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2022-12-21 23:43纪瑞香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病猪猪瘟养殖场

纪瑞香

(新疆昌吉市三工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昌吉 831113)

0 引言

非洲猪瘟传入始于2018年,非洲猪瘟病毒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的损失巨大。通过相关防疫防控工作的开展及强化,非洲猪瘟的疫情控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难以完全避免,尤其是农村地区生猪的散养户及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在生猪养殖中的防疫管理措施不够全面,防控管理技术水平差,在非洲猪瘟防控中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及弊端,相关配套的管理设施也不够完善,并未能深入对非洲猪瘟的病毒特点、传播规律及防控知识掌握,整体防控意识也相对较为薄弱,导致疫病的传播风险增加。需加强中小规模养殖场及农村地区生猪散养农户在养殖管理中对非洲猪瘟疾病的防控重视,强化非洲猪瘟防控管理质量。

1 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1.1 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疾病最明显的流行学特征是出血性显著且传染性较强,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猪死亡率能达到100%,加上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较长,在自然界环境中的存活及传播速度较快,生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会在2~10 d发病而亡,患病后的生猪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持续高热等,其症状与传统的猪瘟及猪丹毒较为类似,因此在实际发病后也较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非洲猪瘟病毒的发病及传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在各个生猪品种及年龄中均有出现,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较广,主要存在于病猪的消化道系统及呼吸道系统中,如果生猪与患病猪进行接触或接触它的粪便或污染物,均会导致病菌入侵[1]。此外,蚊蝇、软蜱等昆虫同样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的适应能力极强,在病毒体内及室外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防控管理难度很大。

1.2 临床症状

就病株症状差异分析看,主要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最急性型病猪感染后,不会显现任何症状,便会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其发病一直到死亡间的间隔不会超过3 d,且死亡率为100%。部分出现症状的病毒发病后会出现体温急剧升高的情况,能高达43℃,且伴随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症状,最终因呼吸困难而亡[2]。急性型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病猪的症状主要为厌食、高热且会出现皮肤发红症状,患病猪只的四肢及皮肤部位表现最为明显,其死亡率同样能达到100%,病猪感染后会有4~6 d的潜伏时期,体温会快速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病猪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对温度的耐受性较差,大多会主动寻找阴凉处休息,病猪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急促、流鼻涕等症状,如感染病猪为妊娠期大多会出现流产情况[3]。亚急性型非洲猪瘟的症状与急性型非洲猪瘟较为类似,但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严重程度较轻,患病生猪有6~12 d的潜伏期,其主要病症表现体现在发热方面,部分病猪会伴随出现食欲下降、肺炎及活动困难等情况。慢性型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病猪同样会出现体温升高情况,且伴随呼吸道系统皮肤及关节部位的炎性反应。

1.3 传染源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感染对生猪养殖产业产生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为避免该类疾病的发生及发展,需明确了解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及特点,发病的生猪、病死猪及感染猪均是导致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源头。此外,非洲猪瘟病毒还能在泔水、病猪所接触过的交通工具、饲料、生活器具等环境中大量存在及传播。

2 防控措施

2.1 完善防控制度

健康生猪接触到患病猪或接触到受污染的用具、饲料等均会导致健康生猪发病,因此养殖人员需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清洁及管理,尽可能降低生猪接触各类传染源导致的发病,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几率。首先,需加强对养殖场内及养殖场外环境的隔离管理,所有进出的车辆、人员、设施设备及饲料等均需严格的消毒管理及控制,所有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及器具等需进行充分的消毒,避免存在病菌携带进入的情况,且进出工作人员需进行衣物的更换,对物品及车辆器具消毒时,需避免存在死角残留的情况,生猪养殖人员切不可将外部的肉制品带入养殖场内部,尽可能减少其外出活动次数。其次,需始终坚持自繁自为自养的养殖原则,降低外部生猪带病进入传播的情况,可进行外部生猪引进,需严格按照相关防疫管理要求进行检疫制度的推进,确保检疫工作及检测合格后进行引种,引种流程完成工序完备后,还需对引入的生猪进行2个月左右的隔离观察,确保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后进行混养。最后,需加强对生猪饲养过程中饮食的管理,且不可饲喂泔水或厨余垃圾。有调查研究表明,泔水养殖是加大非洲猪瘟疫病发生及传播的主要因素,需强化此项管理重视。

2.2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

非洲猪瘟病毒对环境的耐受能力极强,且能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生存,因此农村的散养户及中小规模养殖场需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加强各项消毒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及推广,通过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的强化,确保非洲猪瘟病毒的高质量管控及灭杀处理,养殖场及养殖农户均需根据自身的养殖情况,积极学习高质量的防控技术及应急措施,完善日常管理体系,科学做好非洲猪瘟病毒的防疫管理,强化日常猪舍及其生活区域内的消毒清洁处理,为确保日常消毒效果及消毒品质,工作人员需选择更为适合的消毒药剂,既要保证消毒效果,还需避免对生猪健康养殖产生的影响。

2.3 密切关注和应对疑似病情

生猪日常养殖中养殖人员需加强对猪群生长情况的关注,如生猪出现非洲猪瘟症状,需及时告知当地防疫管理部门,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及判定,如确诊为非洲猪瘟需及时按照相关防疫管理规定进行无公害处理,选择远离居民区及饮用水源的地区进行深坑的开挖,将病死猪及生石灰放入后进行深埋处理,对深埋后的周围区域进行充分的消毒,从而降低非洲猪瘟的大面积传播及发展,相关防疫管理部门需加强对非洲猪瘟防疫管理工作的宣传和强调,提升农户对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视,提升非洲猪瘟防控水平。

3 结束语

非洲猪瘟的传播及发展,对生猪养殖产业产生的威胁是尤为严重的,由于该类病毒的存活性强、传染力度高,如未能及时进行防控处理,将会导致大面积的疾病发生及发展,严重威胁生猪的健康养殖及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因此,需加强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视,完善相关管理技术,提升防控水平,保障生猪的健康养殖生产。

猜你喜欢
病猪猪瘟养殖场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病猪喂药有办法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粪污第三方治理意愿研究
——基于江西省调查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宁波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关停搬迁养殖场46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