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军/陕西
乾隆三十三年,文彬公来到汝河,来到磨沟。
有人说他是个书生,骨子里依然是个农民。
眼神迷离,脚步时而迟缓,时而坚实,山林沟壑间,深深浅浅的印记,俨然为这个封建王朝的集权统治留下的眉批。
落地生根,山林与沟壑,依然成为一块用子孙后代作为精神支柱的创业的画布,轻描淡写,或者浓墨重彩,都是生命的轨迹。
随意播下的种子,在野草遍布的土地上摇摇晃晃多少年,被舒缓的山风轻轻一吹,就呈放射状长满了小目连沟、寨沟、月池沟的山山峁峁。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名曰丹墀的后生,把义门精髓传承,为黎民远走三晋,为寿阳、和顺两县苍生谋福祉。
早春时节,在这个还有些凉意的春光里,这些依然鲜活的细节,躺在家谱里生动得令人赞叹的故事,与烽火墙上壁画局部里的人物表情相互媲美。
可是,我不羞愧,我是这院子的后孙。
一节长鸣争先恐后地挤出车窗,一不小心就滑落山谷。超负荷的思恋奋不顾身地与车轮赛跑,终究还是输给了时间。
与我纠缠不清的只有坚定的脚步,粗犷的号子,纤道上飘扬的空谷足音。
汉水安静了下来,在追忆这久违的纤夫号子,曾经而依然在陡峭的大巴山回荡了五百多年的号子,永不消失的韵律背负沉重的纤绳去牵引丢失的梦想。
顺流放船,溯水拉纤。
货物运入镇甸,物产经汉江由纤绳逆水拉出,希望、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就是隐藏在巴山深处的瓦房店古镇。
瓦房店,连接着湘渝的北蜀道也连接着世事的沧桑。
五百年时光流转,“填巴山”的流民,沿着可怕的险道,对山而歌、对水而吟,用生命,使出浑身解数,唱出独属于大巴山的“吼山腔”“甩山调”。
插杆为界,随手指点的都是每一个雄心壮志的理想的疆域,先民递钱数串,即可租种数沟、数岭;再后来就有雇工把生计或汗水洒满山岭……
伐木支椽,上覆茅草,结棚栖身;渴了,饮山涧溪水,饿了,食阳雀花根无娘藤。“板屋几土著,结棚满山梁。远从楚黔蜀,来垦老林荒。”无土不垦,无门不辟,在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大巴山里揭开创业画卷……
迁徙、碰撞与交融中谱写辉煌;“填巴山”“填四川”是有关梦想中最悲壮、最精彩的乐章。
“日暮乡关何处是”,巴山老林是我家?