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创新研究
——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2-21 17:00李晓檬孙舒周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1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劳动

李晓檬,孙舒,周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2]。

对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探索以劳动育人视角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

1 劳动育人与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关系

1.1 基本内涵

劳动育人是以新时代劳动教育为途径的一种育人方式[3],除课堂教学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性行为,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4],志愿者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自愿付出时间和精力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扶贫济困、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领域,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近年来,志愿服务与学生教育领域的结合愈发紧密。

1.2 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劳动育人与志愿服务的内涵可以看出,二者都有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在价值理念与实践要求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和高度契合性。

积极的劳动精神是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力量,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树立劳动意识,锤炼劳动技能,增强对祖国、社会、人民的高度责任感。这与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5],在价值理念上有着内在统一性。

劳动育人与志愿服务都强调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志愿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而劳动素养的提升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扎实有效地开展。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劳动育人,以劳动育人的视角创新志愿服务,在实践要求上具有高度契合性。

2 劳动育人理念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对高校而言,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和劳动育人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然而,当下部分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存在认知偏差,致使他们难以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到服务的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提升。将劳动育人理念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利用二者的协同互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提升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成效,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2.2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将劳动育人理念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劳动育人为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端正劳动态度、培养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技能,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需要继续学习、提高和改进的地方,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劳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创新路径

3.1 坚持志愿服务学分化与课程化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从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2020年起,学院开设劳动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4个学分,共8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16学时,实践部分64学时。理论部分由教务处组织建设在线课程,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主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特征与价值,了解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劳动情怀,培育劳动品质,为劳动实践夯实思想基础。实践部分由后勤处、团委及分院组织,建立以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的劳动实践课程,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体会志愿服务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

其次,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及专业课程,在课程中挖掘劳动育人资源,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格局。

3.2 坚持志愿服务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

目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志愿服务较少结合学生专业特长,难以满足学生自我提升的需求,缺乏吸引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调研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志愿服务地点一般在校内及学校周边,未能与社会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因此,高职院校应以提升大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落脚点,开辟以专业技术服务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载体的志愿服务供给模式。

一方面,根据志愿者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分配志愿服务资源,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精神”和“技能”的“双重”激励回馈;另一方面,加强与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团体的合作,统筹社会资源,多方联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实现校地共建,提升服务项目的吸引力。

近年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由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康复、助产等专业师生组成的“‘医’路相伴,天使在人间”天使小队,走进孤儿院、敬老院、社区、学校开展康复义诊、知识宣讲、急救培训等志愿服务,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建筑工程学院组织装饰、设计专业师生深入乡村开展以“青春献礼建党百年、志愿助力美丽乡绘”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师生共同绘制手绘主题墙,用专业技能美化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经济管理学院的“电商直播+扶贫助农”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药学院的“宣药之旅”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街道、敬老院等地进行用药安全指导,营造“人人关心、重视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艺术学院组建的“送文艺下乡”小队,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用“艺术”和“情感”服务基层。

3.3 坚持志愿服务常态化与项目化、品牌化相结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开展多以“快餐式”的活动为主,缺乏可持续性,服务项目也多以常规项目为主,同质化倾向较为突出,不利于大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因此,高职院校要以项目化管理、品牌化引领,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平台、有保障、有机制、有热情、有收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第一,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成立校级大学生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指导,完善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与培训管理制度,保障志愿者基本权益及奖励激励机制;建立高效、便捷、共享的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优化整合志愿服务资源,畅通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项目的交流渠道,实现项目运行信息化、效果评估系统化、项目展示可视化,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第二,树立项目化思维和特色品牌创建意识,将具体的志愿服务从“活动”向“项目”转化。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需要以项目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为支撑,高职院校要结合时代背景组织建立不同主题的项目式志愿服务团队,孵化培育符合办学优势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突围同质化困局,创新服务项目,使志愿服务有特色、接地气。同时不断推进完善,形成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以品牌优势带动全院整体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1998年学院成立之初就成立了“七彩青春”志愿者服务队,已累计组织十多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七彩青春”志愿者服务队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精准开展志愿服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层次不断提升,服务品牌不断涌现,形成了“一滴水”交通协管、“情系夕阳红”结对关爱社区空巢老人、“铁路小甜橙”客运、“血脉相髓”造血干细胞和无偿献血宣传、“天使太阳伞”青少年急救培训、“家电小卫士”电器维修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3.4 坚持志愿服务骨干化与榜样化相结合,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

骨干化与榜样化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引领和行为示范,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必须坚持骨干化与榜样化相结合,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用典型示范带动人,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

多年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骨干志愿者,他们主动深入基层,在劳动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并发现具有潜力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经验指导,形成了骨干志愿者团队传帮带的良好循环,以此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和青年学生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形成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不断深化。

此外,学院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媒体资源,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志愿服务文化宣传中[6]。常年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7],讲述劳动故事,传递榜样力量,诠释劳动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力量,以积极的劳动精神参与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在拼搏和奉献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结合团属新媒体平台“团聚泰职”微信公众号定期组织开展寻找“泰美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优表彰及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展现志愿者乐于奉献、拼搏奋斗的精神风貌,尊重和肯定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收获和成长,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服务。

4 结语

劳动育人与志愿服务在价值理念与实践要求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高度的契合性,以劳动育人视角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高职院校应坚持志愿服务学分化与课程化相结合,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常态化与项目化、品牌化相结合,榜样化与骨干化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形成劳动育人与志愿服务协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劳动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是志愿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