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齐仕,王志勇,李新炜,张锋,李绪倩,刘炜,柯鑫,周华清
(1.湖北省竹山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 十堰 442200;2.竹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 十堰 442200)
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腹地,气候适宜,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山区生态养鸡具有很大的潜力。“335模式”鸡群饲养周期为500 d,能充分利用山地森林资源,在利用了山区自然条件的同时也节省了鸡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成本,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禽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山区高效养鸡“335模式”的解读,以更好推动规模化散养鸡新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禽类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优良土鸡和土鸡蛋的需求量上升,促使我国规模化散养鸡技术不断发展,生态养鸡技术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生态散养鸡是充分利用当地环境资源的高效养殖模式,结合现代的养殖科技方法,让鸡群活动在自然环境中,采食昆虫、牧草,从而获得高品质优良的土鸡、土鸡蛋,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在生态养殖中,将鸡群放养于地面,同时也注重放养鸡群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保护环境和生产高品质禽类产品的目标,竹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在湖北省规模化生态养鸡“553”养殖技术基础上,结合竹山地形地貌特点和养殖特点编制了适合丘陵山区“335”生态养殖模式。“335”养殖模式即一个鸡群数量不超过300只,每亩山林、果园放养30只,饲养周期500 d。
养殖农户可根据自身实际、养殖周围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养殖规模较大时可以划分区域,用围栏隔开,分成若干个鸡群。“335”养殖模式的优点:一是采取放养、补料相结合,自由采食青草和昆虫的方式,保证鸡群原生态的优良品质;二是在养殖过程中,这种养殖模式非常方便捕捉、拾蛋、补料等日常操作,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三是饲养密度小,食物充足,能减少植被损伤,易管理,而且饲养时间较长,鸡肉蛋白质、钾、氨基酸等有益营养成分才能得以显现,从而促进消费者身体健康。
“335”生态养殖模式利用“植树长果,挡风遮阳,果树避雨,果树-昆虫、草-鸡-鸡粪肥土”循环模式,充分利用鸡粪作为有机肥,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生产优质绿色的家禽产品和果品,实现对资源高效利用,并且通过家禽饲养、牧地及植物栽培组合以及舍饲与散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335”养殖模式投资小,见效快,一般农户饲养300只左右,不占用劳动力,经济环保,育雏期间可使用全价料喂养,生态放养期间适当补充玉米、谷物等原粮饲料,很适合在林地资源丰富地区推广发展。
“335”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的品种须为当地的优良品种鸡群,这样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禽产品外貌特征与地方鸡种相符合的要求。竹山县“335”生态养殖模式主推品种为郧阳大鸡;各地推广养鸡品种并不固定,可在适宜“335”生态养殖模式的养殖地区,结合当地优势品种鸡进行推广。
鸡舍要选建在林地资源丰富、地势干燥、通风向阳、水源方便的地方。雏鸡出壳后,应在24 h内送入育雏舍,运雏要避免中途长时间停留。根据占用地面和空间的不同,育雏所用方法可分为平面育雏和立体育雏。平面育雏优点是舍温稳定,雏鸡脱温安全,育雏成本低;立体育雏即笼育,将幼雏分笼饲养在育雏笼内。在竹山县“335”生态养殖模式中一般采用平面育雏,饲养密度为20~30只/m2,育雏期饲料全部用全价料。
在雏鸡到达前两周,要对鸡舍、周围环境、饮水器、料桶进行消毒,同时要对育雏室加温预热,备足所需燃料。育雏室面积以笼养雏禽40~50只/m2、平养25~35只/m2为宜。室内用升温炉保温育雏,用煤炉一定注意排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用自动采食器和塑料饮水器,方便雏禽自由采食和饮水。育雏室内要装换气扇或留窗口,以便通风透气。门口用塑料布或芦席做成卷帘,既挡风保温又方便开启。
选择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一看:看雏鸡的精神状态,要求羽毛整洁光亮、活泼好动、眼大有神;二摸:就是摸膘情、摸体温,选择手感温暖、体态匀称、换气力强的雏鸡;三听:就是听雏鸡的叫声,叫声应洪亮清脆。
雏鸡脱温后进入放养阶段前应对鸡舍进行消毒防疫措施处理,将鸡棚地面平整后喷洒生石灰水等消毒,然后在鸡床上铺上谷壳等垫料;做好放养前的物资准备,包括准备充足的饲料、饮水器和饲槽,一般放养密度以每亩30只左右为宜,饮水器可按照每30只鸡配备一个8 kg塑料饮水器,饲槽按照每只鸡3 cm采集宽度设置。
脱温后的小鸡转入山林放养之前,每天早晨至少由两人配合进行引导训练,可将饲料撒在上山的路上引导小鸡自动上山觅食,以撒料和哨声引导其回棚舍,使小鸡可以尽早养成在山林觅食的习惯。由于放养过程鸡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待鸡群回舍后要及时进行补饲。每天补充饲料可由玉米、豆粕、食盐、骨粉等组成。山林中放养的鸡群,可从林间获得丰富的食物,需要补充的饲料较少,这也能够降低养殖成本。喂饲时间一般初期每天3~4次,其中白天2次、晚上1~2次,后期可以适当减少次数,成年鸡每天晚上只喂一次;喂料要定时,料量随日龄逐渐增加。林地放养120 d左右,公鸡体重达到2 kg、母鸡体重达到1.5 kg左右即可上市销售。
雏鸡至少经过6周以上的育雏,脱温后方能放入林间散养,温度应达到与之相适应的要求。转入林间放养之前,育雏室要开窗通风,尽量减少育雏室与外界环境的温差,鸡群在圈舍内饲养3~5 d逐渐适应后将其放到室外进行活动。当外界温度低于5 ℃时,应减少鸡群外出活动,晚出早归;温度低于0 ℃时,限制鸡群外出活动。
1日龄时,在雏鸡颈部后1/3处皮下注射马立克CVI 988液氮苗,5~7日龄接种新城疫-传支-禽流感三联苗,14日龄接种法氏囊疫苗,24日龄鸡痘疫苗刺种,35日龄鸡接种禽流感H9灭活苗,45日龄接种法氏囊中等毒力活疫苗,60日龄鸡接种禽流感H5灭活苗。饲养场应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应对鸡场抗体水平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抗体水平调整免疫程序。
一是要控制鸡苗质量和单群养殖数量,每亩不超过30只,防止养殖密度过大造成养殖区域环境下降、鸡群患病风险增加、鸡蛋品质下降等问题;二是做好鸡群不同阶段的免疫工作,防止因免疫不到位造成鸡群死亡,加强对鸡白痢蛔虫病、鸡球虫病的防治。服用球虫疫苗期间,保持养殖场地干燥有利于降低球虫病发生。在产蛋期间,可在补料过程中加入适量保健产品,提高鸡群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