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蕾
从本质上来讲,芭蕾舞艺术虽然属于西方的舞蹈艺术类型,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已经成为芭蕾舞创作和艺术表现中常用的方式方法。如何精准判断芭蕾舞中民族文化艺术体现的主要形式,并进一步寻找不断创新优化的策略,是提升芭蕾舞艺术表现力、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作为芭蕾舞的表演者和相关舞蹈主题节目的编排者,都应当在实践中注重相关问题的研究,并且积极寻找创新优化的方法。
芭蕾舞艺术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对芭蕾舞艺术的一种创新,也是获得更好的民族文化宣传推广效果的科学途径。在提升芭蕾舞艺术的表现力方面,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对提升芭蕾舞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促进和支持作用,两者融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芭蕾舞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文化的融合与借鉴尝试,是将西方文化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实现融合的创新思路和方法[1]。在具体的融合应用过程中,当芭蕾舞舞剧的排练以及舞蹈表演的主题融入传统文化色彩,选择具有典型传统文化特征的素材时,意味着传统文化可依托芭蕾舞舞蹈表演和剧目的呈现得到充分的宣传与推广。对于芭蕾舞的艺术表现力来说,这种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有利于促使芭蕾舞艺术的呈现效果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而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说,挖掘艺术领域传统文化宣传推广的切入点,是取得更好的文化传播成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积极实践文化自信构建的具体要求[2]。
传统的芭蕾舞剧目具有典型的西方特色。芭蕾舞的舞蹈动作和舞蹈训练体系方法也处在相对固定的状态下。当中国民族文化的相关资源和素材融入芭蕾舞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时,对创作者的创作思路更新,以及舞蹈技巧应用、舞蹈训练方法的更新带来了更加丰富而全面的思路启发[3]。为了更好地完成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和背景的芭蕾舞剧目表演,具体的舞蹈节目编排者和训练工作者,需要结合新的舞蹈剧目表演要求和艺术呈现效果要求,在舞蹈表演的舞台效果、训练方法、舞蹈动作技巧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良和创新,以便用更加生动、贴切的舞蹈技巧和舞蹈动作呈现方式,使得舞蹈表演的美感进一步凸显出来,更加精准有效地传达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气息,使各阶层的受众群体通过观看舞蹈表演节目,受到思想和情感上的启发,对舞蹈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形成更加深刻的感知。
无论是传统的芭蕾艺术呈现,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创新和融合,都是相关实践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当传统的中国民族文化与西方的芭蕾舞蹈艺术和舞蹈创作实践实现融合后,意味着常规的芭蕾舞剧目表演在剧目类型、剧目主题上能够得到拓展。另外,两者的融合也能给传统的芭蕾舞艺术呈现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支持。这对于提升舞蹈作品的内涵、取得更好的舞蹈表演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艺术性和视觉美感上来讲,这种创新融合的尝试,可分别从视觉上的新鲜感和舞蹈作品内涵的挖掘两方面着手,给受众群体带来全新的感受和认知[4]。这是对芭蕾舞艺术生命的拓展和延续,也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在具体的舞蹈作品编排和表演的过程中,只要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为两者的融合打好基础,就能够取得更好的作品呈现效果,传达出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芭蕾舞的艺术表现力提升以及整个作品的文化内涵的反馈,需要结合芭蕾舞艺术的基本特征以及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两者有机融合的切入点也有显著差异,以下对中国民族文化与芭蕾舞艺术融合应用的主要形式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
基本题材的选定和主题的确认,是为两者融合提供便利的基础环节。民族文化与芭蕾舞艺术的融合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题材是融合效果达到预期要求的基本条件。关于融合切入点的选择,需要注重的要点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在两者进行融合时,要确保所选择的主题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资源可借鉴[5];二是确保所选择的融合主题在芭蕾舞专业的表演维度具有相应的适宜性和可行性。其具体的表演技巧、表演方法、舞台表演中的形体状态,都要与具体的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舞蹈剧目主题相匹配。从现阶段的实践经验角度分析,民俗文化与芭蕾舞艺术的融合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融合经验来自《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这两部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的芭蕾舞剧,是芭蕾舞表演艺术与传统文化实现融合的典型剧目。无论是白毛女这类来源于劳动人民群体中的主人公,还是以革命为背景的红色娘子军群体形象,都具有非常典型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特色。通过芭蕾舞表演的技巧应用以及芭蕾舞表演过程中的舞蹈编排方法的融合,使得相关舞蹈作品的呈现效果得到了优化和提升[6]。从思想精神和舞蹈艺术美感等多方面给受众群体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在舞蹈作品表演过程中,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也是引导受众群体在观看舞剧后产生精神和思想共鸣的重要动力。这种将舞蹈艺术与传统文化传承发扬融合的方法是对文化自信建设的科学实践。
