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重霖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其消费也从物质领域逐渐转向精神文化领域。在音乐这个大舞台上,地方民歌是一种重要的类型,它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如今,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挤压了地方民歌的生存空间,如何对民歌进行保护、传承与普及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国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下,从业人员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地方民歌传播给民众,让更多人认识民歌、喜爱民歌,从而实现继承与发展的目标。
音乐鉴赏就是对音乐作品进行鉴别与欣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情绪波动和情感体验。音乐通过一定形式的音响组合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音乐鉴赏要求人们在听音乐的同时,充分运用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感受音乐构建的意境,理解其中的情绪与情感,从而由浅及深、从外到内欣赏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的层次与音乐鉴赏的心理特征之间有对应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音乐鉴赏就是对音响的感知、对音乐整体性的感知、对音乐中情感因素的感知。
1.对音响的感知
鉴赏音乐作品时,首先应感知音乐的音响,分析作品的基本内容,包括节拍、节奏、音高、音色等[1]。分不清节拍节奏,就无法判断音乐的风格;分不清乐器的音色,就不能欣赏多彩的管弦乐作品。因此,培养音响感知能力是进行音乐鉴赏的基础。
2.对音乐整体性的感知
感知音乐的整体性,主要包括感知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音乐感、乐曲结构感知等内容。其中,旋律感是感受不同的音乐旋律,体验旋律美以及蕴含的感情。节奏感决定了音乐的风格特征,是获得音乐美感的重要元素。多声部常用在合唱、管弦音乐、键盘音乐中,具有多声部音乐感才能体会到不同声部的组合效果。乐曲结构感知则是把以上要素整合起来,将多种感知融为一体。
3.对音乐中情感因素的感知
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因素需要较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一方面,从音乐本身和文字因素入手,正确理解音乐,体会作品表达的感情内涵。另一方面,结合作者的生活体验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琵琶行》,诗人白居易被贬职,其将沦落的长安乐伎与被贬职的自己联系起来,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欲求。
我国民歌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民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也有共通点,如不同地区的民歌中都承载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信仰,都表现出了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新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击、新型艺术形式的出现,对地方民歌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保护并传承地方民歌迫在眉睫。
民歌是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硕鼠》《将仲子》等作品,塑造了鲜明的形象,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和聪明智慧。此外,公元前4世纪出现了《楚辞》,收录了屈原的《九歌》;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采用长短不同句式和五七言体,增强了民歌的表现力;唐代民歌的创作较为繁盛,在曲调风格、演唱形式上均有了创新发展;明清时期,民歌内容广泛、语言朴素明快、形式更加自由活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用歌声表达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创作出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如《东方红》《浏阳河》《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1.基本特征
民歌也可以理解为劳动人民之歌,其基本特征有三点:(1)民歌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通过表现生活场景,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例如,《长工苦》表达了长工的悲苦情怀;《康定情歌》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2)民歌是民众即兴创作,经口头传唱逐渐形成的,因此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3)民歌的音乐形式并不复杂,生动灵活、平易近人,容易广泛传播。
2.演唱风格
民歌在演唱风格上具有独特的地方韵味,主要表现在发声、润腔两个方面。
发声方面的特征包括:(1)声音自然嘹亮、圆润清脆,听众感觉很舒适。(2)咬字清晰、吐字明快。(3)真假声转换。其中,真声演唱时类似于人们大声说话,口腔和咽部是共鸣点,在声带振动下发声,常用于抒发情感。假声演唱多用在高声部,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或是表达歌词的意境,以增加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润腔方面的特征包括:(1)打开喉咙滋润唱腔,通过装饰唱腔达到理想效果,提高歌唱者的气质,为听众带来丰富的音乐感。(2)表达歌曲内容的情感时,释放的情感富有变化,尤其在细节之处情感处理更为饱满,有助于艺术氛围的营造[3]。
3.语言特征
地方民歌的语言特征离不开方言,语言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调韵味特征,二是词语习惯和发音习惯。不同地区的民歌之所以演唱时风格多样,是因为在当地的方言中,每个音阶包含了抑扬顿挫的声调。例如,江浙山歌用吴语方言,乐段结构较简单,乐句内容的结构变化多样,擅长表现热烈、坦率、真诚的情绪与性格。而耒阳民歌使用闽南语、湖南方言、广东方言,不同的声调与语速都有着对应的发音,擅长表现自由与畅快。
4.民族特征
地方民歌的民族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1)句式。以汉族民歌为例,除了七言体以外,少则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一句,多则有八言、十几言一句。相比之下,水族民歌多是前三言+后四言的句式,纳西族民歌几乎都是五言句式。(2)章段结构。谐体歌多为四句一首,也有六句或八句成首的;陕南、湖南、四川等地流行赶五句;晋西北的山曲,三至五句成章、三章成首,而且句子之间讲究对应;汉族各地的小调歌词,则分为四段式、五段式、十段式、十二段式等。当然,还有不少民族的章、段、句数是不固定的。(3)用韵。在汉族民歌中,通常用压尾韵,两句一首的每句用韵,四句一首的多是一、二、四句用韵。其他民族的民歌中,除了压尾韵,还有腰韵、腰脚韵、头脚韵等类型[4]。(4)表现手法。民歌多采用夸张、重复、谐音、比兴等表现手法。例如,《硕鼠》采用了夸张手法,《康定情歌》采用了重复手法;南朝民歌中的谐音用法,如“莲”和“怜”,“藕”和“偶”;《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采用比兴手法,歌颂了像山丹丹那样热烈地坚定革命信念的先烈们。
