融入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群体时经历文化和心理变化的过程(Berry,2005年)。在跨文化适应的研究领域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一些学者发现媒介使用能够对跨文化适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大众媒体在人们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Kim认为大众媒体的接触程度及与当地人的人际交往程度是个体获得跨文化适应的两大重要因素(Kim,1988年)。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这说明了互联网背景下媒介的使用能够对跨文化适应起到正向的作用。学者对84名在美国的中国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若学生更多地观看美国电视台播送的新闻及更多地使用美国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能够比不使用上述平台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美国文化(C.Yang,2004 年)。Shuter提出,社会网络的帮助是处理东道国生活问题的重要渠道(Shuter,2012年)。 Sandel通过对 23名国际学生的访谈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线上沟通能增进学生的经验,提供社会文化技能、资讯需求、关系连结和心理健康的帮助;而与朋友、家人和亲密者交流时,他们会首选不同的平台 (Sandel,2014年)。Adikari认为社交网络可以实现留学生的社会化,促进知识交换及缓解文化适应的压力(Adikari,2015年)。

社会融入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社会融入都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及流派的多样性,目前学界对其尚无统一的定义,“社会排斥论”“社会融合论”“移民融入论”是较为主流的3种观点[2]。1964年Milton Gordon将Park提出的思想发展成为经典的社会融合理论(Canonical Assimilation Theory),站在移民的视角认为其在迁入地将以“中产阶级”或“主流社会”为目标而融入迁入地社会中。留学生群体不同于移民群体,他们只是在东道主国进行学习与生活,并且拥有选择 “回国”的权利。他们在任何文化中都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当代文化的使节,承载着文化双向传播的任务,在把自身的文化带向新的土壤时,还要尽可能适应和融入所处环境中全新的文化。田丹婷(2015年)在研究俄罗斯人在黑龙江的社会融入时,将研究对象分为游客、商人、雇员及留学生,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黑龙江的俄罗斯留学生群体社会融入度较高[3]。金恒江、张国良认为微信的使用对提高在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较强、弱社会关系具有较大正面作用,但对于社会参与的作用则有限(金恒江,张国良,2017年)。

近年来,由于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学者们将目光转移到了留学生社交媒介的使用与社会融入的关系上。刘宇涵(2018年)以南昌大学的发展中国家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媒介使用与社会融入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来华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其社会融入度存在显著正向相关[4]。余云艳(2019年)从经济适应、文化接纳、社会行为及身份认同4个角度对非洲来华留学生进行一对一半结构访谈,发现来华非洲留学生广州城市融入的情况良好,移动App软件、社交网络、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为其提供了社会支持与服务[5]。

梳理文献发现,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社交媒介与社会融入关系的研究略显空白。社会融入是一个行动过程,在各个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是社会融入的主体。中国的跨文化研究是在2000年以后广泛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力的提升,留学生的大量进入,逐渐在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引进西方的理论,并开始谋求本土化的理论发展。媒介如何作用于留学生的社会融入过程?本文跟随这一思路,探究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社会融入情况。

2 研究问题和与研究假设

2.1 研究问题

除了考虑来华留学生的人口统计特征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微信使用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梳理前人文献发现对微信使用的考察通常是从使用时间、使用动机、常用功能、微信依赖度等方面,为此我们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1)来华留学生的微信好友数量、微信使用时间、微信使用内容及微信依赖程度对其社会认同感有什么样的影响?

(2)来华留学生的微信好友数量、微信使用时间、微信使用内容及微信依赖程度对其社会参与有什么样的影响?

(3)来华留学生的微信好友数量、微信使用时间、微信使用内容及微信依赖程度对其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有什么样的影响?

2.2 研究假设

明确研究问题之后,本文将社会融入分为社会认同、社会参与及社会网络3个方面进行考量,提出以下3个研究假设。

H1:来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对其社会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

H2:来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对其社会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

H3:来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对其社会网络有显著正向影响。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高校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为了确保样本范围与多样性,调查对象涵括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问卷115份,样本回收率为100%,符合条件的有效问卷112份(其余3份问卷填写时间小于100秒,作为无效问卷,舍弃),样本有效率为97%。

3.2 问卷设计与信效度检验

问卷由来华留学生个人情况 (Personal Background)、微信使用情况(WeChat Use)以及社会融入情况(Social Inclusion)3个部分构成,总共31个题项。由于调查对象为留学生,问卷语言设置为英语。

3.2.1 自变量

结合微信的特征,本文将微信使用情况主要分为微信好友数量、使用时间、使用内容及微信依赖度4个变量。微信好友数量、微信使用时间、微信依赖度由使用强度分化而来,其中微信依赖度借鉴了S Valenzuela(2009)编制的 Facebook使用依赖性量表,共选取“如果我一天没有使用微信,我会不舒服”“我总是时刻想使用微信并期望收到新信息和好友动态”及“如果微信关闭,我会感到遗憾”3个题项并稍作修改。微信使用内容根据韦路提出的使用模式修改而成,主要选取“使用即时聊天工具”“分享视频和图片”“评论他人信息”“阅读某一新闻事件或话题”等题项,并且结合微信特征,加入使用微信付款这一题项。该指标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测量,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α)为0.817,通过信度检验。

通过SPSS 26.0软件对微信使用内容与微信依赖度进行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其中,KMO值为 0.608>0.6,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0.000<0.05,符合上述数值范围的要求,说明该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3.2.2 因变量