这方面的融合应用主要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舞蹈作品中,通过塑造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使得舞蹈作品的民族文化气息得到体现。以上文所述的《红色娘子军》这部经典舞蹈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可知,在《红色娘子军》中,核心的舞蹈人物是吴琼花。在整个舞蹈剧目的情节中,这个主要人物通过转变思想和提升能力,逐步从一个受压迫受奴役的农民,转变成为一个勇敢踏上革命道路的革命者。这种具有典型的历史背景环境烘托,且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塑造,给舞蹈剧目的表演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基于一个主体性的人物,引导受众群体在观看舞蹈剧目表演后,对主人公形成深刻的印象,将一个独立的主人公形象拓展延伸到一个民族的形象。利用有限的舞蹈表演和作品呈现过程,实现更大范围的民族文化宣传教育目标。另外,从舞蹈的创作风格来讲,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剧目,通常会通过人物的服装色彩等,使整个舞蹈作品的风格更加鲜明,这也是从感官上给受众群体留下深刻印象的科学方法。
传统的芭蕾舞舞剧语言具有典型的西方特征,在舞蹈动作上以足尖舞和旋转为主要技巧。而当民族文化与传统的西方芭蕾舞舞蹈表演技巧融合时,需要舞蹈的编排人员从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性格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通过中西方结合的舞蹈动作编排方式和技巧应用方式,在特定的舞蹈阶段,通过融入具有西方特色的芭蕾舞表演技巧为民族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支持和帮助。舞蹈表演技巧不仅体现了舞蹈表演者的技术和功力,也是取得更好的舞蹈表演效果的重要支撑。因此,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剧目进行针对性的舞蹈语言训练和应用,是取得更好的融合效果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剧目,对于表演者的肢体柔软程度以及表情动作方面的舞蹈表现力,有更加精准且具有针对性的要求[7]。在进行舞蹈表演实践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的舞蹈表演技巧,并且对舞蹈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情感状态进行深刻的理解。通过全方位地感受和了解舞蹈作品的具体内涵,为取得更好的舞蹈表演成效、体现表演者的技术能力提供重要的支持。
古典舞是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内涵的舞蹈表现形式。芭蕾舞与古典舞的融合是舞蹈表演形式的创新,也是更加充分地展现民族文化氛围和气息的重要方法。在具体的融合应用过程中,古典舞的舞蹈表演强调对表演者的阳刚之美和精致之美进行呈现。舞蹈表演中有高难度动作的连续呈现,对舞者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对作品的理解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舞蹈技术训练过程中,古典舞的运用能够给表演者的针对性训练带来更加丰富的资源素材,通过古典舞元素的融合,使得舞者的芭蕾舞表演技术能力得到针对性的检验。两者融合时,表演者和教育领导者应当注重融合背景下技术能力的针对性训练,针对不同的舞蹈艺术作品,找到融合训练的切入点,为获得更好的舞蹈表演成效提供支持。
不断创新和优化是芭蕾舞艺术作品体现生命力和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能为芭蕾舞艺术创作提供更加丰富且全面的资源素材。基于两者的融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找到创新工作的开展要点。
舞蹈作品的编辑创作,是舞蹈作品呈现效果得到优化和创新的重要基础。在融合背景下要想获得良好的芭蕾舞蹈艺术呈现效果,需要从舞蹈剧目的编排入手,提升整体的品质。依托良好的舞蹈编导工作团队,为更好地体现芭蕾舞艺术特色、优化芭蕾舞表演效果提供支持。编创人员应当在基本工作的落实开展中,注重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尽可能寻找更加多元的创新思路和创新实践切入点,为舞蹈作品的改良或编创提供支持。最终通过创作新的舞蹈作品,为芭蕾舞元素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本身也是推动舞蹈艺术事业发展的科学途径。
舞蹈表演者是舞蹈作品内涵呈现的重要基础。不同的表演者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呈现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取得更好的舞蹈表演效果,更需要舞蹈表演者从自身出发,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芭蕾舞艺术的内涵进行认知和了解,并结合相应的舞蹈作品,进行作品内涵和表演形式的分析和解读,用个人过硬的能力素质,为舞蹈表演呈现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持[8]。对于表演者自身来说,接触更加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作品,也能够使其表演能力、舞台适应能力及对舞蹈表演的理解能力,在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得到提升和优化。最终实现对芭蕾舞艺术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充分理解,为更好地将中国民族文化融入舞蹈表演过程中提供重要的支持。
作为舞蹈表演者和舞蹈剧目的编创人员,应当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通过网络平台、多媒体平台以及一些专业的舞蹈艺术素材供应平台,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在具体的舞蹈表演和舞蹈剧目的编撰环节,运用先进的技术开展基本工作。通过多元化的思路和方法,为提升舞蹈表演效果提供重要的支持,这也是体现先进技术和平台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
结合分析可知,在芭蕾舞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力的呈现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融合具有一定的适宜性和必要性。这不仅是对芭蕾舞作品的一种丰富,也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刻内涵。在芭蕾舞舞蹈艺术的呈现和舞蹈作品的编排表演中,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需找准切入点,运用先进且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为取得更好的融合实践效果提供支持。同时,具体的编排人员和舞蹈表演者,应当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适应融合背景下的创新性能力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