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科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其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1],这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部署。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崇山峻岭中,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全县苗族人口占比98%以上,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台江县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现象普遍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台江县的贫困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量社会资源被投入该县助力其脱贫攻坚,并在党建、经济、社会、文教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治理。经过数年卓有成效的治理开发,台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焕然一新,并于2019年顺利脱贫摘帽。全面脱贫背景下,台江县开始走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作为已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台江县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面临的最大障碍莫过于人力资本短缺。本文将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深入探讨台江县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
台江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崇山峻岭中,山高沟深,森林茂密,交通极其不便导致其长期与世隔绝,加之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无力承载较多的人口,自然也无法形成有规模的社会分工。首先,该县历史上社会经济长期锁定在原始小农经济状态,缺乏现代商业经济的深度参与,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出适应现代商业文明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种情况虽然在改革开放后的40余年间有了较大改观,但与贵州省内相对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台江县苗族人口占比98%以上,苗族有着与汉族迥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尤其热爱饮酒,酒已经成为苗家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民饮酒蔚然成风,导致“三高”与心脑血管之类的疾病基础发病率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台江县因为交通阻隔、信息闭塞、语言不畅,加之当地山高坡陡,修路成本很高,导致许多村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与外界缺少交流,因此作为一个只有10余万人口的小县,台江县拥有的“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居然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也导致该县农村人口近亲通婚现象较常见,对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不利影响。这些自然历史因素导致的现实问题叠加,导致台江县人力资本先天不足,社会发展负担沉重,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不利因素。
台江县政府深知人力资本积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大意义,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教育。2015年全县教育投入占当年GDP的9.18%[2],远高于4.26%的全国平均水平[3],但由于GDP基数太小,即便如此也无法保障广大教师的福利待遇,导致外地优秀师资无法引进,本地培育的优秀师资纷纷外流。另外,台江县是贵州省主要劳务输出地之一,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有户籍人口16.36万人,常住人口只有11.1万人,将近5万人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共计4 965人,占全部儿童人数的23.1%[2]。由于政府投入总量少、师资水平低、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等因素,导致2016年以前台江县的基础教育水平在黔东南州长期处于下游。由于对台江县基础教育缺乏信心,许多有能力的家长便选择将子女送往外地求学,截至2015年年底在外地求学的台江籍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共计8 523人[4-5]。台江县医疗卫生状况与教育类似,由于业务水平低,经常出现医患纠纷,台江群众往往选择前往毗邻的凯里市的大医院就医,导致台江县医保资金外流情况很严重。这无疑加大了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每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很普遍。教育和医疗事业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并储备人力资本,而台江县由于在这方面存在短板,注定很难依靠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脱贫攻坚。
2015年台江县GDP为22.2亿元,人均2.27万元,仅为全国人均的45.4%和贵州省人均的75.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493元,仅为全国人均21 966元的47.77%[6]。近年来台江经济增速较快,按可比价格计算2015年台江县GDP同比增长15.5%,但考虑到台江县当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0.7亿元,同比增长23%,而同期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工业用电量则为4 300万kW‧h,同比下降34.2%,由此基本可以判定台江经济增长主要由外生性投资需求增长拉动,而非由产业发展带动,对就业机会的创造作用有限。2015年台江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2.03亿元,而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政策运转的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便高达2.71亿元,财政压力巨大,县级财政事实上已经丧失经济建设职能,是名副其实的“吃饭财政”。台江县经济发展不仅总量低、人均低,而且贫富差距大,城乡差距极为明显,如2015年台江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 432元,在贵州省88个县区市中排名第60位,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 613元,排名第85位,两者相差3.39倍,远高于全国2.73倍的平均水平。城乡收入悬殊其实是就业机会悬殊的必然结果,也必然导致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台江县农村居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迁往周边县市,或者前往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流失严重,空心化严重,这些都成为台江县扶贫开发路上的严重障碍。
习总书记曾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之所以还存在不少亟待振兴的乡村,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本,导致农民无法有效地参与到现代经济中来,或者参与的程度极其有限,自然无法充分分享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中央政府当然能够通过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手段对这些乡村予以补贴,但这些乡村实现振兴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依然是让农民充分积累人力资本后深度参与到现代经济中来,从而充分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2014年7月台江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贵州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对全县贫困人口进行审核,确定全县16.2万人口中共有贫困人口50 36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1.1%。全部11 846户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显示:在全部七种致贫原因中,“缺乏资金”计4 360户,占比36.8%;“缺乏技术和文化”计3 135户,占比26.5%;“缺少土地”计1 811户,占比15.3%;“老弱病残”计750户,占比6.33%。由于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和身体条件,不少台江县农村人口很难融入到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中去,自然也就无法直接参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社会产品分配,而且这种利益分配格局一旦确定,便呈现逐渐固化的趋势。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地区无一不是历史上商业文明繁盛的地区。商业文明的繁盛一方面使人们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接受训练并掌握复杂的生产技能,实现谋生的同时为体系提供价值,从而生产并积累大量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商业文明繁盛必然是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为了实现社会分工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必然要求以会计审核、法律咨询、信用担保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并最终在该地区上升并固化为以崇尚诚信、尊重契约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人力资本的积累和适应商业文明的价值观的形成将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绵绵不绝的内生动力。现实中台江县人力资本短缺其实是该地区长期封闭落后,无法与商业文明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而人力资本短缺又反过来导致地区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成为台江县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无论是之前的脱贫攻坚,还是当下的乡村振兴,上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台江县的各种帮扶大多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而各种项目,从酝酿、策划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但台江县人力资本的短缺导致各项帮扶措施无法迅速付诸实施或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由于长期封闭导致的观念保守、思维封闭、意识落后,使得当地群众习惯于根据经验决策,对于超出经验范围的新生事物,本能地消极等待,不愿意承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从而导致贫困劳动力就业率低、就业培训与岗位匹配度低等问题[7]。同时,基层社会缺乏有效的动员机制,目前大多村寨中市场化发展水平不高,维系村寨还是依靠血缘和家族关系,村支两委能否有效运行受限较多,社会动员村民手段有限,导致人力资源的组织整合困难。另外,该地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够,专业技能也不强,整个县域医疗、教育、规划等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
农村教育是“拔穷根”的关键[8]。基础教育是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是提升低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最重要抓手,也是精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重要途径[9]。台江县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教育,让尊师重教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让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10]。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帮扶条件,从本省、全国引进本地急需的各种人才,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当地教育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县域人力资本存量。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让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不断优化,不断改善全社会人力资本配置效率。让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激励机制和社会氛围,积极营造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用得好”的外部环境,在短期内实现台江县从人才净流出到净流入的转变。
商业资本的引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贡献税收、解决就业的同时,也使得本地民众有机会接触现代化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组织形式,并受到相关亚文化的熏陶,对于原有的价值观形成正向的冲击,同时将引导当地民众加强学习、掌握技能,从而有机会参与到现代经济中去,为当地人力资本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