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子
最高法院近日下发通知,部署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对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及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案件,要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同时加大对罚金、没收财产的处罚力度,从经济上严厉制裁犯罪分子,最大限度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打击固然重要,但作为老年人,要守住晚年养老钱,至少四大骗局当提防。
[案例]丁某某虚构经销电动车需要资金周转等事由,许诺给付月息一分五的利息,在两年间里分别与田某夫妇等多人签订借款协议。其中向田某夫妇借款共计45万元。后将所借的45万元用于归还其他债务,或购买股票等高风险投资。事后,丁某某分5次给付田某夫妇5万余元利息后,经田某夫妇多次催要,丁某某先是以种种理由推托,继而避而不见,再后来失联。
[评析]法律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签订合同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该合同的签订、履行行为是导致受害人陷入认识错误而作出财产处理的主要原因。利用合同即是其诈骗行为的关键。丁某某以虚构经营电动车、需要资金周转等为由向受害人夫妇借款后,并未用于经营电动车,而是将部分借款偿还其他债务,及购买有高风险的股票。其事后仅仅偿还一小部分利息,再无能力偿还并失联。丁某某明知自己外债累累、没有如约偿还借款的能力,却采取按照约定多次付息,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受害人继续与其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明显属于在履行民间借贷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合同诈骗犯罪。
[案例]66岁的齐老伯早年丧妻,最近经某婚介所登记征婚后,与张某丽相识。婚介所的资料显示:张某丽今年52岁,本地居民,相貌佳、性格好,家庭殷实,有一套二室一厅楼房。二人首次见面到公园休闲时还拍了多张照片。齐老伯将照片拿给朋友们看,都夸女方人长得好,年轻又漂亮,面善,齐老伯打心眼里爱上了张某丽。为早日结成良缘,几个月时间,齐老伯送给张某丽现金及订情物首饰等31000余元。张某丽几次到齐老伯家帮助洗涮清理家务,俨然家庭主妇,还几次陪齐老伯过夜。期间,张某丽以女儿购房急需一笔钱付首付为由向齐老伯借钱。结婚心切的齐老伯将多年攒下的“养老钱”18万元交与张某丽。可张某丽收到借款就没了音信,手机转成空号。齐老伯报案后,经查张某丽在婚介所登记的姓名、年龄等都是假的(实名刘某某),其利用虚假身份证编造个人信息在婚介所登记征婚,先后骗取4名老年受害者共计50万余元及首饰等财物。最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评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四)项规定: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本案刘某某诈骗老年人钱财50万余元,构成数额巨大,起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在刘某某有当庭认罪、部分退赃两个“可酌情从轻处罚”情形下,本可在起刑线判处,但因其系诈骗老年人钱财,属于“酌情从严惩处”,故法院判决其有期徒刑六年十个月,是正确的。齐老伯本想通过征婚找到一个如意的老伴安度晚年,可因警惕性和识别能力不足,最终人财两空。老年人再婚量大,已经成为了诈骗分子“关注”的“重点对象”,值得老年人百倍警惕。
[案例]曾有犯罪前科的薛某俊出狱没多久,在小区内向多人谎称自己亲友是市社保局领导,有“特殊渠道”能够通过补缴方式办理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老年人补办后立即能享受退休金待遇,并向他人展示手机内虚假社保人员微信。与薛某俊交往多年的肖大奎很快交给薛某俊第一笔“活动金”5万、补办交费20万元。事后肖大奎多次催办无果,要求退款被拒。经肖大奎报警,民警于2021年3月将薛某俊抓获归案。又因薛某俊将骗取款挥霍一空,无力退还,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薛某俊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0万元,责令其退赔所有诈骗所得金额。
[评析]薛某俊无视国家法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又因薛某俊拒不退还犯罪所得赃款,法院依法对其从重处罚是正确的。法院虽在判决中责令其退赔所有诈骗所得金额返还受害人,但好吃懒做的薛某俊早已挥霍一空,根本没有偿还能力。而肖大奎本想取得退休金保障,可由于轻信骗子谎言,不但没能得到退休待遇,仅有的晚年救命钱也被骗走,教训深刻。
[案例]2020年,李某军在某市成立两家艺术品公司,招聘于某伟甲等二人任店长和销售人员。2020年1月至12月,李某军组织多人专以老年人为目标,通过拨打电话、街面招揽,以赠送礼品为诱饵,引诱缺乏收藏专业知识的老年人到店,虚假编造从西南栈道古“一带一路”等多地或网上低价购买的古玩、字画、钱币等短期内能大幅度增值,并承诺购买后可随时联系代为拍卖或销售,以此欺骗性手段骗取6名老年人钱物近30万元。案发后,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主犯李某军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从犯于某伟甲二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和一年,并处罚金。
[评析]当下涉及收藏品拍卖类诈骗老年人钱财案件占有一定比例。这些老年人普遍有收藏品,晚年希望能高价变现处理,但不具备鉴识收藏品价值的专业知识,也不了解收藏品拍卖行业的相关规则。一些诈骗犯罪分子看到这一“商机”,利用部分老年人知识更新滞后、防范意识减弱,进而设局诈骗老年人财物,老年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对涉及钱财的陌生来电应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电话宣传或推荐,要通过正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同时增强证据意识,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及时报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