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婷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表现为:学生独立思考意识不强、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老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化,缺乏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思维的重要价值,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创新改革,设计好教学策略,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探究学习中找到科学解决问题的办法,锻炼他们提问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问题意识的形成。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都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讲授,由老师负责提问并给学生解答,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中把学生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而老师却成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人,成为学生思维的主导者。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动脑的机会很少,没有问题,也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去解决问题,思维得不到有效开发。老师应该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意识到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主动发现问题,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者[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
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需要老师在认真学习和领悟的同时,还要做到在实践中进行领悟,将新课程理念与具体的教学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将其理念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生搬硬套于课堂教学之上。落后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至于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则关注很少,老师认为只要学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够了。实际上,这种教学思维还停留在课程改革之前,导致老师在教学时给学生的压力过大,学生只是在机械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递,不敢去大胆质疑,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所以,学生对老师依赖性过重。没有老师的指导就没有了学习的能力,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
随着年级的提高,数学知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数学知识的抽象化越来越明显。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发展的敏感时期,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理性思维能力。但是,老师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适应越来越难的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厌倦的现象。
老师对知识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知识的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中要体现其兴趣性,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是无效问题。只有问题设计得具有趣味性,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才能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接受知识。例如,在《能被2 整除的数》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引导学生对这个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老师运用了电影票作为教具,第一次老师出示的两张票是:第一张9 排10 座,第二张是9 排11 座,然后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个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他们拿到这两张电影票非常高兴地说:“10和11 是相邻的两个数,我俩坐在一起的。”可是当他们走进电影院的时候,你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吗?为什么?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懂得了偶数的概念以及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的运用。问题的趣味性深深吸引了他们。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课堂中的“问题”也应该体现出这一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学习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点时,学生已经懂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接下来,老师再次设计了第二个难一点层次的问题:大家知道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那么把这个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那么,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变成90度了?学生不加思考马上回答是90 度。老师问:“再想一想,是这样吗?”接下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快解决了第二层次的问题,认识更加深入。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加全面、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对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也有助于养成学生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有益的[2]。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老师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不同的三角形,将这些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当学生完成了任务之后,为了鼓励学生向更多的方向思考,老师提出了开放性的大问题:你能用不同颜色拉出更多的其它形状的图形吗?这个问题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条件:不同颜色、其他图形。这就是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老师附加给学生的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在完成老师的新任务时,想像力、创造力等都得到了发展,求异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
当我们看到问题串这个名词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由几个问题组成的问题组合,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问题串由教学内容开始,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水平整合成的一个本原性问题,在本原性问题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分解设计几个子问题,这几个子问题形成了问题串。运用问题串进行数学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实现对知识的整体建构,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对于老师来说,运用问题串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老师活化教材、深入挖掘问题,提高设计问题的能力。问题串式学习方式可以将原本零碎的学习转变为整体性学习,有效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了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的教学目标。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老师要根据题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运用算法整合本应用题的本原性问题,设计与之关联的问题串。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整合出“计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不是末位对齐”的本原性问题。结合小数点的特点,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到文具店购物的情境:钢笔4.5 元,书12.1 元,彩笔23 元,计算器9.4 元,整合出如下问题串:
本原性问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为什么不是末位对齐?
问题串:
1.你需要哪些文具?买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写一写,算一算。
2.带了52 元,买完上述文具后还剩多少钱?写一写,算一算,说一说。
3.你在这次购物的计算中有什么启发?想一想,说一说。
上面三个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供空间。第一个问题是基础,是解决下面两个问题的前提,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全部换算成分计算,就可以将末位对齐了。第二,全部换算成角,也可以末位对齐了。第三,直接用横式口头计算,有一定的难度。第四,直接用竖式进行计算,更为直观简便。
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再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此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计算也较为顺利。接下来,老师还可以设计其它情境,或者列举其它例子,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本源性问题:进行小数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
严肃的课堂是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的。所以,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考虑,为他们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地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提问的意识,使他们敢于提出疑问,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从而顺利走向形成问题意识的第一步。
例如,在《认识除法》一课的教学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理解、掌握除法的含义,能说出算式中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老师不注意学生的学习感受,只是机械地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对此的记忆也是机械的,虽然在短时间内记住了,但是其中的含义与作用还是搞不清楚,在实际运用时就会造成障碍,因为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不足以理解除法的真正含义。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平时吃的苹果、梨等水果拿到课堂上来,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有10 个苹果,平均放在5 个盘子之中,每个盘子中有2 个苹果,10 就是被除数,5就是除数,2 就是商,从而轻易地将“数形结合”理念运用在学习之中。老师再拿出更多的苹果让学生动手去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实物的演示中,学生感受到了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不时地将自己的问题抛出来,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及讨论,将问题一个个解决。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时要将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从中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在教学时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感受知识,体验知识与生活的结合。
例如,学习《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时,老师要在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长度单位”中融入生活元素,把本来抽象的分米和毫米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用直观的生活常识引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到课堂上来,有铅笔盒、鞋盒子、瓶子、花盆、水果、硬币等,学生看到这些物品时都很熟悉,对其学习也有很大帮助。老师要求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本子上。经过一番操作之后,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铅笔盒大约长20 厘米、硬币厚度大约为1 毫米,高约1 厘米、桌子大约高1 米……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又让学生想一想,你还能测量什么?能不能用其他的长度单位进行记录?学生又在教室里、教室外找物品进行测量,有的测量同伴的身高,有的测量大树的周长,也有的测量黑板的宽度……此时,学生给出的答案更加丰富:小明身高1.3 米、讲台的长度3 米、高度15 厘米。老师将学生的这些答案一一统计在黑板上。老师又问学生:“你们观察这些数据与单位,发现了什么问题?”如果你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也可以与同伴进行讨论。此时,有学生主动举起手问老师:“为什么身高和黑板的宽度用‘米’,而硬币的厚度用‘毫米’?那么,长度单位能不能换一换呢?”老师又说:“这个问的问题太好了,大家先想一想是为什么呢?”老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个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观察等方式,很快掌握了长度单位的知识点。学生的提问在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感受到提问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求知欲望,刺激他们的思维发展。
例如,在进行《认识角》的教学时,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小熊家有好多五角星,有一天,小熊突然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告诉妈妈说:“五角星上有5 个角,所以它叫五角星!”妈妈笑笑说:“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好多角被藏起来了,只是你没有发现!”老师又说:“同学们,你们都是小熊的好朋友,你能替小熊找一找这些藏起来的角吗?”扮演小山羊的同学说:“我还发现了另外的5 个角,每个角的相邻处还有一个角,所以共有10 个角。”老师说:“小山羊真聪明,太正确了!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新发现?”于是大家一起讨论,最后,有的同学说既然有10 个角,那么它的另一面是不是也对应有一个角,是不是可以有20 个角呢?为了证明这个答案,老师与大家一起数,真的是20 个角,老师表扬了他。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提问意识被调动起来。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老师的引导,更要有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积极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这有利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