因变量即社会融入情况,但学者对社会融入的操作化定义莫衷一是。张文宏、雷开春(2008年)认为社会融入由心理融入、身份融入、文化融入和经济融入4个因子构成[6],杨菊华(2009年)认为社会融入至少包含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及身份认同4个维度[7],朱力(2002年)认为社会融合包括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心理或文化融合等多个层面[8]。本文的社会融入基本建立在杨菊华的社会融入理论框架(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之上,由于留学生的特殊性,不具有劳动就业、经济收入等经济整合方面的特征,因此去掉“经济整合”维度,分为社会认同、社会参与和社会网络3个维度,形成本文的来华留学生社会融入度量表。

在社会认同指标上,结合华南理工大学来华留学生的情况,本文细分为“对粤语、广州文化的喜爱程度”及“是否愿意定居广州”。社会参与包括“参与校园活动”“参与社会活动”“与同学交流学习问题”及“与同学讨论时事”4个题项,该指标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测量。社会网络包括“我有很多中国好友”“我经常与同学老师交流”“遇到困难我会向中国朋友求助”及“我愿意添加好友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4个题项。

社会融入指标克隆巴赫系数 (Cronbach's α)为0.800,通过信度检验。通过SPSS 26.0软件对量表进行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其中,KMO值为0.790>0.6,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P=0.000<0.05,符合上述数值范围的要求,说明该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4 统计结果与分析

4.1 来华留学生人口学统计

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国籍、在华时长及汉语水平等。在回收所得的最终有效问卷样本中,男性共73人,女性共39人,分别占比65.2%和34.8%。受访者的年龄集中在21~25岁之间,占比64.3%;其次是26~30岁,占比23.2%;15~20岁和超过30岁的受访者各占6.3%。本文所调查的来华留学生多来自东南亚、中亚、南亚、东亚等亚洲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较小。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多集中于4~6级,占72.3%,由此可见大多数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比较高。

4.2 来华留学生微信使用状况

由调查结果显示,本文所调查的来华留学生微信好友数量较多,集中于200~500人,占比59.8%,甚至有8.0%的留学生微信好友超过500人,而大部分留学生的中国好友数量在50~200人,由此推测留学生的微信好友里更多的是母国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同伴。微信使用年限集中于2~6年,占比70.5%,而每日使用微信时长多达6小时。总体来说,来华留学生媒介依赖度较强(M=3.62),微信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沟通与交流工具。媒介使用内容分均值达到3.45,其中沟通聊天(M=4.01)和微信付款(M=3.46)是留学生最常使用的功能。

4.3 来华留学生社会融入状况

本研究所调查的来华留学生社会融入情况总体良好,其中社会网络,即社会关系的构建情况最好(M=3.8),其次是社会认同(M=3.7),社会参与情况次之(M=3.1)。在华高校留学生表现出了对粤语(M=3.82)和广东文化(M=3.62)的认同,部分留学生表示未来愿意留在广州定居(M=3.72)。在社会参与(更多表现为学校活动参与)程度上,来华留学生较少参与校园活动(M=3.18),捐款、献血等社会活动则更少(M=2.95),但是他们愿意与学校的教师与学生讨论问题(M=3.21)。在社会关系网络构建上,微信为留学生与中国师生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桥梁,留学生们通过微信结交中国好友(M=3.88),线上请教学习有关的问题(M=3.73)。

4.4 来华留学生微信使用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

从回归模型结果可知(见表1):(1)人口学变量中,年龄和在华时长对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即留学生的年龄越大,在中国时间越长,其社会认同度越高,在华时长比年龄影响更显著;汉语水平对来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水平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即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越高,越愿意参与校园活动与社会活动;在华时长对来华留学生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中国时间越长,越容易构建自身的社会网络。(2)微信使用时间和微信依赖度对来华留学生社会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留学生对微信这一即时通信工具越依赖,使用时间越长,其社会认同感越强,其余微信使用的维度对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无显著影响。(3)微信使用内容,即聊天、发朋友圈、互动评论、阅读文章及微信付款等功能的使用对来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留学生的微信功能使用得越多、越频繁,其社会参与感越强烈。微信依赖度对来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微信强大的社交黏性促进了留学生的社会参与。(4)微信使用内容和微信依赖度对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微信使用内容的影响更为显著、即微信使用的内容越多、对微信的依赖度越强,来华留学生越容易在东道国构建社会关系网。

表1 来华留学生微信使用对社会融入影响的回归模型

5 结语

本文对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微信使用有利于留学生在东道国搭建社会关系网络,对社会认同的影响次之,对社会参与的影响则最弱。首先,来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有信于其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将线下的人际关系延伸至线上,同时又在线上进行人际关系的巩固。前有研究表明,微信的使用强化了个体在网络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存在着强连接与弱连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带来了关系的拓展与深化。吴彩娟对武汉3所211高校的留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也发现来华留学生群体使用微信能够获得网络社会支持。其次,来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有助于增强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任迪、姚君喜认为留学生越接触报刊等媒介,就越认同中国饮食、地理文化及中国汉字文化。社交媒体使用频率高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同度高。微信的频繁使用意味着接触更多的社会信息与文化常识,无形之中提升了留学生的社会文化认同感。最后,微信使用内容,即聊天、发朋友圈、互动评论、阅读文章及微信付款等功能的使用对来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微信聊天和朋友圈互动越多,说明留学生积极地参与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活动。

该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其一,研究对象是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生活环境主要为校园生活,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在华工作或定居的外籍人士。后续研究可增加此类样本,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其二,样本量不足(n=112),结果代表性偏弱,后续研究可增加样本量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普适性。

猜你喜欢
依赖度留学生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虚拟现实技术在装备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要素报酬的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