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近年来,国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文化产业推动民歌品牌建设,成为民歌传承与普及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内容。通过产业融合进行民歌品牌建设,在两者融合过程中能延长文化产业链,既有助于文化创新,又能增加就业率,更好地保护民歌[5]。在具体操作中,应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态,综合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建设具有特色的民歌文化产业,突出文化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宣传推广,如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传播工具,扩大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在信息时代,地方民歌要想更好地传承发展,就必须创新传承方式,将新元素融入民歌中,从而使民歌焕发新的生机。(1)运用信息技术改编民歌,改编的民歌有其他地方民歌不具备的元素,同时保留了当地民歌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发挥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选择优秀的民歌作品以品牌的形式进行传播,让更多听众欣赏到民歌。(3)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抹杀民歌的地方民族特色,要求做到以下两点:①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立场,对民歌进行二次创作、传播时,确保不走样、不盲从,能通过民歌体现我国的文化底蕴,表现出地区的精神面貌。②民歌的宣传推广离不开地方文化,所以要坚守地方文化的特色和优势,突出本土性、民族性。
对地方民歌进行保护,是传承与普及的基础,如果民歌不复存在,那么传承与普及便成为空谈。所以应建立地方民歌生态保护机制,收集、存储民歌资源,从而为后续研究分析活动提供支持。(1)当地政府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认识到民歌保护的重大意义,做好民歌宣传工作。将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整合起来,向民众推广民歌文化。同时,组织语言学家、民俗学家、音乐家等,对民歌中的要素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完善体系建设[6]。(2)创新民歌的保护与宣传手段,除了申请非遗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资源,鼓励民众自发创作、改编民歌,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氛围。(3)举办民歌大赛活动,利用比赛加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民歌的交流互动,关注新生民歌歌手的成长,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地方民歌的没落主要受到外来文化、流行音乐的冲击,尤其是失去了青少年人群的支持。但是,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土壤尚在,推动地方民歌融入社会,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1)地方民歌进入学校,既能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源,又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信天游》《黄土高坡》展现出了陕西地区的民俗风情,此类民歌进入课堂,突出了地域特色,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魅力,促使学生热爱民歌、传承民歌。(2)地方民歌进入社区,不仅能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例如,《阿里山的姑娘》《沂蒙山小调》《半个月亮爬上来》,既可以作为广场舞的选曲,又可以作为社区内的背景音乐,从而达到民歌传承与普及的效果。
《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由中国民歌《鲜花调》改编而成,于1957年首次以单曲形式发行。其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流畅的旋律、周期性的匀称结构与大众审美习惯相适应,因此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1982年,《茉莉花》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人民推荐的优秀歌曲之一。
《茉莉花》的成功传承,其原因主要有:(1)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积极影响。江苏地区自古以来吸引着文人志士和达官贵人的目光,创作出大量诗词歌赋。(2)创作者的成功改编。无论是歌词方面,还是曲式结构方面,改编后的歌曲旋律更加婉转悠扬。(3)与大众的审美诉求高度契合,蕴含的民族文化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4)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歌曲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收获了更多的受众群体。
从《茉莉花》成功传承的案例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合理适度改编
地方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要想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就必须进行合理适度的改编。部分工作者认为,民歌必须保持原汁原味,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忽视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合理适度改编,既要保留民歌的内涵和特色,保证原曲目的的完整性,不会损害蕴含的文化本质;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符合民众当前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2.依托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是民歌形成的土壤,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依托地方文化,否则就成为无本之木。对民歌进行传承、推广时,工作者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对民歌中体现本地文化的要素进行分析解读,将其作为推广传播的关键点。如此,民众才能对民歌产生热情,才能促进民歌长久发展。
3.创新传播手段
地方民歌的传承发展还需要创新传播手段。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传播方式对受众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对民歌进行传播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媒体,采用竞赛活动、纪录片、新闻报道等方式,对民歌的发展进行介绍,吸引受众群体的目光。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如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流媒体、自媒体等,将民歌和创作内容融合起来,进一步拓展受众群体,尤其要争取到青少年人群的支持,为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地方民歌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均有积极意义。文章从音乐鉴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民歌的基本特征、演唱风格、语言特征和民族特征。地方民歌的传承与普及,应利用文化产业推动民歌品牌建设,依靠信息技术融合地方民族特色,建立民歌生态保护机制,并推动民歌融入社会,以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