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瀞云,唐 燕,司马玲,伍漫漫,廖丹丹,梁 皓,陈启帆,罗伟生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200)
《景岳全书》中详细记载了柴胡疏肝散这一方剂,其主要由柴胡、香附、炙甘草、炒枳壳、川芎、陈皮、芍药组成,方中柴胡为君,臣药包含川芎和香附,陈皮、枳壳、芍药为佐,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两胁肋部疼痛,胸闷善太息,情绪急躁易怒,反酸嗳气,脘腹胀满等。根据中医症候,临床上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常见肝脏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目前柴胡疏肝散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现对柴胡舒肝散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运用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黄帝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本者,病之因也。究其诸症之因,为肝气郁结使然。肝气郁滞则经气不利,胸胁疼痛而善太息;郁之日久,则横逆克土,胃气失和而腹胀满,故疏肝理气是为当务之急,法当顺其性而开其郁,并佐以他药以对症也。”故当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法。《药品化义》云:“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方中柴胡苦、辛,微寒,归属于肝胆经,长于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为君药。香附、川芎均味辛,归于肝经,可活血行气止痛,二者同用可助柴胡疏肝解郁之效,共为臣;陈皮、枳壳均苦辛,同归脾经,可行气健脾,为佐使;芍药偏酸苦,可缓急止痛、养血柔肝,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柴胡疏肝散主要有皂苷类、黄酮类、酚酸类及萜类四种活性成分[1]。柴胡疏肝散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比较多,其中君药柴胡[2-4],用量较大,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升阳举陷,退热效果好,主要的活性成分有皂苷类、多糖类、挥发油、黄酮类等,有抗抑郁、抗炎、镇痛、护肝、抗肿瘤、保护肝脏等作用。川芎[5]含有机酸、挥发油、苯酚类、酚类、生物碱、萜烯类等活性成分,长于祛风止痛、行气活血,对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等有着独特的调节作用。佐药陈皮与枳壳,理气宽中作用较强。陈皮[6]的活性成分包括柚皮苷、橘皮素、5,7-二羟基-2-(3-羟基-4-甲氧基苯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川陈皮素、双氢川陈皮。枳壳[7]的活性成分则偏向于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等微量元素。两者都可以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保护肝脏。香附和芍药均归属于肝经,香附[8]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作用较强,其挥发油类活性成分较多,包括倍半萜类化合物、α-香附酮,异长叶烯-5-酮,桉油烯醇等,对抑郁症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芍药[9]侧重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其活性成分多为单萜及其苷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等,除有抗炎、镇痛、护肝、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兼有抗血栓及促进造血的功能。另外,甘草调和诸药。研究发现,甘草[10]的皂苷(主要为甘草甜素)、类黄酮、香豆素、生物碱、多糖、谷甾醇和氨基酸等活性成分相互作用,起到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3.1 肝纤维化 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肝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使细胞外基质增生,形成纤维瘢痕,可逐渐发展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或肝癌[11]。现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可以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激活、调控信号通路中的相关蛋白,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田新红等[12]发现,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TGF-β1、p-p38MAPK和α-SMA、TIMP-1蛋白表达显著减弱,MMP-9蛋白表达显著增强,表明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TGF-β/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HSC的活化。尚立芝等[13]发现模型组中的TGF-β1、Smad2、Smad3 mRNA和TGF-β1、p-Smad2/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Smad7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而中剂量组的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恰好相反,这说明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能是抑制肝纤维化的信号通路。在中医方面,肝纤维化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名。徐列明等[14]认为肝脏损伤,阴精亏损,气血运行不畅,久聚不散而成积,可分为寒热转化、肝气郁结、寒凝积滞等不同证型。西医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为肝组织病理检测[15],但在临床实践中很难开展,故GLDH、ALT、AST、TBA、GGT、CHE等肝功能指标[16]、肝纤四项、B超等检测手段在辅助诊断方面尤为重要。柴胡疏肝散目前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已取得明显效果。赵鹏飞等[17]对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前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22%,证明柴胡疏肝散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指标,抑制肝纤维化。韩玫等[18]通过观察比较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患者的ALT、AST、肝纤维化四项、肝脏超声测量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脾脏厚度、肝脏硬度值,发现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纤维化确有疗效。
3.2 肝 癌 肝癌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密切相关,大多由慢性肝病迁延不愈所致,尤其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研究指出,肝癌遗传史、糖尿病、烟草重度依赖、酒精重度依赖、HBV-DNA>104以及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乙肝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19]。根据诊疗指南,尚无明确有效的治愈药物。肝癌在中医方面归属于“肝积”“石水”“积聚”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无外乎虚损成积,虚、瘀、痰、毒贯穿疾病始终[20]。周河燃等[21]从黄挺治疗肝癌经验中总结得出,肝癌的病机为脾虚肝郁,健运脾土、行气柔木、解毒抑癌为基本治法。余宋等[22]总结翟笑枫治疗肝癌经验,认为肝癌的发生是由于脾虚肝郁,郁久成积。由此可见,补虚解郁是肝癌的重要治则。吴杨[23]发现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TACE介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稳定肿瘤大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这在肝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阿依宝塔·努腊勒木[24]通过对临床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NRS评分、BIP评分以及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比较,发现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可以降低原发性肝癌肝郁气滞型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3 肝硬化 弥漫性肝纤维化及各种慢性肝病可导致肝小叶结构改变,若不加以干预,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25]。在中医方面,肝硬化属“臌胀”范畴,其病机多为血瘀、气滞、水停,为正虚邪实、水瘀交结之证[26]。程波等[27]认为,在中医方面,肝气郁结,机体阴阳失于调和,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燕腾飞等[28]通过比较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瘤体体积,发现柴胡疏肝散能够缓解患者情绪,减小肿瘤体积,降低肝癌的复发率。
3.4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肝脏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贮积。高脂饮食、脂质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等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9]。本病属中医“肝着”“积聚”等范畴,目前尚无明确病名。《血证论》所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亦载:“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载:“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勤等[30]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病机为脾虚、痰湿、血瘀与肝郁,故应从调理肝脾两脏入手,疏肝解郁,理气健脾,祛瘀化痰。柴胡疏肝散针对肝郁脾虚型的脂肪肝具有一定的疗效。苏伟[31]研究发现,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组有效率大于70%,且治疗组患者血清TG、TC和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柴胡疏肝散可以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目前研究发现,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胆囊炎、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有一定效果。郭丽萍[32]发现,慢性胆囊炎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胆囊收缩功能也较前恢复,胆囊壁更加平滑,炎症因子水平也得到改善。王同单等[33]发现,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20%,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反酸、反食、烧心、胸闷不适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散长于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肝脏疾病。柴胡疏肝散组方中含有多种中药,其成分复杂、靶点多、效用广,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和蛋白抑制HSC的激活和活化,有效调节糖脂代谢、炎症反应、血脂功能、神经递质及肝功能等,防止各种弥漫性肝病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柴胡疏肝散的研究仍大量停留在对其组方的基础理论探讨及对现代基本药理研究方面。未来可以将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中药超分子理论及网络药理学等一系列较具创新性的技术结合起来,为柴胡疏肝散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上提供更多权威、系统、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